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信阳毛尖”茶的演化

2013/10/16 14:46:53 点击数: 【字体:

 
    信阳毛尖的名称,起源于清末,定名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信阳茶名称的演变和它的历史一样久远。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信阳茶有过许多不同的叫法。唐代,信阳所产的茶为饼茶,这时信阳茶的名字称为大模茶。唐《食货志》载:“贞元江淮茶为大模”。宋代以后,散茶开始出现,信阳茶又称为“片茶”、“散茶”。宋《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明代,朱元璋禁制饼茶,散茶代替了饼茶,信阳的散茶又被叫做 “芽茶”和“叶茶”。“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人们把产于信阳的毛尖称为“本山毛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等。
    
    据考证,“信阳毛尖”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清末。当时,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曾把制成的茶称“车云龙井”,巴拿马获奖后更名“信阳毛尖”,它与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相似。新中国建立后,把它归于“毛峰”一类,河南将产于信阳及罗山南部的信阳毛尖命名为 “豫毛峰”,光山、潢川、商城、新县、固始产的茶,称为“豫毛青”。
    
     “信阳毛尖”的名字与“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有关,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制茶工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当时,信阳茶叶炒制的过程是:青叶入生锅→熟锅→初烘→摊晾→复烘→揉拣→再复烘。清代以前,在生锅中炒制茶叶时,茶工双手各握一只用竹枝制作的小茶把同时操作,久之十分疲劳,难以长时间坚持。清末民初,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于民国15年(1956年),试用炒熟锅的大茶把代替小茶把炒“生锅”,两手同握一只大茶把,左右手重力互相交替,减短劳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炒出来的效果更好。这种方法被纷纷效仿,称“握把炒”。
    
    然而,这样炒出的茶叶茶条弯曲欠光润,于是茶工们又设法改进。民国14年(1925年),车云茶社的唐会卿试用“散把”炒茶,茶条满锅散开不成团,茶条也较紧匀,但茶仍欠直,外形不够美观。后来,吴彦远在用散把炒制过程中,不时用手抓起茶叶,观看炒制程度,同时把结成团块的茶叶撒开、甩出再炒,如此反复,炒出的茶条比较紧、直、色泽也变得鲜绿光润,人们称之为“理条”,即抓条、甩条。“理条”使茶叶呈现出现在信阳毛尖细、紧、圆、直的形状特点和品质,建国初正式称之为“信阳毛尖”。
    
    1982年以前,信阳毛尖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是年,信阳供销社制订地方标准加以统一。1985年,信阳行署经委为进一步统一制作工艺和标准,提高信阳毛尖的质量,组织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进行讨论审定,由地区标准化办公室制订信阳毛尖特级、一级地方标准文本,在各地实施。
    
    1994年元月,原信阳行署经专家论证,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同时,在信阳市各茶区除信阳毛尖外,仍有其他名称和品牌茶叶存在。
    
    2003年7月,信阳市工商局发出通告:凡种植地域在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带的产茶乡镇和国有茶场,产品的质量及其品质外形符合信阳毛尖特征、加工制造工艺符合信阳毛尖特殊要求的茶叶,均符合使用“信阳毛尖”商标的基本条件。信阳毛尖在商场上确立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
    
    2004年初,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又制订并由河南省发布了信阳毛尖茶、无公害毛尖茶的地方标准,信阳毛茶手工炒制和信阳毛尖机械炒制工艺规程,使信阳毛尖质量得到了保障和提高。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信阳毛尖网 2005-09-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