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武则天行书《升仙太子碑》遒劲妍媚

2013/6/24 9:30:57 点击数: 【字体:


武则天行书《升仙太子碑》遒劲妍媚

武则天行书《升仙太子碑》墨迹。 
 
    武则天(624-705),唐高宗后,武周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部)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曾随李渊起兵反隋,因军功卓著被封为太原郡公、工部尚书。武则天童年时,随父读书并遍游名山大川,自幼培育了不凡的眼界和才干。

  公元637年,14岁的武则天因容貌出众被唐太宗召入宫封为才人(妃嫔的称号)。才人地位较低,常被其他妃嫔欺辱。但严酷的宫廷生活磨砺了她刚烈的性格。有一回,外蕃给唐太宗进贡了一匹无人能驯服的骏马,身为才人的武则天向唐太宗建议,先用鞭子抽它,如不顺便用锥子扎它,再不老实就用匕首杀它。唐太宗虽未采纳,但对其胆识、才干赞叹不已。

  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按唐制,后宫妃嫔多半要被削发为尼。26岁的她被迫入感业寺为尼。同年,太子李治即位称高宗,一年之后的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进香看到了面容憔悴的武则天,他不由忆起当太子时已和她暗生情愫,于是让她还俗,晋升为昭仪(妃嫔的第一级)。永徽六年(公元655年)立为皇后,参预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公元659年,高宗体弱多病,就让武则天帮他处理政务。她借机弄权,拉拢朝臣,架空了高宗。公元683年,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称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名义继续临朝听政,几个月后找个借口把中宗废掉,立李旦为睿宗。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武则天知人善任,明察善断;开创了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生;修《姓氏录》,规定九品官都可以升入士流,从而巩固了统治基础。但她大量起用亲信和酷吏,屡兴大狱,冤杀无辜,晚年豪奢专断,颇多弊政,引来卫道士们犀利的攻击。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复位,尊封她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辞世。

  唐代书法极盛,唐太宗、武则天的字都写得很好,尤其是武则天,由于她是我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代女皇,所以人们对于她的书法也就格外关注和大感兴趣。

  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在地处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君庙的王子晋祠中,竖起了一块由她御笔挥就的行书碑刻——《升仙太子碑》。据张彦生《善本碑帖录》载:“升仙太子是张昌宗,武后迷信王子晋后身,碑立于王子晋祠。”

  《升仙太子碑》碑文33行,每行66字,计2178字(另一说为34行,每行64字,计2176字)。书写时,武则天先用自己拿手的鸟形飞白书体一气挥成“升仙太子之碑”6字作为碑额。其飞白书颇饶古意,深得人们的好评。碑上书法,虽然行书、草书、楷书交错迭出,但以行书为主,并且还不时地夹进她自己所创制的部分新字。碑文的特点是提按顿挫干净利落,特别是字的笔划,一反初唐以来帝王书法那种瘦劲风气而时时趋向于肥胖,使人大有面目一新之感。在字的结构上,武则天所展示的书体是一种风神洒落、遒劲中不乏妍媚的韵味。再从整篇的分行布白、布局谋划来看,也出落得雍容大度,疏密相宜,并且一气贯穿,处处给人以水流花发、云在意迟的完美感觉。

  据史载,武则天想学书法时,就向王方庆要他的家藏书迹。王方庆是王导(王羲之的叔父)的十世孙,有许多家藏墨宝,只好献了出来。武则天得到王方庆的家藏墨宝后用心临摹,自此笔力大进。河南省《偃师县志》有记载:“(武)后初得王导十世孙方庆家藏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书有丈夫气。今观其草书极工,有乌丝方格,尚似章草及皇象(三国时期东吴书法家)书。”可见武则天的书法是颇有功底、源头和风格的。(原标题:武则天行书《升仙太子碑》遒劲妍媚)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南国早报 2012-05-01 作者:麦群忠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