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禹城的大禹足迹

2013/2/22 9:51:28 点击数: 【字体: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是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大河流淌千年,从汹涌到平静,英雄终归黄土,唯有禹的身影驻足数千年。

    在德州禹城,大禹以一种伟岸的姿势傲然挺立。无论是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是曾经繁盛一时的鬲国,还是具丘山上的千年禹王亭,都与大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大禹所代表的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则深深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

    大禹一箭定海疆

   
相传,东海龙王为了扩充地盘,发洪水淹没了土地。老百姓逃上了高山凸地,而昔日的庄稼地却长满了水蓬棵。

    首领尧派鲧治水。鲧东挡西堵地治了多年,也未把洪水治下。尧让位给舜后,舜又派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坐着拖车,顺着高地察看水情。他瞅着拖车后面拖出的两道车沟,而两边的水都顺着车沟往洼处流,由此受到启示:挖沟排水。这时,他正好来到禹城城西,在此筑一土丘观察水势。后此土丘被命名为具丘山。

    禹带领各部落民众挖沟开渠,把水疏入东海。奋战几年,洪水退去了一些,但是仍有大片的土地淹没在水里。

    一天,禹把东海龙王请到禹城,要求龙王退水。龙王不允。禹厉声说道:“我先领人挖沟排水疏通河道,再拉土垫洼地,土不够就移山劈岭,一辈一辈干下去,早晚填平东海,填没你的水晶宫。”

    龙王吓出了一身冷汗,又得知禹已将他的爱将大黑泥鳅捉到,只得服输,但只允许送给禹一箭之地。禹欣然同意,朝东面拉弓射箭,箭到禹城西门射中了一棵水蓬棵。

    说来凑巧,炎帝之女变的精卫小鸟,叼西山石头填东海正好归来,就叼起那支带着水蓬棵的箭向东飞去,一口气飞到一个小山上,把箭扔到那里。落箭的地方,因精卫鸟衔来一棵水蓬棵,禹赐名“蓬莱”。

    龙王无法,只好把水退到蓬莱山下。

    以上便是“大禹一箭定海疆”的传说。几千年来,围绕大禹治水和禹王亭,在禹城当地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大禹一箭定海疆”、“禹息城的来历”、“曾九皋重修禹王亭”。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方,大约在现在的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大禹治水十三年,在禹城就待了八年时间。

  《尔雅·释文》中载:“禹疏九河,用工极众,沿河工难,众徒惊骇,故曰‘徒骇’。”意为,大禹治水疏浚九河,在此河施工时,用工极多,施工难度极高,众人害怕完不成任务,所以得名“徒骇”。这便是徒骇河名由来。

    2002年4月,在禹城举办了“全国首届禹城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2007年9月,“全国第二届禹城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会专门研究并决定,在禹城设立“中国先秦史学会禹城大禹文化研究中心”。

    鬲国:两次拯救夏王朝

   
2011年9月,由西北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发起的寻找古鬲国考古行动研讨会在济南举行,随后,陕西省人社厅厅长鬲向前及部分与会专家到禹城考察,实地探寻古鬲国遗址。

    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员张学海在《虞夏时期禹城历史探索》一文中阐述道:“有鬲不在德州市德城区,而在南面不远的禹城、齐河、济阳一带……禹城、济阳聚落群是有鬲氏。”“禹城、济阳聚落群,位于禹城中部、齐河北部和济阳西部,群内已知龙山文化遗址17处,其中禹城境内9处,8处分布在城关镇及其周围乡镇。”

    作为考古学界来讲,发现半个县城区域有9处龙山文化层应该算是密集区,而这些数字与实际发现相差甚远。事实上,大多数出土文物,因多种原因被人们当作碎砖烂瓦或晦气之物扔掉了。不过,按现存的古迹、文物、资料分析,也足以证明禹城老城地下有龙山文化城,应该是鬲国国都。

    同为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员的王树明先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员曹定云先生、四川大学教授彭邦本先生、《鬲与鬲文化》的作者鬲向前先生以及当今史学界,已就这一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

    唐代建的古禹城县城,南门名“禹迹”,东门名“祝阿”,西门名“鬲津”,北门名“都阳”。“禹迹”指此地有大禹足迹;“祝阿” 指此城源于祝阿县;“鬲津”指此城临近鬲津河;“都阳”应该指高地的国都。封建社会中,国都是统治中心,没有确凿的事由,是无人敢取其名的。这也足以说明此地近处有古国都。

    鬲国是上古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国。商周时期,有鬲氏族主要繁衍生活在禹城、齐河、济阳一带,活动范围约1300平方公里,而禹城又是有鬲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生存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1100年间。

    大禹初进禹城,先是落足于鬲国都城西南35里的高国。有鬲氏族得知后,首领亲自接应大禹来鬲国住息,并在鬲国国都西10里的具丘山为大禹一行修了一座城堡,作为治水的前线指挥中心。明代翰林刘士骥在《禹迹亭记》载:“禹台(具丘山)在城西十里,高十仞,广倍之,相传禹所憩也。”

    有鬲族在参与大禹治水的同时,也治理了内河,在内河上修了多个码头、渡口,在具丘山下修了较大的码头,因而把内河取名鬲津河。此河为当时的交通枢纽,也成为捕鱼、浇灌排涝的重要渠道。

    有鬲氏族对于治水竭尽全力,成为治水的主力军。水患平息后,又在大禹指导下,开展了兴农、纺织、养蚕、渔猎、牧养等,逐渐发展成为文明、进步的部落方国。

    除了协助大禹治水,有鬲族对夏朝的贡献还有帮助少康复国。

    夏太康时期,后羿成为东夷族中势力最大的首领,太康令后羿在帝都辅佐朝政,康“淫荡自纵,殄灭道德,终日盘游狩猎于洛水南岸,十日不返,民怨沸腾。后弈乃拒绝太康回都”。

    后弈代夏之后,滋生劣质,不修民事,沉湎于田猎,排斥忠良,专用奸邪。奸臣寒浞窃国,捉羿杀而烹之,夏朝野大乱。夏重臣伯靡,本是有鬲族首领,决心平定内乱,伯糜在鬲国积极做灭寒准备,收留了几个方国的全部力量。寒浞之乱很快被平定,并诛杀寒浞父子于禹息故城西门外。鬲族的强大势力,成为少康复国的坚强后盾。

    具丘山上禹王亭

   
具丘山乃大禹治水留下的一处古迹,同时又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

    唐天宝元年,此地设县邑。为纪念大禹的功绩则将县邑定名为禹城县,一直沿袭至1993年,是年8月,撤县改市,更名为禹城市。

    唐乾元二年,禹城县城移迁善村(现老城址)。建成之初,首任县令登城向西眺望。见河西有一小丘郁郁葱葱、绿荫丛中隐现着一介草亭,似有紫气缭绕。县令随问当地一老者:“此系何山?”

    “具丘山。”老者回答,随将禹在具丘山上观察水势、疏通河流之事禀告了县令。并说:几千年来,当地百姓为缅怀大禹为民造福之德,向具丘山路上栽树、移植花草、结扎草亭,供奉禹王灵位,祈求禹王保护一方百姓平安。

    县令又问:“此具丘山离县城多远?”

    老者回答:“离县城十里。”

    县令随将具丘所在村庄定名为“十里望”。

    是日,县令召县内豪绅三老,商定在城西门内修建禹王庙,在具丘山上修建禹迹亭,以便让世人永记大禹治水的功德。禹迹亭内摆设备案供奉着禹王神像。县令亲率官员民众、携带香纸供品祭祀禹王。

    此后,历代县令都在春节和重阳节时亲赴禹迹亭祭奠禹王。自唐至元,禹迹亭几次被毁重建。明天启四年,十里望乡绅吴以达、吴以逻召号乡民在禹王亭旧址建了禹王阁,比禹迹亭有所扩大。清康熙五十年,广东人曾九皋任禹城县令时,因其治理有方,加以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民安居乐业。曾九皋称此为禹王护佑之果,所以又募捐重建禹王亭,并置祭田数亩,刻碑记载——曾九皋亲出碑文匾额。后曾九皋调离禹城,百姓念其在禹城的政绩而捐款刻碑立于禹王亭内。

    清道光七年二月,林则徐离京南下,曾在禹王亭逗留一夜,并将其观感记入日记。明、清时期,禹王亭香火大盛。前来拜祭禹王者络绎不绝。不少文人墨客也来此朝拜观光,留下了不少诗词墨宝。这些作品有的被刻碑留存;有的载入县志。清至民国时期,禹王亭香火尚盛。每年仅在春、秋季节在此举办庙会。

    抗战时期,禹王亭毁于战火,只留下了土丘遗址。1996年禹王亭在具丘山遗址东侧重修。1977年2月2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具丘山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禹王亭博物馆建成开放。该公园由一个座北朝南的大院落,内有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由具丘遗迹、禹王亭和人工湖组成。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门,门上方为乾隆皇帝题写的“禹王亭”手迹。

    而今,禹王亭博物馆周围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湖水涟漪,景色怡人,已成为集观光旅游、考古研究、学术交流、激励后人于一体的地方。【原标题:禹城的大禹传说】

    来源:齐鲁周刊   时间:2012-08-13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