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少林寺走出国门 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5/29 16:10:03 点击数: 【字体:

 

    中国佛教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已经不能局限于以往的礼节性外交活动,而是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代表者之一的身份,为中华文化向全世界的传播贡献软实力。在世界各地不仅需要有官方支持的孔子学院,还应该有来自民间的少林寺。
     
    8月28日至31日,在奥地利举行的著名的“阿尔巴赫欧洲论坛”上,应邀参加论坛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这位自论坛创办以来首位来自中国的主宾,在演讲中阐释的中国文化、少林文化引起强烈反响。
      
    本届欧洲论坛的主题是“设计与现实”。开幕式上,论坛主席布赛克特别向与会者介绍了自论坛创办以来邀请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主宾——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鉴于释永信为推动少林文化的保护以及全球传播所做的努力,在西方人眼中他不仅被看做“禅宗的领袖”,还是“中国的文化大使”,希望他能从禅宗文化角度,对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发表看法。
    
    8月30日上午,身着黄色僧衣的释永信走上论坛,发表了“搭起人类对话与合作的桥梁”的演讲。他从少林文化入手,以少林寺的内省之路为例,强调内在的和平是人类和平的根基。他指出,“对于少林寺而言,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我们的发展与崛起之路,不是建立在争强好胜、坚持己见的基础上,而是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我无执的信念。原来很多人不理解,武术尚武力,佛教讲慈悲,少林功夫怎么跟佛教是一家?其实,少林功夫的最高境界是‘不动心’,外不着相,内心不乱,从身心合一,到天人合一,眼前就不会有障碍,也不会有恐惧,不会因羞辱而冲动,这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他还强调,“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宽容与和谐。随着中国的崛起,传统中国文化也日益彰显其宝贵的价值,将会促进中国的健康发展,使之为世界的和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释永信方丈的演讲,获得了长久而热烈的掌声。大会期间,出席会议的各国政要和著名学者纷纷与释永信方丈结缘,少林文化受到空前的关注与欢迎。
     
    少林寺在***建立的“少林文化中心”,截至2010年底已经有38个,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而永信法师在欧洲论坛的成功演讲,成为少林文化传播的新起点。来自欧洲多国的少林文化社团代表于9月1日在维也纳市举行“欧洲少林联合会”成立大会,德、法、英、意、荷、奥等国的10个少林文化社团成为创始会员。释永传大师当选为协会执行主席。“欧洲少林联合会”总部将设在德国首都柏林。
    
    释永信大师表示,希望通过打造“欧洲少林联合会”这一平台,促进少林文化在欧洲的进一步传播,促进欧洲各国少林社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密切中国嵩山少林寺与欧洲少林社团之间的联系。“欧洲少林联合会”秘书长丁丁则表示,成立“欧洲少林联合会”也是应广大欧洲少林文化爱好者的请求,打击滥用少林寺名义,树立中国少林的权威地位。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2010年9月19日,由中国佛教协会、斯里兰卡驻华使馆联合主办,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灵光寺承办的“法显的足迹——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蒋坚永副局长在讲话中对佛教界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佛教界发扬法显大师舍身求法、为法忘躯的精神,更加注重勤修三学。第二、希望佛教界发扬法显大师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的精神,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第三、希望佛教界发扬法显大师沟通中外、放眼世界的精神,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大会上作了“法显大师对当今佛教的启迪”的基调发言,指出大师虽然生活在距今千余年前的东晋时期,但他对当时佛教状况的准确判断、建立教法的宏深大愿、西行求法的坚勇志行及其对中国佛教产生的影响,对于审视当今佛教面临的问题,探寻佛教复兴的契机,亦有着莫大的启迪。
    
    一千多年前的法显把佛法从西方求来,一千多年后的永信把佛法向西方送去,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而且后者直接关乎着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部分。从中国僧人登上西方政要论坛的那一刻起,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少林寺走出国门,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早在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少林弟子在沿途的护卫协助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少林文化的独特性,需要国内各界特别是佛教界自身的理解和支持。佛教文化在传播中必然要呈现出多样性,不能作茧自缚,非要把中国佛教雕成同一个模样。在弘扬佛教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少林寺将成为造就中国国际型僧侣的重镇之一。(原标题:少林寺走出国门 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凤凰网 2011-09-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