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轩辕(黄帝)

2013/6/19 10:06:16 点击数: 【字体:


    轩辕(黄帝)篇
   ——兼议“根基”


    轩辕就是我们所说的黄帝,他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王者。早在5000多年前,当时我国的中原地区散居着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这些部落强弱不齐,相互征战,生产力相当低下。其中比较大的有炎帝和黄帝部落,偏于南部有蚩尤部落。长期的战乱,使得这些原始部落人生活困苦,动荡不已,生命得不到起码的保证。获胜者占有战败者的领地和财产,战败者则屈从于胜利者。在这些原始部落人内心,充满着对胜利的渴望,同时也萌生着对安定的期待。

    黄帝则成为这些部落人群心理期望的实现者,他率领自己的部落战胜了炎帝和蚩尤,之后召集各部落、部落联盟举行政治大会盟,建立起了政权。他作为胜者,被尊为王,确立龙图腾,建立国都。这一过程,是划时代的,它使人们从部落意识开始进化为民族意识,从蒙昧开始步入文明。史学家将此视为中华文明史的发端,华夏民众也因之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

    黄帝与河北有着很深厚的渊源,他率领部族征战、举行政治会盟、建立国都都是在河北的大地上,张家口的阪泉、涿鹿有黄、炎、蚩征战的古战场,政治会盟之于釜山,都城则在涿鹿。如今涿鹿县境内保存有黄帝城、蚩尤寨、炎帝营、轩辕湖等20余处黄帝时期的古遗迹。河北因出现了黄帝而感到荣耀,黄帝则给河北的历史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时势造就英雄
   

    说实在的,谁也说不清是不是真有黄帝这个人物,起码对他的记载有着很大杜撰的成分。在他生活的年代里还没有文字,史籍对他的记载都较为含混。记述他比较权威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记》,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司马迁对那段历史不可能亲身经历,也没有多少文字可供参考,只说他姓公孙,是有熊国国君少典的儿子,因生于轩辕之丘,所以称为轩辕氏。其他的记载就带有了很大想象或者传说的成分,说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反正是很伟人。其实中国人对伟人的描述概莫如此,并不足以印证他的确实性。

    但这么说并不等于黄帝这个人物不真实,因为史前文化大都是以一种神话或传说的形式来流传的,这里蕴含着对伟人的尊崇,也反映出当时人们认识能力的不足。当时与黄帝同为传颂的燧人、祝融、伏羲、神农都属于这么一种性质。神话传说是通过人们想象、推演而形成的,听起来天花乱坠,有些很不靠谱,但它却是具有真实基础的。具体到黄帝,可以肯定地说有其人物的原型,但经过史籍的阐述、演绎、传奇、美化和升华,我们面对的黄帝已经远远不仅是原型本身了,他融入了人们或者历史太多的崇敬、赞美和期颐,或者说他承载了太多民族和国家所希冀的东西,中国的圣人大都是这么产生的。应当说他不是代表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或是一个时代和民族,他集中了当时人们所能够想象出的各种优点,也集中了社会发展所成就的各种业绩。

    出现黄帝这位伟大的人物,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生产力不发展,人物再伟大也难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发展才是硬道理。当然,伟大的人物又反过来能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当时经过长时期蒙昧、野蛮阶段的进化,我国中原地区的生产力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农耕、种植、纺织、畜牧、冶炼、舟车、兵械等领域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就为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而黄帝则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看对黄帝的评述,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他的发明创造。说他在农耕方面,播种百谷,发明杵臼(楚旧),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驻),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卧)、毡裘、华盖、盔甲等;制陶方面,造出碗、碟、釜、盘、盂、灶等;冶炼方面,制造铜鼎、刀、钱币、铜镜、钟、铳(冲4声)等;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堂、观、阁、城堡、祠庙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及)、车辆、指南车等;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诗)、弩、旗帜、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烹制粥、饭、酒、肉,制作斗、墨砚、几案、印、珠、灯、床、席、蹴鞠(促居,古代时踢的足球)等。这就印证了我们前面的观点,黄帝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充满创造精神的我们先祖的群体。尽管有些传说将他个人在这方面描述得有鼻子有眼儿,说他发明这个,制造那个,还说他的妻子元妃嫘(雷)祖是种桑养蚕、抽丝织绸的发明人。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么多的发明创造是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的,历史也不是一个人创造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历史就是这样,将其赋予了黄帝这个伟大人物,使其闪烁着时代的光辉。

    从这一点上讲,黄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创造和建设精神的王者之一,这也是他备受人们尊崇的原因。人们看待伟人,要看他们摧枯拉朽,成就江山,具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智谋和坚韧;更要看他们的发明创造,建设成就,给后人留下的物质和文化遗产。黄帝的作为,或者说后人对黄帝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时代呼唤文明
 

    社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出现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诉求。社会需要安定,人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在战乱、动乱之中经济、科技、文化等都很难进步,实现安定及稳定,是每个政治家及广大黎民百姓所渴望和追求的。

    在黄帝所处的年代,部落纷争,战事不断。说白了就是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谁也管不了谁。各部落的心思都用在抢掠和抵御上,仇视、残忍、破坏,极大地限制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有一种制约的力量,来停止争斗,实现和平。怎么办呢?跟大家讲道理,陈明利害,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显然是不行的,没人买你的账,因为争斗的背后是各自的利益。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战争,用暴力消除暴力,用野蛮来构筑文明。对于这一点,黄帝和他的同僚们也许认识得并不那么清楚,但做的却异常坚决。黄帝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毅然披挂出征,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统兵作战,打败了蚩尤和炎帝,成为了王者。
关于黄帝与蚩尤、炎帝的战争说法很多,但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蚩尤居于南方,实力日壮,不断扩充领地,兼并邻里。当时实力强大的炎帝已经衰落,部落间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于是炎帝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担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讨伐蚩尤。

    蚩尤号称有18个兄弟,全为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食五谷,只吃河石。他们擅长制造刀枪、弓弩等兵器,武艺高强。黄帝与之作战,历经15旬(1旬为3个月),未能获胜,只得退兵。黄帝忧心忡忡,一天夜里,他梦见大风吹走天下尘垢,又梦见一人手执强弩驱赶羊群。醒来暗想,风吹尘垢,土解化清;强弩为力,驱羊为牧,难道是有风后和力牧二人相助?于是就遣人遍寻天下,在海隅(雨)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封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大战。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天三夜不散,黄帝令风后造指南车破之;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黄帝请来旱神止住。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将蚩尤擒获而诛之。

    炎帝虽然衰败,但实力尚存,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不甘于黄帝称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起兵攻打黄帝,二者决战于阪泉之野,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于是,黄帝召集政治会盟,被拥立为天下共主,号令天下。因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故称为黄帝。
这里得说一下蚩尤。由于长期形成的历史观点,在史学界和人们心目当中黄帝和炎帝是文明的开创者,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而蚩尤则是“异族”,是个“反面人物”,被描绘成妖魔鬼怪,蚩就是“虫”的意思。实际上蚩尤与炎帝一样是神农氏的后裔,后迁移到长江一带,与远古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渊源关系,被认定是苗族的祖先。后来经过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大的华夏族。所以,他与黄帝、炎帝同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在张家口的涿鹿建有祭奠这三大人文始祖的三祖堂。因为他作战勇猛,被后人尊为“战神”;而且他喜欢表演,头戴牛角,表演杂耍,据说杂技就是从“蚩尤戏”演变而来的。

    结束争斗,实现和平,但要想真正安定,还得立章法,定规矩。黄帝在这方面贡献很大,对后世很有影响。他建立国家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他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等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吏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实际上就是要求官员要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方面,他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放,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当然这都是后世记述的,当时是不是真有这么高的水准恐怕谁也说不清楚。还是那句话,它包涵了历史的积累和后人对政治的理解。

    社会稳定,体制确立,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黄帝称主后,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祠庙、占卜等等。他使大挠(淖)作甲子,划星辰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以六旬为一甲子;他与岐伯论病理,作内经,即《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书,为黎民百姓医治病患;他命隶首作数,也就是数学,定度量衡之制;他命风后绘制奇图,始制阵法;他命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即最早的音乐;他使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他采首山(河南襄城县)之铜铸造货币;他制造舟车、弓矢,筑城邑等等,史称当时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这里应当指出的,黄帝所处的时代毕竟是华夏文明比较初始、低级的阶段,人们对它的记述是比较抽象、大部分属于推断性的,当时人与人的关系都比较简单,各种矛盾并没有显露出来。历史应当给予其高度的评价,但要把其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至高境界,就像评价我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发展,也是不足取的。

    谈谈“根基”
 

    黄帝作为华夏文明的开创者,其所创立的政治及社会发展模式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以后的社会基本上是沿着它的轨迹而行进。它既是文明史的发端,也是文明史的“根基”。剖析这一“根基”,对认识我们的社会发展是有意义的。

    首先说它的文明类型。我国是一个以农业占主体的国度,农耕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主流和底色。人类社会有农业、游牧、海洋以及后来的工业等多种文明类型,我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一望无际的沃野和草原,近代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农耕文明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成为一种传统。这跟黄帝的文明始创不能不说有着一种传承和渊源的关系。当时我国的中原地区农业发达,农耕和桑种达到较高的水平,黄帝以此立国,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从此,黄帝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农耕视为立国之本,不仅把它看作是生产方式,更把它作为社会的运作模式和思维模式,其他的社会构成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农耕文明无疑是当时高级的文明形态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将人们从采摘、狩猎、捕鱼等原始的初级行为进化到播种、畜养等较高级的阶段,由动荡变为安定,从无序变得平稳。但其却有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比较封闭,生产规模狭小,张力不足。

    与之相关连的是它的政权形式。农耕的生产组织是一家一户的,分散,交互性差;处于大河流域的地缘条件,必须进行统一的治理。于是,家长制、宗族制以及大而化之的皇权制,就成为其基本的管理组织模式。儿子对老子,宗里对族长,庶民对皇上,关系是固定的,前者必须屈从和忍让,没有话语权,不能参与管理;而后者则享有太多的地位和权力,不受约束。在这种条件下,明君和贤达政治就成为了人们所期待的。黄帝之所以受到那样多的赞誉、称颂,就是这种期待的一种体现。在这种管理体制中,明君可以充分彰显个人的魅力,而昏君则可以利用制度的欠缺为所欲为。这就使得我们的历史发展中出现过黄帝创国、尧天舜日、大禹治水、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更有纣王丧国、始皇专权、炀帝暴政、南宋偏安等昏暗的时期。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家族、宗族和政权的统治,是压在人们头上的大山。

    基于农耕的基础,我国的政权呈现出内敛的特点。守护土地,统治臣民,自我为中心,排斥外来的影响。中国的政权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主要是对付老百姓的,起码在排序上是如此,“攘外必须安内”。尽管黄帝在创立初期抱着良好的愿望,带领群众致富,但事物的发展必将走向它的反面,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在对待周边的问题上,习惯于采用“安抚”的手段,不善扩张,对外交往多陷于被动。

    与专制相匹配的是个人的崇拜,在中国的政治模式中君权同神权是合一的。黄帝在作为王者的同时还是道教的鼻祖,是龙的化身,他的生日二月二被称为是“龙抬头”,在作为现实人的同时还是一个崇拜物。现实的人被神化,神话在现实人身上展现,“君权神授”,这种模式加重了专制的程度,也使王者的所作所为变得心安理得。

    经济的形态严重地桎梏着人们的思想,世代耕种的农民被固定在狭小的土地上,年复一年的劳作,使得眼界狭窄,创造性差;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难于扩大生产规模,形不成社会化的大生产,人们的协作意识、群体意识严重不足;小农经济限制了人们的交往,自我封闭,孤芳自赏,对外开放严重不足;国家以贡赋和徭役的形式征收农民的劳动成果,盘剥量大,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限制,奴婢意识较浓,主体意识不强。这恐怕是黄帝创立文明之初难以预料、也不可能预料得到的。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北文明网 2012-06-26
0
下一条:光武帝刘秀上一条:达摩祖师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