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老虎的传说及习俗
2013/6/20 9:04:2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关键词: 布老虎 传说 习俗
[提要] 因为布老虎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用手头不同的材料,凭着自己的想象和审美缝制出造型和形态迥异的布老虎。她们缝制的布老虎,改变了老虎原形,在形态上夸张了布老虎的头部,虎头的大小几乎与虎身相同,大幅度地收缩了老虎的身子、尾巴,缩短了四条腿,并突出表现了眼睛、嘴部,腿部和尾部大多比较短小,以头大、眼大、嘴大、身小来突出布老虎勇猛威严的神态,凸显了“不肖形似,而求神似”的传统艺术风格。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龙和虎以其威武神圣,共同构筑了民族的图腾。龙为天子和神圣的象征,虎则深入到了民间,成为百姓的保护神。各类民间艺术都以虎为创作对象,如民间说唱、剪纸、年画、雕刻(石、木)、泥(面)塑、刺绣、布艺等。其中布老虎就是一种古代就已广为流传的儿童玩具,是俗雅共赏的民间手工艺品。
布老虎的传说和习俗
布老虎主要产地集中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省。在山东17市均有流传,尤以潍坊、临沂、滨州、胶州、济宁、枣庄最具特色。 有关布老虎起源的传说,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据《山海经》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树枝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兄弟两个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两人力大无比,技艺高强。兄弟俩驯服了山上的虎群,命令它们看管好桃树。通过他俩的辛勤劳动,桃树长得枝繁叶茂,眼看着桃子就要成熟了,一群恶鬼冲上山来,企图抢摘桃子。兄弟俩指挥着群虎与群鬼拼杀在一起,哥哥用桃木棍将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鬼绑住。打翻一个,捆住一个,虎便吃掉一个!不一会儿就消灭了大部分的恶鬼,剩下的恶鬼见势不妙,狼狈逃去。战斗胜利了,神荼、郁垒的名字传遍了人间。老虎的名气也随之大震,成为百兽之王、恶鬼的克星,是坚强、勇敢的象征,被祖先视为神兽。此外,在民间方言中,“虎”与“福”谐音,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因此,虎形器物常被人们用来避邪。
老百姓更是把虎看做是儿童的保护神,“小猴孩,你别哭,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民间在春节、元宵节以及新生婴儿“洗三”(婴儿落生三天时)、百日、周岁生日、两岁生日,以及平日里喜欢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有些地区连小围嘴也绣成虎头形。山东沂水民间还流传很多关于老虎的俗语,如“家里有狮虎,平安又幸福”,“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新中国成立以前,医学不发达,新生的娃娃夭折多,要把一个小孩养大成人确实不容易。乡民们把孩子夭折认为是邪魔作怪,而老虎被认为是威力无比的象征,能降伏一切。因此,人们把老虎作为娃娃健康成长的保护神。妇女们用布做一些老虎放在家里。端午节,把做好的布老虎里边装上艾叶,缝在娃娃肩膀上,叫“艾虎”,用来“镇邪除恶”。同时,鲁南地区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新生儿要在出生8-12天时绞头,一般是女孩第9天、男孩12天。俗称“九绞娘娘十绞官,十二绞得是状元”,也有的则是“九绞娘娘八绞官,十二绞得是状元”。姥姥来绞头,并送布老虎,表示祝福。
布老虎无尖角、硬刺,突出了团块美,符合民间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则,显现出一种简约美和质朴美。在沂水农村,布老虎伴着小娃娃长大,白天是玩具,晚上是枕头。小孩枕这种枕头不易落枕,十分舒服。
布老虎的风格特征
因为布老虎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用手头不同的材料,凭着自己的想象和审美缝制出造型和形态迥异的布老虎。她们缝制的布老虎,改变了老虎原形,在形态上夸张了布老虎的头部,虎头的大小几乎与虎身相同,大幅度地收缩了老虎的身子、尾巴,缩短了四条腿,并突出表现了眼睛、嘴部,腿部和尾部大多比较短小,以头大、眼大、嘴大、身小来突出布老虎勇猛威严的神态,凸显了“不肖形似,而求神似”的传统艺术风格。
由于我国各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布老虎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装饰和姿态,有的稳重宁静,有的活泼乖巧。如作为国家文化名片的山西黎侯虎,四肢粗胖,昂首站立,大有武将关公的风范;陕西关中地区的布老虎就特别喜欢使用“五毒”图案;拟人化的河南淮阳布老虎则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山东各地的布老虎则着重在头部设计,宽大的嘴,洁白锋利的牙齿,两只粗壮的牙齿向两边吐露,借以表现老虎的雄威。但是嘴角做得弯弯向上,似有嘻笑状,加上黑白相间的球状眼睛,脑门上黑黑的“王”字,又叫兽中之王变得憨态可掬。
在沂水农村给小孩做的布老虎,用的是做衣服剩下的边角余料,用料方便,色调鲜艳,在造型上夸张变形,重在寄情寓意,追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的特色,达到了怡情寄趣的目的。它不仅反映着农民意识和民间文化心态,还具有装饰效果,强调喜庆色彩。特别有趣的是这种布老虎,除了虎头上那个“王”字可以代表老虎的兽中之王身份外,那圆凸的眼睛,直端的耳朵,弯曲上翘的尾巴,粗短的腿和猫相差无几。它既能使人感到虎的威猛雄壮,又能使人感到猫的娇憨天真。圆鼓鼓,胖乎乎,十分讨人喜爱。其主要风格特征:
山东境内的布老虎色彩多以红、黄色为主,黄、红色也是我国北方传统文化中喜庆和吉祥的颜色。但沂水布老虎在色彩上却不拘泥于黄、红两大主色调,也用黑、青、白、花、蓝色土布及蓝印花布料。色块对比强烈,热烈明快,使得整个布老虎形象鲜明生动。
另外制作布老虎的工艺也各不相同。如虎腹内部有的装填锯末、谷糠、棉花,也有的在虎肚子里边充以蚕沙、艾叶或荞麦皮、豌豆皮。沂水布虎的腹内填充物则有荆种子、桃枝、菊花、艾草、黄芪、雄黄、当归、朱砂等各种中药。除有镇宅避邪之说外,还有祛风湿、强脑健肾、宁心安神、芳香驱虫的功效。
布老虎的传承发展
以布老虎为主打产品的沂水民间手绣技艺,已有百年历史。由于受外界干扰少,因而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构图简练,配色明快,绣工精致,针脚细腻,朴实、匀称、夸张、有较强的装饰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布老虎这一民间艺术品也被外来游客看重,出售价格看好。许许多多的农村妇女把自己制作的布老虎带往城里或旅游景区销售,为振兴经济作出了贡献。
冯骥才先生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进入市场后,有的地方就开始往布老虎身上添加亮片,所有的布老虎基本上跟明星大腕在舞台上一样,文化的丰富内容没有了,文化的地域性没有了,这是文化的一大损失。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不是拿它发财,而是要留给后人共享。我们必须要让后人知道我们原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它的源头是什么样子。
《周易·乾卦文》说:“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合成为一个国家雄伟强盛的象征,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图腾,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看,布老虎在艺术创作上,仍然要坚持集朴素与美观于一身,要保持民族的精神和风格,依照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的特点进行扶持、发展。(原标题:布老虎的传说及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