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白马寺院 探寻释源祖庭
2013/6/21 16:08:3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个皇帝和两名高僧
近日,我们一行来到白马寺,只见这里游人如织,香火很盛,仿佛置身于无量的世界,脑子里一下子变得空灵了。
白马寺的山门朝南,是实实在在的青石结构。山门俗称大门,佛家又称其为三门,意为“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
其实,这也正是白马寺山门三个门洞的象征意义。这三个门洞,走过了无数善男信女,走过了无数僧众,也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如今,当我们透过白马寺山门回望历史时,泱泱汉风总会扑面而来。随风而来的,还有不尽的佛缘,还有一个皇帝的梦。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梦,一个载于史册的梦,一个把佛教引入中国的梦。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时,做了一个令他非常欣慰的梦:只见一位神人,有两丈高,浑身笼罩着金光,头上顶着光环,绰约缥缈地飞到皇宫大殿前……
汉明帝梦见神人,心中十分欢喜,第二天就召集群臣,询问梦中神人所含的意义。有个名叫傅毅的大臣,博古通今,见多识广,他对汉明帝说:“听说西方天竺国(古印度)有个得道的人,被人们称为佛,陛下梦见的神人可能就是他吧。”
汉明帝听后,又问了问详细情况,于是派遣使者蔡 、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2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
蔡 一行来到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后,遇到了来自古印度的两位得道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
摄摩腾出身于印度婆罗门的一个显赫门第,他云游四方,以宣扬教义为己任。中国古代有说客,凭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天下。摄摩腾则以佛教经文平息纷争,安定天下。传说当时曾有两个国家发生战争,烽火连天,生灵涂炭,摄摩腾云游而来,给敌对双方讲解《金光明经》,使敌对的两方恍然大悟,立即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此事使摄摩腾声名鹊起。
当来自东方的使者邀请他前去弘扬佛法时,摄摩腾欣然允诺,并不畏千辛万苦,穿越茫茫大沙漠,来到东汉都城洛阳。摄摩腾受到汉明帝的款待。汉明帝下令在当时洛阳城城西雍门外,为他修建了一座译经弘法之所,这就是白马寺。
摄摩腾开了中国佛教的先河。他在洛阳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是我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最初被珍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这位古印度高僧在洛阳圆寂,被安葬在白马寺东院,即如今的摄摩腾墓。
另一位古印度高僧竺法兰,自言诵经数万章,为印度学者之师,他曾与摄摩腾一起云游四方。竺法兰本想和摄摩腾一起东游洛阳,却受到徒弟们的阻拦。意志坚定的竺法兰悄悄离开爱徒,不远万里来到洛阳,并很快学会了汉语,和摄摩腾一起翻译《四十二章经》。摄摩腾圆寂后,竺法兰单独翻译了东汉使者从西域带回的其他佛教典籍。竺法兰60多岁时卒于白马寺,被安葬在白马寺西院,即如今的竺法兰墓。
白马寺最初是两位古印度大法师译经弘法之所,为什么被冠上白马寺之名呢?
白马寺得名的两个版本
来到白马寺,会看到山门前的两匹石马,由青石雕成,刀法圆润,形象温驯。石马头颈低垂,双目下视,开口微喘,仿佛驮经归来,刚卸下重负似的。其实,这对石马原在宋代大臣魏咸信墓前,1935年才落户白马寺。两匹巧夺天工的石马,自从浸润佛祖的光辉,通身愈加散发出灵性。而“释源”、“祖庭”之地,因为两匹石马的守护,也更多了几分庄严与肃穆。
白马寺之名从何而来?据我市著名历史学家徐金星介绍,关于白马寺之名的来历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白马驮经”说,一是“白马护寺”说。
据《洛阳伽蓝记》等书记载,汉明帝刘庄遣使向西域求经后,“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古印度两位高僧来到洛阳后,受到汉明帝的隆重接待,被暂时安排在鸿胪寺(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第二年,汉明帝又敕令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故命名白马寺。而“寺”则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便成了中国僧院的通用名。
第二种说法佛籍中有记载,在洛阳一带则演绎得更富于传奇色彩。
据说招提寺在洛阳城西御道北,面积很大,庙产也很多,引起了一位皇帝的不满。这位皇帝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个办法。皇帝有两匹钟爱的白色宝马,他借口马被和尚偷走,就颁下圣旨:招提寺全体僧众10日内还俗,所有殿堂全部拆除,塑像全部毁掉,铜器改铸铜钱。
和尚们非常气愤,但也没有办法避免这一灾难。皇帝眼看计谋得逞,晚上兴奋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就登上洛阳城头,望着招提寺乐不可支。就在这时,只见两匹雪白的高头大马,从西边空中飞腾而下,直奔招提寺而来!接着,两匹白马昂首挺胸,萧萧长嘶,绕着招提寺,一气狂奔了七七四十九圈!那叫声悲怆雄浑,在空旷的大地上传得很远,经久不散,连几十里外的人都听到了!最后,两匹白马对着站在洛阳城头的皇帝长鸣三声,随即腾空而起,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皇帝大吃一惊,这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个梦,身上还是冷汗淋漓!他心中暗想,莫非是佛祖显灵?他后来不仅收回了诏令,还对寺庙大加修葺,自己从此一心向佛,做了一个“居士皇帝”。招提寺也因此改名白马寺了。
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只不过主角是外国的一个国王,他曾多次毁寺灭佛。据说招提寺将被毁坏之际,夜有白马绕塔悲鸣。国王听后,顿生慈悲之心,停止毁寺活动,并将招提寺改名为白马寺。此后,佛寺均以白马寺为名,汉明帝下令修建的寺院,当然也不例外了。
传说无从考证,但白马寺之名到西晋时才有记载。史料记载表明,白马寺建寺200年以后,才有白马寺之名,即东汉建寺,西晋有名。
暂且不管白马寺之名从何而来,马在中国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早在佛教传入之前,马在中国人眼中就非常重要了。马为六畜之首,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马的骨骼。《易经》说卦曰:“乾为马。”即是说,马为阳首。龙是中国最为神异的民族精神象征物,而国人往往将龙、马并提。《礼记·周官》载:“凡马八尺以上为龙。”即马之高大体长者就可称为龙,龙、马在古人的观念中是可以相通的,可见马和龙是同样神奇的动物。“龙马负图出于河”之“龙马”、《西游记》中的白龙马、白马寺门前的石马,大概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吧!
从洛阳启程的佛教之旅
汉明帝刘庄的一个梦,把天竺国的佛教从万里之遥请到了中原。在皇家的鼎力支持下,洛阳有了第一座寺院,佛教从此在华夏大地广泛传播。
外来文化要站稳脚跟,并非易事,要面对本土文化的阻击,似乎是躲也躲不过去的宿命。白马寺西南的焚经台遗址以及相关的种种传说,就是当时两种文化激烈碰撞的真实体现。
焚经台遗址在陇海铁路两侧,是两个略呈方形的夯土圆丘。丘前原有一石碑,为白马寺住持德浩法师于1936年所立,上书“东汉释道焚经台”7个字。此碑现已移至白马寺内。
据说,白马寺建成后,五岳十八山观和太上三洞的道士贺正之、褚善信、费叔才、吕惠通等690人上表汉明帝,指责佛教虚妄,表示愿与“西域胡僧较试优劣”。
汉明帝答应了,命人在白马寺南门外修建了两个高坛。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道士捧道教灵宝诸经600余卷登上西坛,佛教僧人则捧佛像、佛舍利和《四十二章经》登上东坛。登上坛顶后,双方分别用火焚烧本教的经典。传说道经遇到火就化为灰烬,随风飘散,南岳道士费叔才当场被气死。佛经、佛像、佛舍利却遇火不燃,而代表佛教的摄摩腾飞身坐卧空中,还使天空出现“五色祥光”,盘旋如盖,将在场的人都罩住了。竺法兰则大讲佛教功德,许多人当场表示要出家皈依佛门,其中包括一些道士。
这场比试虽被描绘得很精彩,但似乎缺少历史真实性。东汉初年,道教尚未形成,比试当然不可能有,但这件事至少说明,佛教在中原立足,是经过一段艰难历程的。
佛教传入中国之时,华夏文明已相当发达。其后,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以及大众生活、社会风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接着,佛教又踏着华夏文化向外传播的足迹,逐渐走向世界。
大约2世纪末,中国佛教传入越南,4世纪后期传入朝鲜半岛,6世纪前期传入日本。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一些华人、日本人进入欧美地区,佛教在欧美也有所流传。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洛阳白马寺也是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佛教文化的“祖庭”和“释源”。
如今,白马寺每年都接待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及前来朝拜的佛门僧众。白马寺也多次组团赴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访问,并进行了传戒、法会等重大佛事活动,使白马寺的影响越来越大。
2003年6月25日下午,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来到洛阳白马寺,并欣然题词:“这座寺院是中印之间建立联系的第一座建筑物,我向建立这种联系的先驱者表示敬意。”而早在1993年,来自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家乡的印度前总理拉奥,就已访问过白马寺。
今年4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印度政府决定,在白马寺西侧投资建设一座具有印度风格的佛殿。4月13日,印度驻华大使苏理宁来洛访问,专门与我市有关部门协商建设佛殿事宜。目前,白马寺正准备扩大规模,在其周边新征土地500亩,建设佛学院、法堂、佛塔等。白马寺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原标题:回望白马寺院 探寻释源祖庭)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05-08-08 作者:刘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