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大医有道,没读大学的国医大师

2012/6/18 11:11:24 点击数: 【字体:

大医有道,没读大学的国医大师
—中原之子之国医大师李振华
 
    采访李振华,因为他是全国首届、河南首位国医大师。目前,全国14个省(市)还没有国医大师;目前,河南只有他一位国医大师。这份殊荣,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泱泱中原的荣耀。
       
    采访李振华,因为他是医学界公认的脾胃病国手。他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突破了国外502份有关资料无一例治愈的记载,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脾胃学说。
       
    采访李振华,因为他是当今真正的苍生大医。人们称羡他的医术,更称道他的医德。“医术是仁人之术”,从医60余载,他崇奉着这个信念,他践行着这个准则,他严守着这个底线。
       
    龙年正月,带着节日的喜气,带着敬重的心意,我们敲开了李老的家门。因腰椎不好已卧床数月的李老,依然精神矍铄,依然慈眉善目,依然谈吐不凡。与他的对话,是对“道”的穿透,是对“道”的领悟。
当我们走出李老家的大门,也打开了心灵的另一扇窗户。
       
    [ 岐黄之道 ]
       
    李振华的岐黄之路,是一本厚厚的传奇故事。

       
    他出生在洛宁县王范镇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李景唐是豫西名医,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洛宁县志》有很多关于他的记载。
闻着药味长大的李振华,耳濡目染父亲的一言一行,自然对医道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然而,真正让他走上岐黄之路的却是一场灾难。
1942年夏季,洛宁霍乱大流行,村村有哭声,四野有新坟,民不聊生。他的父亲虽然力尽所能,医治好很多病人,但在他家的诊所“广济堂”里,仍然患者不断。一天,父亲把李振华叫到身边,说:“孩子,趁着我身体好,你就跟我学医吧,学医可以治病救人。”
       
    这一年的这一天,李振华还不足18岁。从此时算起,他一共上了14年的学,10年私塾,4年中学。
       
    跟父亲学医的历程是身心的磨炼。背诵汤头本草,研读中医典籍;明辨药性之别,领悟诸方之妙。起早贪黑,艰辛自知。虽然世上至亲莫如父子,但学医必须经历的阶段他一个也没有少。侍诊、试诊、试方,最后才是出诊。还是在试诊的时候,一次他为一位腹泻病人摸出了濡脉;还有一次,他为一位出血病人摸出了芤脉。常言道,父不夸子。看到儿子能够准确判断脉相,父亲笑了。父亲的认可,意味着李振华从此踏上了漫漫医路。
       
    1949年, 他的父亲病逝,幼承庭训、子承父业的李振华开始坐堂行医。他经常背着药箱徒步山路出诊,经常骑着毛驴为急症病人送药,一年工夫便在洛宁远近站稳了脚跟。 1950年全省中医统考,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获得中医师资格。1953年,洛宁县人民医院成立,李振华成为唯一的中医医师。
       
    李振华医学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在1954年。那年,他被选派到洛阳地区中医师进修班学习。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系统的医学知识。天资聪敏的李振华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勤学苦读,不久便成为了佼佼者。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他关于脾胃生理病理和用药经验的两个小时发言,由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临床实用,同学和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两年后,他被留下来当了专职教师。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天,洛阳一带突发流行性脑膜炎,伊川县没几天就有70多人死亡。李振华带队赶到伊川,对症下药,疫情很快便被控制,省卫生部门及时在全省推广了他的经验。
       
    李振华“出名了”,不久便被调到河南省卫生厅中医处工作。河南省中医学院院长了解到他的才干,又以对调的方式“换来了”李振华。
       
    1970年,许昌地区禹县乙型脑炎流行,短短几天,83例病人有32人被夺去了生命。危急关头,李振华主动请缨奔赴疫区。他察病情,梳病理,很快便拿出了医治方案。一个昏迷了三天三夜的19岁青年,服药后三天清醒,五天进食,七天便可以搀扶行走。在疫区的三个月里,李振华接诊132例,死亡率一下子从 40%降到了7.23%,治愈率高达92.7%。
       
     李振华的名气更大了,但他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此后,他历任河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省中医学院副院长、省中医学院院长等职,成为声名远播、妙手回春的中医药专家、终身教授。
       
    2009年6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评出30位“国医大师”, 李振华教授是河南唯一的当选者。一个没读过大  学的乡医,创造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神话。
       
    [ 悬壶之道 ] 苍生大医的神仙手眼
       
    李振华的名气,源自他的精湛医术;李振华的荣耀,来自他的用志不分。

       
    李振华的患者们亲昵地称之为“小神仙”,行内人士则称之为脾胃病国手。他在治学之道上有“五字真经”:勤、恒、博、精、悟。他就是靠着“五字真经”,在中医药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
       
    李振华高超的医术,除了父亲言传身教外,更得益于他善于以能者为师。他常说自己起点低,一定要比别人睡得更晚、起得更早。他曾向针灸技能精深的同道学习,用针灸配合方药治愈大量病人;他曾在民间收集单验药方,依此组合成效验方;他曾向老中医秦伯未求教,学得治疗心脏早搏时    巧用桂枝之妙;他甚至向病人求方,学到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秘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取众家之长的李振华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医道。他,长于热性传染病;他,通于内科杂病;他,精于脾胃诸病。
       
    外感热病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流行病,如流脑、乙脑、流感、麻疹等,这些病发病急、病情凶险。身为乡医,李振华常力挽狂澜、救人于鬼门关口。他对此类病的诊治,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多有创新。他强调辨证论治,法无常法、常法无法,方有别、医无界。任何一种疾病,尽管病因相同、病灶部位相同,但其病理演变,则因人的年龄、体质、所处环境甚至季节变化而完全不同,对每一种疾病都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此,他看病一律要见病人,绝不凭空下方。上世纪50年代洛阳地区发生流脑期间,一位32岁女病人高烧昏迷抽搐。这样典型的外感热病症状,完全可以一个方子,然而他却坚持冒雪去见病人。在察看病情之后,他果断制止了用阿司匹林和中药辛温解表药的治法,改用清热解毒、熄风透窍之银翘散、白虎汤等,第二天病人的病情便大有好转。著名戏曲家、现代豫剧《朝阳沟》作者杨兰春,因患脑栓塞2007年3月住院,几天后已经汤水进,医院确认没有继续治疗的价值。 李振华接治后,针对他的病情先从调理脾胃着手,增加饮食,恢复体力,很快就出现好转。2009年6月2日杨兰春老人去世,他的家人说,是李振华让他又多活了2年零3个月。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脾胃病又成多发病 。李振华从此开始潜心钻研脾胃病的诊治。他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脾虚是气虚,甚则阳虚,脾无阴虚而胃有阴虚;治脾胃必须紧密联系肝;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脾胃病不可单治一方。基于这种病机理念,他坚持因虚治实、因实治虚、虚实交错和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原则。温阳扶正法是他临床常用的基本治疗方法,他研制的香砂温中汤和沙参养胃汤,有效率达98.7%,治愈率达32%。在对他治疗的近千例患者的回访中发现,凡坚持服药者没有一例转为胃癌,这一奇迹打破了国外一致认为脾胃病是“癌前病变”、“胃黏膜不可逆转修复”的论点。他所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不仅通过了国家验收,而且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二十一世纪以来,他又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李振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评估”。到2010年12月底,近两年有效率为98%以上,治愈率为74%。

    60余载漫漫医路,李振华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他切脉准确、谨守病机,四诊合参、用药灵活,注重疗效、屡起沉疴,不愧为苍生大医,称得上神仙手眼。
       
     [ 仁善之道 ] 济世活人的菩萨心肠
       
    在慈眉善目的李振华身上,有儒家的仁心,有道家的自然,有佛家的和谐。所有这些,体现到他的行医过程,那便是仁善之道。
幼年时候的李振华,在父亲那里学到了医术,更学到了医德。他的父亲行医几十年,不计仇恶,不贪钱财,不为浮华所动。洛宁当地有一位富商,和李老先生有些过节,因此得病后不好意思上门求医。眼看撑不下去了,不得已才托人来请。李老先生二话不说,登门医好了这位富商。这件事深深打动了李振华,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只有仁善待人,才能济世活人。
在李振华眼里,没有高官,没有富商,没有亲疏,没有特殊的病人。上至省市领导,下至平头百姓;远为他乡客人,近到街坊邻居,无不一视同仁。
       
    作为知名专家,李振华有挣不完的钱财,但他从不看重这些。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60多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楚给多少病人义诊,给多少病人会诊。在医院里,他的挂号费应该是最高的,但他坚持和普通大夫一样。还是在很久以前,按政府规定他的挂号费应该提高到11块5,他怕那些农村来的病人负担不起,私下里把挂号费降到了4块。
       
    如今的李振华已经88岁高龄,而且因腰椎不好不能久坐,就是这样每天还要看上十几个慕名前来的病人。他在家里给人看病,同样只开药方不收钱物。李振华对家人说:我现在退休了,可以腾出来更多的时间为老百姓看病。无论早晚,只要有病人在就不能吃饭。就在我们采访他的几个小时里,他家的客厅里还等待着几位看病的病人。这一天,他家里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饭。今年春节前夕,李振华因腰椎病住进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不顾病痛接治了5位危重病人。
       
    李振华的仁心仁术,声名远播。有一次,他从浙江出差回来,火车上有人知道他是中医专家,一传十,十传百,不少旅客围上来让他看病。他不厌其烦地望闻问切,直到火车开到了郑州。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是什么新鲜事。他常和老伴张竹琴外出散步,无论走到哪里,凡是认出来他的人,都会让他摸一摸脉、看一看舌。就是这个时候,他也从不敷衍了事,兜里有纸用纸,没有纸就把烟盒掏出来一撕,蹲那搁腿上写几张药方。

    2009年教师节,河南省中医学院奖励李振华10万元,他当即转赠给了学院刚刚成立的贫困生基金会。在他心里,总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做医生什么都不图,只图一个人求善。做到这一点,就算什么都没得到,这一辈子也不亏”。积善在身,惟日不足。60多年来,李振华在善的追求上,只有境界,没有尽头。这是善中之善。
       
    [ 人师之道 ]
       
    授业解惑的桃园楷模

       
    三尺讲台,李振华一站就是半个世纪。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他教书育人的成就,再贴切不过。他的学子,有的当了教授,有的已是博士生导师,有的在***传播中医,有的甚至成为了他的“领导”。他可以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如数家珍地叫出来,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一脸的满足。
       
    李振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源于他对中医事业的挚爱。他已经把中医视为自己的生命。他忧国,忧民,更担忧中医的前景。解放初期河南省还有4万多名中医,“文革”以后只剩9000多人了。人口增加了将近一倍,中医人数却减少了三倍。中医事业严重地乏人乏术,让他坐卧不安。1981年他就此上书河南省委,很快得到了重视,第二年河南就新增了400名中医学子。1990年,李振华参加七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西医按比例发展”的字句,他认为这句话应当改为“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于是建议提案修改,果然被采纳了。
        
    2009年当他被评为国医大师那一刻,他自豪,他兴奋,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医的希望。他激动地对我们说:“为什么叫国医大师,而没有叫中医大师,这是把中医提高到国家的医学了,国粹了。”
       
    李振华家现在已经是五代中医世家,加起来接近20人。但他明白,中医瑰宝不是家族的,而是民族的。站在三尺讲台上,他毕其一生所学,毕其一生积累,毫无保留地传授着他的“独门绝活”。
       
    学生们爱听李振华的课,不仅因为他通达中医经典、融合当代新知,纵横捭阖、博古贯今,精思明辨、趣味百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治疗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益气健脾止血方药加用米醋,每每不出6服即可止血。类似的神来秘方,学生们说只有在他这里才能学习得到。他的高徒郭淑云教授现在已是“河南省名中医”,她对恩师的评价是:慈祥如父,授道如神,无私如天。
       
    李振华的名气越来越大,李振华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无论身份怎么变化,他的身心始终在于讲坛。就是在他担任中医学院院长期间,还要亲自讲授《中医内科学》,甘为人梯。尽管李振华如今不能到学院上课,但他仍然带着两名学术继承人和10余名徒弟,在家中坚持给学生们上课。与此同时,他笔耕不辍。近两年来,他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学术文章80多篇,出版专著6本。
       
    李振华兴趣广泛,他的书法苍劲有力,他的二胡回肠荡气,就凭这些,足可以让他颐养天年。然而,谈及今后的打算,李振华却依然对中医事业踌躇满志。他说,在有生之年要多带些徒弟、多看些病人、多写些著作。因为,他的生命已经无法离开中医事业。

    “悬壶六旬尽天职,但愿世人寿而康”。 李振华《八十抒怀》里的这句诗,是他行动的诠释,是他生命的写照。【原标题:大医有道,没读大学的国医大师】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日报 2012-2-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