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凤凰台
凤凰台南花园小区,住满了凤凰台村的老居民,告别了水乡稻田的生活,他们逐渐成为城市人。
龙凤亭,虽然只建成9年,已经满目沧桑,背后是近在咫尺的地产项目。
名噪一时的郑州八景之一“凤台荷香”如今只剩一个小小的土堆。
顺治年间,一个夏日的午后,郑州生员张柽与友人一起到仆射陂赏荷,他与朋友们模仿古人的样子,用荷叶制成碧筒杯,饮酒品茶。而在仆射陂的南岸有一个高大的土堆,称之为凤凰台。
一百余年后,乾隆年间的郑州知州张钺在他主修的《郑州志》里,首次提出了“郑州八景”的概念,仆射陂以及凤凰台一带被列为八景之一,名“凤台荷香”。
时间又过去了近三百年,仆射陂和“凤台荷香”都已经从郑州的地理版图上消失,它们是否还留下一丁点的蛛丝马迹?
根据史料记载,仆射陂在郑州城的东面,离城三里之处,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仆射陂的位置应该就在今天郑汴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之南,如今这里车水马龙,生意繁荣,早已经看不到当初的美景。而历史上的仆射陂是郑州一处绝对诱人的景区,用风光如画形容一点不为过。她是“周回十八里”、“广可十余顷”的浩大水域。
美丽的仆射陂在历史进化中,并没有摆脱现代文明的侵蚀,清代中期,仆射陂便逐渐淤浅,黯然退出人们视野,民国之后的围湖造田使之彻底消亡。
仆射陂没了,“凤台荷香”亦消失,而南岸的凤凰台仍在。凤凰台这个名字至今依然为郑州人所熟悉。然而,经过多年的开发,现在的凤凰台也早已不是过去的那个张钺笔下“红云擎出翠云乡”的凤凰台。
但是,故事还是在的,在寻找“凤台荷香”的过程中,那些古老甚至神秘的故事,依然能让我们感觉到郑州历史的影子。
按照记载,我来到未来路与郑汴路附近寻找线索。在未来路与青年路交叉口之东,是正在施工的地产项目“升龙凤凰城”。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沿着“升龙凤凰城”旁边的一条曲折蜿蜒的小胡同几进几出,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土堆,土堆上方还有一座名曰龙凤的亭子。整个土堆被破旧的院墙围起来,院墙上插满令旗。当地人称,这就是凤凰台了。名噪一时的郑州八景之一主体凤凰台如今只剩一个小小的土堆,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老百姓称“龙凤亭”为“庙”,而不为亭,因为这里香火旺盛。很难理解,没有佛,没有造像,当地人为何会对一个亭子顶礼膜拜。亭子里一个虔诚的奶奶神秘地告诉我:“这里可是落过凤凰的。”她讲了一个很玄的故事:大禹治水时期,洪水淹没了黄河沿岸的村落。一户逃难的人家坐在船上几个月无处栖身,后来看到一只凤凰落在一个土台上,这户人家随着凤凰指引到高台安身, 从此这高达的土台就名为“凤凰台”。
传说只是传说,而在正史当中,凤凰台之得名是因为这里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地方,大意是说:商朝成立的时候,要举行仪式,就在这个台子上,演奏了乐器,然后天子朝臣静静围在台子附近等着凤凰降临,凤凰降临之后,商朝宣告成立。
如今凤凰台上的亭子是2000年的时候几个老太太筹钱修建的。本是落凤之地,建亭之时,有人提议有凤无龙太不合适,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龙凤珠联璧合,所以起名叫“龙凤亭”。亭子的立柱上浮雕了盘龙,亭内的上方有龙凤齐舞的壁画。最为神奇的是,壁画上龙口附近会滴水,估算了一下,大约10分钟会有一滴水,据称这水是一年四季不断的,即使在燥热的夏季。当地人说这是“龙水”。
凤凰台失去仆射陂胜景之后依然传奇,在近代闻名缘于一种叫“凤台仙”的大米。在凤凰台村土生土长村民的记忆里,他们这里有种“神米”。从前的凤凰台以北不足百米之处有一眼泉,四季不淹不旱,农民在泉水漫过的那片土地上种下稻子,产出来的大米一头粗大, 一头尖细,颇似凤凰的眼睛,最为神奇之处在于这种大米蒸熟后可以“粒粒不倒,颗颗直竖”,香气扑鼻,吃起来香软可口,食后香味绵绵。夏天的剩饭还不易变味。当地人称之为“凤台仙”,也叫“大白芒”。凤凰台村的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向我比划,“稻子的‘芒’有两寸多长。”“凤台仙”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米”。
年长的村民回忆,1960年,“凤台仙”丰收,他们特意精心碾了一百斤凤凰台籼米,到北京敬献给毛主席。“舂米的时候特别仔细,都是在干净的桌子上轻轻甩打出来的,一颗颗白白净净的。”
可惜的是,这种大米产量极少,如今凤凰台村健在的80岁的老人尚没有尝过“凤台仙”的味道,而且其种植面积小,只能在凤凰台的自来泉附近生长,无法推广,到上世纪80年代,凤凰台附近相继开发,生产“凤台仙”的稻田被占,“凤台仙”从此绝迹。当地人觉得很遗憾,当时没留心,连个稻种也没保存。
或许是那些远古的故事勾起了人们怀旧的情绪,越来越多的受访者向我回忆原来的事情。他们记得1958年是填湖造田的高峰期,那一年,凤凰台附近尽是稻田。坐火车从开封到郑州的时候,经过凤凰台,可以看到无尽的稻田,很有“明月别枝惊鹊,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
如今的凤凰台村开发改建,老居民都搬进了小区安置房。站在已经满是钢筋混凝土的凤凰台,想着唐代诗人罗邺写凤凰台的诗“却羡无愁是沙鸟,双双相趁下斜阳”,世界早已经变了模样。
不过,采访结束之前,我始终还是对龙凤亭那壁画上会吐水的“龙”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参与修建亭子的老奶奶悄悄揭秘:修建亭子的时候,因为资金不够,亭顶内部不舍得用钢筋混凝土,就用锯末填塞了,这些锯末吸收了雨天的雨水,然后慢慢渗透出来。旁边一个老太太笑道:“她太老实了。”
这个结局,让人哑然失笑。不过,故事往往需要些神秘色彩,就像凤凰台之得名,这世界上没有人见过凤凰,但更多人相信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