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治水除患功并禹 总理江河黄大王

2013/6/24 11:19:43 点击数: 【字体:

   
    匾额状况:“总理江河”匾上款为“恭献河神黄大王”,下款为“大中华民国拾伍年叁月上浣”。 

  专家评析:这是一个功德匾。总理,有全面管理的意思。总理江河,全面管理江河,大江大河都得听他的调遣。赞的是黄大王治水本领高超,包含的是送匾者由衷的赞叹和敬佩。黄大王,原名黄守才,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逝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民间治水专家,“大王”是对其神化了的尊称。清康熙曾在黄守才去世74年后封其为“灵佑襄济王”,以后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都有封号追加,加起来有12个之多。 

  “总理江河”匾现挂在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的黄大王庙内。10月的一天上午,我们来到王庄,只见黄大王庙坐落在村南,面积不大却极有情致。供奉黄大王的正殿坐北朝南,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在庙内,我们有幸遇见了黄守才的第11代后人黄金旺,他告诉我们,黄大王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原庙低矮瘦小,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河水的冲淤,到民国时期已经沉入地下,现在的黄大王庙是1997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生时天降祥瑞 

  少年才能惊人 


  遍观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名人的诞生大都有一番神奇,总有诸般祥瑞自天而降,昭显此人与众不同。当然,这些祥瑞很大程度上是后人编造和演绎出来的,是一种善意的杜撰,美丽的谎言。黄大王自然也不例外。 

  传说大王降生之前,其母曾到嵩山祈祷,后梦一神人鹤发童颜,足踏祥云,自嵩山冉冉西来,至洛河之阴,伊水之滨,神人停云不前,下视良久。平空里就有一团五色彩云飘然而下,坠入黄宅,笼罩黄母所住之屋,屋内顿时溢出檀香之浓郁芳香,空中传来浑厚之声“河神生,黄王降”。人们惊异未定,黄大王已呱呱而生。如此诞生的孩子自然不同凡响,更何况神人已有明示,所以,黄大王小小年纪,便有惊人的才能表现。 

  一次,大王和哥哥在一口井边嬉戏玩耍,一不小心,他掉到井里去了。哥哥惊恐万状,哭着跑回家叫大人,家中父母和街坊邻居闻讯赶至,慌忙施救。不料从井口探头往下一看,却见大王端坐水面,毫发未损,两只小手拍打戏水,玩得正高兴呢!井上人喜出望外,赶紧遣人下井,抱出大王。神奇小子大名遍传四邻八乡,听者人人称奇,个个道神。 

  大王6岁时,父母俱逝,无奈到姥姥家随舅舅生活,舅舅严厉,平日里训他骂他是常有的事儿。一天在洛河行船,不知因为啥事儿,舅舅又骂了起来,大王年少气盛,心性刚强,一急火,纵身跳进了滔滔河水,瞬息即没。舅舅大惊失色,悔恨莫及,赶紧请人沿河打捞,但从上午捞到下午,上下十里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想起姐姐一生凄苦,遗子可怜,舅舅捶胸顿足,放声大哭。他正哭得痛,有人就发现大王从洛河上游脱水而出,踏水而来。众人赶紧接上岸,只见大王气定神闲,衣干如故。 

  治水造福一方 

  除患百姓平安 


  小时就有过人本领的黄大王长大后成了治水方面的专家,关于他治水除害、造福一方的事迹,《河南府志》、《大清会典》、《黄运两河纪略》、《洛阳县志》、《偃师县志》等史志书上都有记载。 

  崇祯八年(1635年),洛水和谷水上涨泛滥,大水涌入洛城,淹及福王府。福王府有人可能还不太清楚,但老城青年宫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青年宫就是福王府的旧址。都淹到这儿了,可以想象水势的凶猛异常。 

  明福王朱常洵吓破了胆,赶紧请来黄大王,黄大王查看洛水谷水的地理位置,比较两水的不同情势,一会儿工夫便已有了对策。在他的指挥下,不到一个时辰,水退浪歇,洛阳城躲过一劫。朱常洵感激不尽,要大王出来做官,要赠给金银玉帛,都被他统统拒绝。 

  黄河开封至封丘之间的荆龙口大堤历来是险工地段,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荆龙口决堤,洪水汹涌北流,封丘被淹。封丘段是黄河南北运漕道的要冲,洪水携泥带沙,将漕道淤塞,大动脉受阻,危及国计民生。已经夕阳西下的大明王朝如同雪上加霜,崇祯心急如焚,派工部侍郎周某人赴河南治水,可惜这厮水平不济,历时一旬又半,空空耗费了10万两雪花银,水患如故。无奈之际,周侍郎到偃师请来黄大王,大王赶至现场,调兵遣将,疏堵结合,3日之内,黄河水归故道,漕道复通。 

  以上都是大手笔,再说两个小动作,反映的也是黄大王精通水性,扶危救困的事。 

  崇祯十年(1637年),有一商人为母医病,出外购买参茸,行至开封柳园渡口时,不慎将所带银两失落于急流之中。商人自觉愧对老母,情急之下嚎啕大哭,几欲投水自尽。有人请来大王,大王到水边看过水势,拿过一把船篙插入水中说:“顺篙下去,失金可得。”有水性好的顺篙而下,果于水底将银两捞出。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天下大乱,李自成义军打入河南,百姓流离失所,外出逃难者络绎不绝。大王哀民生之艰难,指示大家黄河北某处地方可以避乱。他借来舅舅船只,招雇船工数十人,频频往返黄河两岸,不停渡人。无奈人多船少,再努力过河人数总是有限,流寇已经逼近,南岸未能过河的百姓还有上万人。情急之下,大王折下柳枝数十枝,趟入河中,从这岸到那岸,一路走一路插,然后告诉百姓顺着柳枝走。百姓纷纷下水,顺柳枝涉水而行,上万男女老幼安全到达彼岸。 
  
    治水劳苦功高 

   守才逐渐成神 


  民间都把黄守才当成了神,其实,他是一个人,是一个拥有丰富水利知识的治水专家,他丰富的水利知识,来源于他的勤奋好学。 

  黄守才20岁时,向一位姓杨的大儒求婚,杨大儒征求女儿意见时说的一段话,可作为对黄守才的中肯评价:“黄守才祖上世代业儒,孔孟传家,为士大夫者不乏其人。他精通儒术,且通水性,体貌英俊,明礼谦恭。吾欲以汝妻之,如何?” 

  嫁给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帅哥,杨家女儿当然愿意了。放下这段不提,只说黄守才满腹珠玑。相传他曾到缑山、嵩阳书院等地求学,读过的书籍有《皇极经世》、《太极图说》、《四箴四铭》、《朱子全书》、《击壤集》等。他对水利方面的书籍情有独钟,曾得到程夫子的遗书《禹贡》,苦心钻研书中的治水之道,后来,他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治水经验,写出了《禹贡注疏大中讲义》、《洪范九畴九河图》、《治河方略》等书。 

  正是因为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加上勤于实践,他的经验越积越多,治水人到患除,得到了上至朝廷官府,下至黎民百姓的敬重和佩服。在越来越多的传说中,他不断被夸张夸大,再加上死后众多皇帝赐予封号, 到后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了一个上晓天文,下通地理,祷之即应,祈之即来的无所不能的神,人们纷纷建庙祭祀。据初步考证,在伊洛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大大小小的黄大王庙有2700多个,光偃师就有18个。 

  黄大王死后葬于偃师佛光的牛窑,关于他的安葬,又有一个传说:大王生前只告知死后葬在此地,但没有说明具体地方,他交待后人,把灵柩抬到山上,到哪个地方绑棺材的大绳断了,就在哪个地方下葬。后人按其吩咐,抬棺上山,走到一处果然大绳断裂,再看停驻地,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按风水学所说,真乃一方宝地! (原标题:治水除患功并禹 总理江河黄大王)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08-11-10 作者: 陈旭照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