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提起禹州,我们便会想起屹立在禹州市区出入口的那座神色坚毅的大禹雕像。
历史源头的那次洪水,至今仍在中华民族记忆的深处激荡。滔滔的洪水吞噬了平原,包围了山陵,把人民逼向绝境。以大禹为代表的治水英雄,用勤劳和智慧战胜了大自然带来的灾难,把希望和信心送还到人间。
“没有禹,恐怕我们都要化为鱼鳖了吧。我们现在能够戴着礼帽、穿着礼服来经营天下,都是禹的功劳啊!”春秋时期的一个人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这样缅怀大禹的功绩。这句话也代表了中华儿女的心声。大禹在抗洪、治水过程中不畏艰险、身先士卒、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精神, 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拉王庙的由来
禹州和夏文化渊源深厚。这里曾是大禹的封国,有“大禹之州”的美名,也是夏王朝建国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夏启大宴诸侯的盛会、夏桀囚禁商汤以及少康复国的故事都发生在禹州。
禹州有关大禹的古迹很多,大禹山上的拉王庙之所以能引起记者的注意,在于这样一个传说:禹王庙原来在大禹山的南坡,有一天夜里,附近有牛的3户人家梦到一个老翁要借牛一用。天亮之后他们到牛棚一看,只见耕牛大汗淋漓,十分劳累的样子。与此同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禹王庙竟然“跑”到山北坡来了。
这真是建筑整体迁移的先例。没想到当今的高科技早就在禹州老乡的想象之中了。人们还说,至今山上还有车辙的痕迹,岁岁枯荣的草仍向北倒伏着。大禹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的据点。对颍水的治理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内容。从登峰王城岗到安徽涂山,颍河两岸发现了大量龙山晚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共存的遗址。禹州境内就有崔庄、董庄、龙池、冀寨、瓦店、余王、王山、吴湾等遗址。因此,在大禹山一带大禹治水的传说和拉王庙才会引起人们格外的注意。
秋天的大禹山无疑是美丽的,山上绿树葱茏,山下碧波荡漾。拉王庙建筑群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腰,层层叠叠,很是壮观。在方岗乡党委书记刘果岭的带领下,人们正致力于发展这里的旅游事业。一条新开辟的道路直通山下,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也已规划完毕,前来参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陪同记者参观拉王庙的是方岗乡党委、乡政府的两位负责人。据他们说,拉王庙始建于夏代,到汉代已经有相当的规模。明清以来,拉王庙不断发展,香火旺盛。可惜在十年浩劫中庙宇被毁坏,只剩下瘟神庙和药王殿两座建筑。1991年以来,当地群众捐资重修拉王庙,陆续复原了禹王庙、圣母殿等建筑。
三牛拉庙的传说深入人心,重修的禹王庙四角,人们特意安置了4块有孔的巨石,说是穿绳子用的。庙中的壁画上还有三牛拉庙的场面。有趣的是,三头牛拉了庙,大禹已经往它们嘴里塞了金元宝当作酬劳,但它们自以为立功不小,缠着大禹讨官做,让大禹夜夜睡不着觉。直到大禹让人们在附近盖了一座三牛王庙它们才罢休。可惜这座庙已经毁弃了,否则将是大禹山上一个别致的景点。
独特的人物群像
大禹山拉王庙与其他地方的大禹纪念性建筑相比,有许多鲜明的特点。这里因山起势,既是大禹故国,也是治水现场。相传该庙建于夏启继位之初,堪称天下第一禹王庙。此外,与拉王庙相关的神话传说至今仍被附近居民口口相传,对于夏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最为直观的便是主体建筑禹王庙中与众不同的泥塑群像了。
大禹是三代帝王之一,塑像堂堂正正,头戴王冠。他前面站立着4位臣子,名字奇怪得很,分别叫做天聋、地哑、应时、应晌。应时、应晌二人笔者在神仙谱中没有查到,听名字就知道是勤奋而守规矩的人。而天聋、地哑在道家典籍中是文昌帝君面前的两位侍从。帝君不喜欢侍从们的小聪明表露在外,故为他们起了这样的名字。 在史书上,大禹是其貌不扬的人物。传说他治水多年,劳累过度,手上没了指甲,腿上的毛也被磨光了,身体变得枯瘦,脖子变得细长,嘴变得像鸟一样,脚上长满了茧,行路困难,一瘸一拐的。但后人还是尽可能地按照通行的美的标准塑造这位中华民族的大英雄。
禹王庙内东西两侧站立着6位古人。东边是包树娅、弓叶长、长眉大仙。这3人都是大禹的臣子。包树娅创制了文字,弓叶长为鸟兽起了名字,长眉大仙发明了夏历。西边的3人分别是项伯、神农、贯仲。项伯是禹治水时的好帮手,后来累死在工地上。神农呢,本来应该是禹的祖先黄帝的哥哥,却也被安排在禹的臣子行列中,主要的功劳是为草木取了名字。贯仲的贡献则是发明了医药。由此可见,在百姓的心中,大禹不但是治水的英雄,也是人文始祖之一。
拉王庙建筑群中有禹王庙、瘟神殿、药王庙、祖师殿、圣母殿、老君殿、火神殿、三奶奶殿、花姑奶奶殿等。从这些名字来看,拉王庙既有道观的性质,也掺进了不少民俗崇拜的内容。大禹是封建正统社会推崇的上古圣王,本不在道家神仙系列,但也是道家敬重的先贤。在道教仪式中,有一种动作称为禹步,道士们模拟大禹瘸着走路的样子,据说可以生出特殊的力量,从而召令自然。
见证洪水的山石
在大禹山下的居民眼中,大禹山就是大禹治水时的指挥部。至今在拉王庙旁的山坡上,一块块山石都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当地的一位老人带领记者在山坡寻找着那一块块山石,讲述着与山石相关的传说。老人说,这些山石既是景点,也是山民们辨别方位的坐标。山民们在山间放羊,就是根据这些石头来确定行程的。 沿山间小路行进,不久便到了两块压在一起的巨石面前。老人说,这是“石摞石”,当年的洪水刚好淹到这里,大禹就是站在这块石头上眺望浩荡的洪水、寻找治水的良策的。不远处还有“椅子石”、“平面石”,那里是大禹休息的地方。
还有一块“棺材石”,来历也很神奇。大禹的重臣项伯原是山西人,追随大禹来到这里治水,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大禹安排人送他的棺木回老家,走到半山腰停了一宿,第二天人们发现棺木已经变成了巨大的山石。想来大概是项伯心系抗洪事业,不愿离开抗洪一线吧!后人祭拜“棺材石”,一方面是为了缅怀先贤,另一方面却有谋求升官发财的心理。“文革”时破“四旧”,一位敢想敢做的领导派人用炸药硬是把这一块石头炸得稀烂,只留下了这个炸不烂的故事,至今在大禹山上流传。
在禹王殿中的壁画上,描画有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得到骊山老母帮助的场面。在古书中,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曾得到不少神仙的帮助。他当初接下治水的重任时一筹莫展,独自在黄河边徘徊,这时河精出现,传授给他《河图》,上面是治水的规划和方案。又有传说称他奔走多年,苦于无人指点,收效甚微,后来在南岳衡山得到山神的宝书,遂大功告成。帮助过他的女性神仙除骊山老母外还有瑶姬。瑶姬是炎帝的小女儿,葬于巫山之阳,其魂成为巫山之神。大禹治水时住在巫山下,在风雨飘摇中与瑶姬相遇,得到了治水的丹玉之书。
通过这些传说,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大禹作为治理洪水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功离不开同时代诸多治水英雄的智慧,也离不开前人的经验。在那个时代,治水典籍自然不可能以丹玉之书的形式存在,但应该是以一定形式存在的。近年来人们在具茨山中发现了一系列大型山体水利模型。中国水利史研究者认为,它们便是大禹治水的实物证明。(原标题:禹州与夏文化之一大禹山上的治水传说)
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