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浏览信息

让柴烧钧窑火更旺

2013/3/28 16:17:55 点击数: 【字体:


    金秋时节,禹州市向阳钧窑董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向阳收获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向阳钧窑入选省首批“中原贡品”保护名录。

    今年37岁的李向阳,高中毕业后,在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工作,师从任星航大师,学会了手拉坯、配料、注浆、配釉、施釉、烧窑等传统钧瓷制作技艺,2000年后自己开店卖钧瓷。后来他又在星航钧窑等钧瓷企业干销售跑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

    2007年9月,他东拼西凑了20多万元,于年底建成了一个柴烧窑炉、两个液化气窑。现在这个七八亩大、精致美观的院落成了钧瓷创作、烧制、体验之地。

    李向阳虽然年轻,但他把目光放得很长远。他矢志主攻柴烧钧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创新,精益求精,拿出自己的精品,打出自己的“王牌”,走高端市场,从而在钧瓷界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因为他以前只烧过大窑炉,没烧过小窑炉,也没有经过试验,因此2008年春第一窑没烧成,再加上对釉色、坯体的立性等掌握不到位,一直到当年9月,基本没有成功的作品。虽然经济上的压力很大,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多次请教任星航大师,同时潜心钻研、揣摩、探索钧瓷制作和烧制技艺,终于渐入佳境。

    冬寒夏热春料峭,金秋烧窑正当时。2011年金秋,李向阳的柴烧钧瓷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实现了柴烧钧瓷的新突破,开始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李向阳在窑炉的设计上大胆创新,对柴烧钧窑的窑炉加以改进改良。左边一个火膛,右边一个火膛,使火源分布更合理,炉温升高比较快,能够达到更适宜钧瓷窑变的温度。他烧成的钧瓷颇具宋钧的厚重之感和独特韵味,彰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的钧瓷造型稳定,不事雕琢,窑变自然,釉色清新。这样烧制的钧瓷既传承传统,又创新求变,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李向阳还注重手拉坯造型上的创新和钧瓷烧制技艺的创新。他制作的《一鹭飞歌》,鹭嘴造型抽象夸张,嘴又大又长,向天高歌,歌唱和平,歌唱吉祥,歌唱富足的生活,歌唱美好的未来。他设计的2010年中秋节作品《大愿》,以线画圆,用佛手巧破圆满线,以祥云为饰,融入佛家手印,希望佛光普照,天下太平,合家团圆,美满幸福。《大愿》荣获2010年禹州钧瓷精品展评会金奖。其创作的《宝石红天球瓶》,呈现通体之色,温润如玉,整个胎体就像一块宝石,釉质浑厚,颇有“王者风范”,在河南省首届钧瓷藏家珍品展中荣获金奖;《虎头瓶》荣获了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金奖。

    正是由于李向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遵循了“自然为美”的基本规律、“和谐为美”的美学原理和“简约为美”的审美理念,孜孜以求以神带形、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因而其柴烧钧瓷作品典雅厚重,意象万千,端庄大气,诣趣横生。其柴烧钧瓷作品更能体现釉画立体之感,如呈牡丹状的,呈放射性葵花状的,具有强烈的立体效果。其作品《山花尊》上丝状的釉画,如农民堆的麦秸垛,巧夺天工。

    “创新是钧瓷的生命和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钧瓷的今天,更不会有钧瓷的明天。”李向阳说。于是,他独辟蹊径,探索制作“文化钧瓷”之路。他在钧瓷上方,设计了一条“文化带”,上面刻有汉画,牛耕图,篆书“福”、“禄”、“寿”、“喜”等字,宛如一条玉带,缠绕其间,与钧瓷的其他部分相映生辉、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别具一格,钧瓷的文化品位骤然提升。“文化钧瓷”烧制成功后,受到了收藏界人士的钟爱。

    金秋9月,秋高气爽。李向阳往柴窑中添着木柴,炉火越烧越旺,钧瓷在发生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此时此刻,也宛如李向阳的艺术人生,窑变着、辉煌着……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2-9-14 作者:郭占军 包亢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