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孔尚任

2012/5/14 9:58:35 点击数: 【字体:

 
    核心提示 
   
    《桃花扇》是我国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一部历史剧著作,它把深刻的社会道理寓于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之中,通过明末归德(今商丘)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借离恨之愁,写兴亡之感”。孔尚任遍访名士,用10多年的时间写成了这部历史剧,该剧问世后惊动朝野,一时其名噪全国。然而正因为孔尚任写了这部历史剧,在作品问世后不久,厄运便降临到他的头上,从此结束了仕途生涯。

孔尚任
孔尚任画像

孔尚任
资料图片
 
  
    受影响欲创巨著 

   
    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岸堂,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孔尚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是圣人孔子的第64代孙。他自小喜爱读书,对儒学深有钻研,同时喜欢文学。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卒于家中,时年70岁。现在曲阜的孔林中有其坟墓。
   
    孔尚任幼年时,清朝刚建立不久,在江南广大地方仍有不少人打着明朝的旗号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即使在北方,以明朝的一些官吏、有科举功名的人士为代表的幻想“复明”的势力依然存在,许多人对明朝的灭亡非常惋惜,孔尚任的父亲孔贞璠就属于这一类人。
   
    孔尚任自小便听到族人和亲戚讲述明朝遗事,其中有很多情节使他的心灵受到撼动,特别是当时的归德(今商丘)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侯方域赠扇李香君为爱情信物,后因变故李香君血溅此扇,侯方域之友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成桃花。此事虽不见有书记载,但孔尚任认为其事新奇可传,便产生了创作《桃花扇》的冲动。然而每次提笔,均怕与当时的历史不符,没有成稿。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到曲阜祭祀孔子,时年36岁的他被推举为皇帝讲经,受到了康熙的赏识,被破格提拔,到北京任了国子监博士。
   
    一年后,他跟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扬疏浚黄河入海口,没想到这竟给了他一个查访明朝弘光皇帝当年遗事的绝佳机会,成就了他完成《桃花扇》创作的关键。
   
    听遗事积累素材 

   
    到淮扬后,黄河入海口疏浚工作因故不能顺利进行,孔尚任便结交那里的文人墨客,并且热衷和明朝遗老谈论明朝的兴亡。
   
    孔尚任最先拜访的是泰州名士黄云。黄云在当地很有影响,在明朝时曾做过小官,是一个反清思想很重的人,明亡后不肯屈节。黄云对孔尚任结交众多名士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孔尚任经常与他们举行诗会和酒会,谈论明朝遗事,许多人见作为孔子“圣裔”和清朝官员的他热衷于此事,像遇到了知音,多次到他的住处叙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在明朝做过官的人,孔尚任从他们口里得到了创作《桃花扇》的生动素材。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冬,孔尚任开始与居住在扬州的年已80岁的冒襄(辟疆)接触,邀冒襄参加他到扬州后的第一次诗会,后来两人频频接触。冒襄是江南的大名士,不但目睹了南明的兴亡,而且在弘光时期直接参与了和马士英、阮大铖一伙的斗争,他与《桃花扇》的男女主角原型侯方域和李香君关系颇为密切,并和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三人被世人称为“为天下持大义者”的“四公子”。两人经常“高宴清谈,连夕达暑”。冒襄明白孔尚任要以南明兴亡为题材创作一部历史剧,就尽量满足他的需要。
   
    在那段时间里,除结识江南名士之外,孔尚任还有幸遇到了时任江苏布政使的归德人宋荦。宋荦是侯方域的学生,也是侯方域、贾开宗诸人创办的雪苑诗社成员。
   
    这些人讲述的都是孔尚任还未出生时明清易代的遗事,使孔尚任听后知道了当时的具体情节,明白了许多道理。在此期间,他又到南京游秦淮、青溪,吊明故宫,拜谒明孝陵,所见所闻,感触极深。那些人的思想对他的潜移默化,以及家庭和社会对他的影响,使他对明朝的灭亡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
   
    借《桃花扇》扬美名 

   
    孔尚任在扬州那段时间,进行了《桃花扇》的创作。他在南方三年,《桃花扇》的创作并没有完成。后来返回北京,多年后才升为户部主事。官场的险恶使他感慨颇多,于是便对做官产生了淡泊情绪。他与顾彩合作了一部《小呼雷》后,便埋头完成以南明遗事为题材的《桃花扇》的创作。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明朝灭亡不久,南明遗事这一极其敏感的题材特别令人注目。当年6月,书成的消息一传出,许多人争相传抄。
   
    《桃花扇》是一部以侯方域赠扇李香君为主要线索,以两人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剧中塑造了侯方域、李香君、史可法和马士英、阮大铖等一系列人物,不但揭露了弘光皇帝的昏庸,暴露了马士英、阮大铖一伙奸臣窃权误国的丑恶嘴脸及其陷害忠良的肮脏心理,而且揭示了江北四镇总兵不辨是非、不顾大局的严重过失,更重要的是写了史可法的英勇不屈和秦淮名妓李香君、教坊曲师苏昆生和说书艺人柳敬亭等一群社会最下层人物以国家的命运为重,财帛不能动其心、权势不能移其志的铮铮铁骨和献身精神。此剧忠实地再现了南明从兴到亡的那段历史,朝野上下纷纷称赞孔尚任写了一部好历史剧。同时,此剧以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名著。
   
    因《桃花扇》受牵连 
   
    《桃花扇》大书兴亡之感、明亡之悲,勾起了许多人对明朝的回忆,特别是引起了那些明朝遗老们对亡国的哀思,客观上对清朝维系人心造成了不利。消息传到康熙的耳朵里,康熙命人找来一阅,但剧中并没有对清朝的悖逆之词。随着此剧产生的强烈社会效果,康熙还是发怒了,他认为孔尚任辜负了他破格提拔的“圣恩”。作为“圣裔”,不继承圣道,不歌颂大清推翻明朝是顺乎天理,却对明朝的灭亡大发哀叹,岂不是大逆不道?无奈孔尚任是孔子的后代,公开加罪对清朝不利,而且孔尚任又是自己亲手提拔的,他便暗示户部给孔尚任处罚。就在孔尚任由户部主事晋升员外郎后的不几天,便被罢了官。
   
    孔尚任被罢官,引起了官员和百姓的同情,然而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却不管你是不是人才。孔尚任不知道自己被罢官是皇帝的意思,还在心里盼望着有朝一日能恢复官职。
   
    丢官回乡后,孔尚任过起了清苦生活。在康熙第四次南巡路过济宁时,他幻想通过迎驾让康熙关照他,但事实却彻底打消了他这一念头。
   
   孔尚任在名望上成也《桃花扇》,在仕途上败也《桃花扇》,他把许多哲理留给了后人去思考……(原标题:孔尚任成败《桃花扇》)




来源:商丘报业网——京九晚报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