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

2013/6/25 10:55:30 点击数: 【字体:

    
    刘备三顾茅庐,使得诸葛亮成了人才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然而,当诸葛亮在隆中晴耕雨读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为很多人知晓的书生。

  据说,他经常把自己比做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可是他的邻居们却总是不以为然地嗤笑他。《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谓之为“时人莫之许也”。即使诸葛亮下山之后,也常常因为他的出身受到别人的嘲笑,被呼为“诸葛村夫”。所谓“村夫”,就是“农民”的意思。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喜欢用“农民”这个词骂人,原来是从“村夫”演化而来的。

  既然诸葛亮只是一个“时人莫之许也”的村夫,那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顾茅庐去聘请他呢?换了你是刘备,或者你是某公司的总经理,你会不惜一切代价,跑到穷乡僻壤去聘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农民吗?

  现代企业招聘人才,不仅在乎学历,而且在乎你是否出身于名牌大学;不仅在乎你的专业,而且在乎你是否有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不仅在乎你的职业形象,而且看重你是否有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的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人才招聘,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评鉴技术,比之刘备当年,似乎更为科学。可是,为什么我们却找不到像诸葛亮这样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呢?

  中国古代也有大学。战国时期在齐国设立的稷下学宫,大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公元前124年,大汉王朝设立太学,实行博士生导师制度,在校的太学生曾经达到两万多人,相当于现在北京大学的规模。但是,诸葛亮却不是太学生,也没有任何学历。因为战争,那套完善的教育机制已经遭到彻底的毁坏。

  年轻的诸葛亮也没有任何知名企业的从业经历。诸葛亮出生于徐州的阳都县,4岁那年因为曹操血洗徐州,在兵荒马乱中沦为一个流浪的孤儿,跟随叔叔辗转来到荆州。叔叔去世之后,年仅16岁的诸葛亮带着弟弟来到隆中定居,靠种田来养活自己。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除了种田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工作经验。

  俗话说:“书生论武事,不过纸上谈兵;武士论文章,多属道听途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只会纸上谈兵、却没有任何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书生,日后却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级管理人才。当我们今天的企业领导人还在用学历证书、工作经验和应聘技巧来评价人才的时候,我们不能不钦佩刘备那种穿透证书的识别能力。

  更让我们钦佩的是刘备对待诸葛亮这种诚意。那一年,刘备48岁,诸葛亮27岁,从年龄上讲,刘备算得上是诸葛亮的父辈。可是,从三顾茅庐开始,到白帝城托孤,刘备始终像对待自己的老师一样尊重诸葛亮。刘备之于诸葛亮的诚意,决不亚于当年周文王之于姜子牙。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尽管已经生命垂危,却特意提到了一个名叫马谡的年轻人。他对诸葛亮说:“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请你千万要小心啊。”6年后,正是这个喜欢夸夸其谈的马谡,因为大意失街亭,使得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战略计划遭到挫败。(原标题: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06-07-12 作者:成君忆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