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将奴隶上交的不能仓储的粮食堆在露天,经过日晒雨淋,发酵生变,粮食堆里流出乳白色的液体。一天,有位姓杜名康的人,走近粮堆旁闻到一股清醇香味,他观察良久,认定这是从麦堆里流出来的液体所散发的香味,忍不住捧起来喝了一口,感到甘甜醇香,连着喝了几口,顿时感到身上发热,舒适无比。但美中不足的是,下肢还是沉重寒冷。心想,要是克服了这个不足,该有多美。他日夜思念此事,苦无办法。
一天夜里,他进入梦乡。一位鹤发童颜,身板硬朗拄着拐杖的老者来到他面前说:“你不是想让粮堆里流出的液体让人喝了全身舒适吗?”杜康连忙答应“是”,并求老者指点。老者说:“从今夜开始到第九天的酉时,到村外的大槐树下等候,从过路人的身上采一滴血,共取三滴,混入从粮堆里流出的白色液体里,就可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记住三滴血必须从三个人的身上取得。”说完老者腾空而去。杜康醒来是南柯一梦,心想老者准是神仙来点化自己。于是,他根据老者的指点,第九天来到村外的大槐树下静候行人。刚到酉时,过来一位行者,迈着方步,戴着茶色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像是个文化人,他急忙走过去,鞠了一躬,说明原因,文化人毫不推辞咬破指尖,将鲜红的血液滴到他伸过去的碗里。不久,又听见马蹄声响,只见一位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将军骑马过来,他赶上前如此这般一说,将军哈哈大笑,从胯下抽出宝剑,在手腕上一抹,鲜血流进杜康的碗里。已经采集了两滴血,只差一滴血,但左等右等不见人来,酉时马上要过去了,这如何是好。正在无计可施时,忽听到大槐树的树洞里传来呼噜声,他好奇地走近一看,是本村的一个白痴在这里呼呼大睡,不得已他唤醒了白痴,用槐刺刺破了白痴的手腕,朝碗里滴了一滴血。三滴血凑齐了。
回到家里,他将采来的血混在从粮堆里流出的白色液体里,液体马上变得晶莹剔透,清香扑鼻,饮了几口立时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舒适,还有几分飘飘欲仙的感觉。他高兴极了,将混有人血的液体装在一个大瓮里,有人要喝,就在收集的液体里滴上几滴,作为引子,味道一样清醇。
这么好的美味,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于是他想啊想,灵感来了:三滴血写成三点水儿,酉时采的人血加上一个酉字,合起来就成了酒字。但发什么音呢?使他颇费周折,最后灵机一动,老者说第九天,干脆称酒吧!
从此后,人们劳累了饮酒,解除疲劳,精神焕发;忧愁了饮酒,以酒解愁;喜庆饮酒,气氛热烈活跃;朋友们相聚饮酒,酒逢知己千杯少;诗人饮酒,李白醉酒诗百篇;武将饮酒,关羽温酒斩华雄……酒演绎了不少千古佳话。但是,它也酿成了不少悲剧,酒后反目,行凶闹事。胡言乱语,祸从口出。醉酒驾车,酿成悲剧。正如有位先贤论它即是穿肠毒药,又论无它不成礼仪。这些都是那三滴血的主人文人、武将、白痴在作怪吧!
杜康造酒,功也?过也?(原标题:杜康造酒说)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何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