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浏览信息

孔相卿:中国钧瓷艺术的领跑者

2013/3/28 19:21:09 点击数: 【字体:

孔相卿:中国钧瓷艺术的领跑者
孔相卿在创作
 
    2009年第六届中国钧瓷文化节,别开生面的圣火传递仪式上,有一支跑步进入会场的大师队伍,队伍前面的领跑者孔相卿,高举象征千年薪火相传的圣火,点燃了开幕式现场象征钧瓷文化发扬光大的主火炬。
      
    钧瓷的发展,始于唐盛于宋。
      
    钧瓷艺术的发祥地神垕镇,被誉为“中国钧瓷之都”。    
      
    神垕镇被群山环抱,北有云盖山,南有大刘山,东有角子山、风翅山,西有牛头山、牛金山。镇中部有乾鸣山东西走向,以丘陵走势把神垕镇分割为两个盆地,南盆地是神垕镇内以陶瓷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北盆地是以农业为主的产粮区,并有肖河纵贯其中。    
      
    相卿告诉我,在神垕四周的山上,做钧瓷的瓷土有很多。根据不同瓷土的理化性质,按照生产的需要进行配方,就可以创作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作品。一种配方的原料可以枯竭,但改变配方后,就会有更多的原料可用。在别人眼中看到的是泥土,但到了相卿的手中,他就会把普普通通的泥土,变成无数传世的艺术品,作为国礼,代表中国民族文化,向***传播。    
     
    “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孔家一把泥。”就是这把泥,成就了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钧瓷的最大特点是窑变。      
      
    对窑变一词的理解,因人而异,各有各的说法。一般说来,经过烧制,因为釉的流动而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既不能准确说出原因,又不能在生产中重复出现的,都称其为窑变。过去说的“钧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指窑变。    
      
    相卿认为,窑变是瓷器在烧成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可以通过对釉的配方设计、改变制作工艺和控制烧制温度,达到我们预期的窑变效果,制作出能表达作者思想内涵的钧瓷艺术品。    
      
    孔相卿能成为当代钧瓷的领跑者,在于他不因循守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他有些工艺的创新甚至是理念上的颠覆。    
      
    一般认为钧瓷的造型工艺“能简不繁”,孔相卿却提出“能繁不简”。他认为钧瓷作为工艺美术的范畴,必须要体现较高的工艺水准。他提出以作品的需要制定工艺手法,同时通过工艺创新,让造型的宏观大气与微观的细腻并行不悖。为了充分展示细节,同样一件作品,孔家使用的模具是一般窑口的3倍以上。     
      
    他还创新了器物成型的“活环无蜡连接工艺”,人物和动物成型的“结构分解法”、“泥胚见釉法”等十几种成型工艺。这些工艺有效地推动了钧瓷产业化和艺术化的发展。    
      
    相卿不仅对钧瓷工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作为,对其他陶瓷艺术品种同样有不俗的理解。    
       
    一次,和相卿谈起当时学术界对白陶的烧成工艺有很多疑团的话题时,引起了相卿的关注。
       
    白陶是胎质纯净洁白,器表呈白色的陶器。

      
    白陶在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皆有发现。白陶的高度发展时期应是商代晚期,其在商代后期遗址与墓葬中多有发现,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    
      
    白陶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白陶为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所以,从其被发现开始就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烧制白陶的原料取自哪里?白陶为什么会呈白色?白陶的烧制工艺是什么?学术界的人士一直在为之探索。    
      
    为了恢复白陶的烧制工艺,郑州大学艺术陶瓷研究所成立了“河南白陶课题组”。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孔相卿和课题组成员实地考察,通过认真分析,并经过多次细心研究和烧制,终于研制出河南白陶的制作工艺。此项研究成果证明:    
       
    一、白陶不是用白泥或白色的高岭土烧制的。白陶是选用含铝成分比较多,经过雨水冲刷沉积的材料,经过1000℃以上温度烧制而成的。    
      
    二、揭开了同一遗址中同时出现白陶、红陶和灰陶之谜。其原因是原始窑炉设计比较简陋,密封差,同一种材料烧制温度高就呈白色,温度低就呈红色,渗碳或含有机物多就呈灰色。    
      
    三、解决了考古学上,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白陶少的疑问。因白陶烧制温度要求高,古代的窑简陋,不容易达到这个温度,所以白陶就少。
      
    又一次,去北京开会,在回来的火车上,我们谈起了紫金壶的话题。     
      
    关于紫金壶,书中有很多描述。比如“白玉碟高堆麟脯,紫金壶满贮琼浆”,“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牙茶,与众人吃。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浪,紫金壶内喷清香”,“床头的紫金壶正袅袅地散发着青烟,那是跋烈最喜欢的长兰香木的味道”,“天下皆知,紫金壶是酒中至宝,不管是哪种村酿劣酒,只需放在壶中,必成为极品好酒”。从这些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紫金壶的用途大致有3种:一种是茶具,一种是酒具,一种是香熏。并且,作为酒壶,其有使劣酒变好酒的功能。但紫金壶采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制成,是陶还是瓷,一直是不解之谜。    
      
    历史上还有关于“紫金釉”的记载。紫金釉民间又称为“柿色釉”、“酱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含量较高,在5%以上。河南当阳峪窑址也曾发现有紫金釉瓷钵。     
      
    就是这一次聊天,艺术陶瓷的品种目录中,又增加了紫金瓷这样一个新的瓷种。     
      
    几年来,相卿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和实验,不断调整胎土比例,终于使失传千年的紫金瓷得以恢复,填补了我国艺术陶瓷史的空白。    

    紫金瓷采用神垕当地的材料制作,器物表面不施釉,采用还原焰,经1300℃的高温烧制。最后,器物表面形成一种纯真的紫色,产生一种金属光芒,敲击产生清脆的金属声音。    
      
    相卿在此基础上,又精心制作了紫金瓷茶具。可能是因为紫金壶特殊的制作工艺,用其饮茶盛酒,味美清醇,不变味。    
      
    相卿在整个钧瓷界是技术最为全面的一个。他创新的作品和工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引领钧瓷艺术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作者:张玉骉 2011-1-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