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九龙庙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伊、洛河流域及黄河中下游沿河一带的人们纪念治水英雄黄守才而建,位于偃师市山化镇石家庄村南,占地约3400平方米,坐北向南,现存建筑有钟楼、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2006年6月,九龙庙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庙后殿
建于嘉庆年间曾经规模宏大
一入九龙庙,我们便可以看见钟楼、鼓楼。它们分别矗立在东南角和西南角,呈四角形,为双层砖木结构,歇山飞檐,青瓦覆盖,六脊六吻兽,内部为四梁三檩。钟楼下层门楣题有“钟楼洪声”,鼓楼上题有“鼓楼夜鸣”。钟楼、鼓楼均修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五月。
走过钟楼、鼓楼,我们看到东西对称的偏殿。偏殿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青瓦覆盖。殿前均有四根方形石柱,石柱上皆镌有对联。偏殿内部各有木柱四根,大梁、二梁、小横梁各四根,均有彩绘。
正殿创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坐落于庙院中心平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基本上呈正方形,砖木结构,歇山飞檐,青瓦覆盖,九脊六吻兽,周围斗拱交错。大殿内部为四柱六梁,均有彩绘,四角斜梁上有花式寿桃垂饰。
后殿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砖木结构,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青瓦顶。后殿东西为两耳房,耳房略低于后殿,为硬山叠涩,五脊六吻兽。
庙内有一通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立的石碑。该碑保存基本完好,高1.57米,宽0.65米,碑文有14行,为柳体楷书。
当地群众回忆,曾经的九龙庙规模宏大,原有山门和戏楼,庙内正殿前有旗杆高耸,殿内有斋堂、客堂和寝堂等,庙门外有三对石狮。这些皆因水患和战乱,现已不复存在。
黄公治水有功百姓建庙纪念
九龙庙是清嘉庆年间,人们为纪念治水英雄“黄大王”而建。黄大王,原名黄守才,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出生于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自幼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后潜心研读历代治水方略。
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是治水济民。古时,由于伊河、洛河和黄河中下游经常泛滥成灾,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志》、《河南府志》、《大清会典》、《黄运两河纪略》以及洛阳、偃师的志书上均记载了他治水的功绩。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洛水、谷水暴涨,淹没洛阳一带大片田地和村舍,并殃及福王府。福王听说黄守才识水性、善治河,就命令洛阳县令请他去治理,洪水很快退下。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黄河封丘段金龙口决口,粮道淤塞,工部侍郎周堪赓花费数十万两白银治水无效,只好请来黄守才。黄守才治水三天后,河水就归入故道,粮道遂通。
黄守才屡次治水屡见成效,泽被中州,河洛大地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人们赞誉他“功并神禹”,称他为“活河神”,有的地方还为他建了生祠。黄守才去世后,伊、洛河流域及黄河中下游沿河一带的人们,又建起规模不等的黄大王庙纪念他。清乾隆皇帝封黄守才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从此,黄守才就被百姓称为“黄大王”。
如今九龙庙的大部分殿堂内,还留有描述黄守才治水故事的壁画。正殿门楣上画有八幅黄守才治水图,东西偏殿内也有黄守才治水的大型壁画。(原标题:九龙庙:治水济民黄守才 百姓建庙彰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