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张氏家史浅谈(中)

2013/6/27 11:52:47 点击数: 【字体:


张氏家史浅谈(中)

 张巡塑像
 

     虞城张氏 名家频出

    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南阳张巡家族。张巡,唐代邓州南阳(今南阳)人,博通群书,晓悉战法,志气高迈,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当时,其兄张晓已任监察御史,兄弟二人皆以文行知名于世。张巡任清河县令、真源县令,为政简约,百姓称赞。安禄山叛乱,张巡起兵讨伐,为河南节度使副使,守睢阳(今商丘),以两万官兵及城中数万居民,抗抵十余万叛兵的进攻,坚持将近一年。最后,在没有后援、粮食吃尽后,张巡等人壮烈殉国。这是一次著名的战役。唐朝收复长安、洛阳后,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其长子张亚夫拜金吾大将军,次子张去疾封官,又赠张巡的妻子为申国夫人。张巡一族遂为唐代名门望族。有资料显示,张巡后裔一支曾落户虞城。

    在商丘属于张氏后裔的有20余支,其始祖应追寻到张巡次子。据有关资料记载:张巡殉国,次子张去疾闻报,奔丧求父尸不得,耻归原郡,潜居纶城(今虞城县利民镇)胡玄村,此乃居虞之始祖。传至十五世祖,讳阜者,家业始大,良田数顷,殁后葬于白马固至锁缘集东南茔地。其林地72亩,因黄水泛滥,碑石坟茔一并淹没。至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80年)六十二世祖张三恭,后续家谱尊为始祖,墓在虞城大杨集西,桃枢集正东,安乐寺北,碑文依存。

    张三恭生有八子,六子文胜,其子名鹏翼,是一位有名望的人物。据有关资料记载,张鹏翼,字云程,号北海。幼年知孝让,敬父如严君,侍母左右不相离。勤俭素著,好学爱读。30岁中举进士,3为县令任,初章丘,次寿光,次曲周,县抚按5次荐保,气质轩仰,才酞敏捷,明作之才而令行禁止。升北京刑部主事。3年考称,政务练达,断狱果决,高宏之器,可以致远。为纠仪事,左迁兖州,推官二载,下民有“虞城张青天”之称。升南京户部主事,后升南京刑部四川司郎中。次升陕西临洮知府。治郡3年,民安政理,升兵部备副使。后来受人诬陷,返回老家虞城。受此委屈,他却不在乎,自认世人会还他以清白。回家之后,以种田为生。府县怜他清贫,每年给他币银十数两。除衣食纳税外,他用来买田地数百亩,以养家糊口。返家为民时,行年83岁。让他发愁的是,祖父的坟茔埋葬着三代世祖,场地狭隘,难以容纳他和后代子孙,便于虞城(今利民镇)东五里处,托诸阴阳术士,另择一块墓地。于大路北方,取土数亩,筑为高基,以辅相地势风水。东山采琢石人翁仲二对,石羊、虎、狮子、麒麟和马、牛各一对,同时修建石门望柱、香炉香案,以备岁时祭祀之用。

    这支张氏族人历经500多年瓜瓞绵延,成为虞城东部一大家族。据《张氏家谱》记载,被收入该谱系的张氏村落有张集镇的张新庄、张老家、张老庄、小乔集、安子庄,利民镇汪楼、张楼、白庄、后刘、卢庙,乔集乡朱庄、李楼,大杨集镇花园、花庄、米庄、腾湾,稍岗乡张庄、陈庄、马楼、刘楼、石庄、秦庄、张唐楼、火星阁、白腊园、蒯口、任庄等,有数万人之众。

    修续家谱 传承文化传统

    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1卷。宋、元、明、清诸代,各地的张姓家谱不断修撰,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修续家谱。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张浚等人修纂的《张氏统宗世谱》有18卷,后来又扩展到21卷,并附有《文献》11卷,卷帙极为丰富。这部谱书将当时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的有关情况全部收入,书中还附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17幅。这是张姓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谱书,成为一部宝贵的历史文献。民国时期,张姓聚族修续家谱之风方兴未艾,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地方也有续修家谱的情况。

    历代族人为何如此重视续修家谱?这里面有着值得珍视的价值。其一,它具有强大的家族和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是由一个个大家族组成的,家族又是由一个个小家庭和个人组成。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我们通续家谱,就是为了寻根问祖,谱写家族历史。当你知道你和你的家人、你的祖辈从何而来,知道你在家族这棵大树上处在什么位置,知道这棵大树是如何成长壮大的,你自然会有一种归属感、亲密感,并为这个家族的兴旺发达萌生出一种骄傲感、自豪感以及责任感。是这种亲情把一个个分散的个体同家族紧紧地组合在一起,这个家庭和这个民族自然也就团结一致,坚不可摧了。中华民族能在世界屹立五千年,是同一个个家庭的团结紧密相连的。

    其二,续修家谱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早期仅王公贵族有谱,后世各地各族普遍修谱,山村海疆、海外华人莫不有谱。在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中,家谱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民生民俗、事业兴衰、繁衍变迁,这些均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从当前来说,修志修谱不但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标志。比如,家谱中普遍记载着本家庭的历史延革、文化传统、英雄豪杰、名人传记、祖德祖训等,像张氏“祖训十则”、“祭祖词”等,融聚着张氏家庭历史文化美德,充盈着可贵的英雄气概和奋斗精神!就是在今天也有极大的训诫和教化作用。

    其三,续修家谱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要求。由于年代绵远,好多人对3代以上的家族也说不清了,追溯和认识本家族的过去成为人们很普遍的兴趣和愿望。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能留下来,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岂不哀哉?换而言之,你不参与修谱,你的子孙也就失去了根本!“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水,源起万里江何处。”当你从家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种归属感自然会油然而生。所以,几千年来,续修家谱的活动一直瓜瓞绵延,连续不断。

    张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大姓,要为张氏家族梳理出一部完整的家谱,绝对不可能。我们只能在原来谱牒的基础上,将以虞城地域为根的张氏家族梳理归纳,自成一体。其工程相当庞大,文字繁杂,绝非几个人可以完成,必须整个张氏家庭的成员齐心协力才成。

    我家小史

    我家祖居虞城县利民镇东五里汪楼村。1952年我去县城报考初中,祖父特意领我去看汪楼村前的祖坟。那里有石桌、石马、石羊,还有石香炉,几座高大的老坟前立有几块石碑,字迹斑驳不清,我认不清那上面写的字是什么。最近查看了家谱,方知是曾做过陕西临洮知府和南京刑部郎中的先人张鹏翼当年建造的坟茔。从那豪华的坟茔,可以看出张家当年是很兴旺的。

    1950年夏天,哥哥张振元结婚时,祖父从汪楼请来一张“影”。古代没有照相技术,只能通过绘画的方式留个“影”。在我爷爷心目中,那“影”是很珍贵的,只在我哥举办婚礼那一天,在堂屋当门挂了一天,便收藏起来。后来,我爷爷请本村的教师齐清波临摹了一份,挂在我家堂屋正墙上。那上面画着3个老人,依石而卧,背景是一片松树林和小石岗,画的前面有一对箩筐,里面有两个小孩子,一男一女,都扎着小辫子。后来我才听说,那是明末清初乔居小乔集的著名画家阎尔梅(字古古)跟张家的祖人张石榴(张十六)和友人姜渭清逃难途中留的“影”,那张老“影”一直放在堂屋西间房薄子上。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父亲怕红卫兵来找麻烦,才将这张临摹的画图连同那张老“影”一起烧掉了。父亲特意留下那根画轴,以作纪念,后来不知扔到了何处。如果能把那张阎尔梅的画保留下来,则成了稀世珍品了。这“影”虽然不在了,但它却证明,我们张家的祖先张石榴也是一位爱国人士,曾加入阎尔梅反清复明的活动。同时也证明,这位张石榴也是一位有文化、有见识的人。

    现在,我家祖坟位于虞城县张集镇义新庄村西十几米远的地方,那里有4座相连的坟茔,从东向西,分别是我父(张广云)母、我祖父(张伦祥)母、我曾祖父(张奉先)母的,最西边那座便是我爷爷的爷爷张自珍的,他是张家移居张集之后辈份最长的人,系张家第十三世祖。据我爷爷讲,这位太爷排行老三,从汪楼来到小乔集一带,最先住在崔庄。他是个手艺人,干裁缝这个行当,有些大户人家娶妻嫁女,都请他去做衣裳。我小时候曾听奶奶讲,她年轻时住崔庄,天不明就起来做饭,带着干粮,到堤圈干活,天黑才能回家。堤圈就是指义新庄一带,南北都是大堤,西边还有一条坝子,那一带庄田被圈在堤内,群众都叫做堤圈或坝圈。从崔庄到堤圈有四五里地,到这么远的地方干活,是很不方便的。中午无法回家,只能带上干粮,早起晚归,辛勤劳作。大约到了第十四世祖张奉先(曾祖父)和我爷爷张伦祥那一代,我家才兴旺起来。那时黄河刚改道,堤北是一片老河滩,村庄稀少,地价自然也很便宜。全家人省吃俭用,置田百余亩。我家也从崔庄搬到小乔集,住在东北角,跟阎家后代阎明先为邻,那里当时叫阎寨。1938年10月5日(农历八月十二)我出生在小乔集。也正是这一年,日本鬼子大举侵略河南,乔集被一火焚烧,变成一片废墟,我家被迫挪到庵子庄。那时家贫如洗,便在老河滩里搭起一座座茅草小庵,外村给起名叫庵子庄。土改时图个吉利,登记为同音字安子庄。(原标题:张氏家史浅谈(中))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商丘网 2012-06-27 作者:张兴元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