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生长在我国战国时代,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家,中外皆享有盛誉。庄子的生卒年不详。关于庄子的故里,众说纷纭,河南“民权县说”、山东“曹县说”、安徽“蒙城说”争执不下。
近日,记者两次走进庄子的故里——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探访到了一代哲学大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论断史料当属民权
在民权县庄子学会,记者见到了已经研究庄子文化50年的杨惠民老人。为了确论庄子故里,他花费50年的心血,撰写了《庄子故里考证》,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专家论证认可,报国务院批准,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9月25日正式公布民权县庄子故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终于使庄子故里之争有了权威定论。为了弘扬庄子文化,他还主编了《庄子研究文辑》,出版了《漫谈庄子》、《庄子的一生》等书,并编写了18集电视连续剧《文哲大师庄子》。
杨惠民老人说,关于庄子故里的问题,由于史料短缺,已记载不多。他和众多的专家先后到北京、徐州、合肥、南京等10多个城市,查阅和收集了许多文史,其中还有日本收藏的稀有版本。从这些文史来看,庄子故里就在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接着,杨惠民老人从史料、地理、文物、标志景观、宫殿大小5个方面讲述了庄子故里在民权的原因。
最早记载庄子籍贯的是《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在司马迁之后,历代不少学者也大多认为庄子是宋国蒙人。如:刘向《别录》:“庄子,宋之蒙人也。”《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庄子名周,宋蒙县人。”唐陆得明《经典释文·序录》:“庄子者,姓庄名周,梁国蒙县人也。”唐成玄英《庄子疏序》:“其人姓庄,名周,字子休,生宋国睢阳蒙县。”清段长基《历代疆域表》卷上:“今归德府东北四十里即庄周故里。”
以上记载表明,宋之蒙在今商丘市睢阳区(原商丘县)北(或东北)40里至50里处。 上世纪7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曾在商丘市北18公里处的李庄乡蒙墙寺村发现有古城遗址,并出土了一批文物。最近,文物部门在整理文物时发现地下有古城墙角和隋唐以前的一口枯井。可以看出,蒙墙寺村在隋唐以前应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
那么,蒙墙寺村是否就是庄子故里呢?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另据现有资料看,庄周祠最早建在小蒙城,为北宋宋城县秘书丞王兢所建。苏轼曾应邀于元丰元年(1078年)11月19日写了一篇碑文,标题为《庄子祠堂记》。
在交谈中,杨惠民老人翻着一些史料对记者说,根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置蒙县,属梁国,都城在睢阳,蒙县县城在今民权县境内蒙墙寺村。而青莲寺村距都城和县城仅数十里,成三角形,广义上讲在蒙县,狭义上讲在青莲寺村。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南宋史学家罗泌的《路史》等书均有记载,庄子生于蒙,考城人。
唐《括地志》、《元和郡县志》、旧《考城县志》、《民权县志》、《归德府志》和《商丘县志》等志书无不记载,庄子故里在考城。而考城所辖的青莲寺村,已于1956年划入民权县版图。
人文景观皆出于此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天气里,记者在几位农民朋友的热心指引下,才找到位于青莲寺村的这个毫不起眼的庄子故里。“庄子业已化蝶去,此地空余庄子井”,在一个八角凉亭里,记者看到有一口废弃的老井,曰“庄子井”。井壁光似黑玉,水清而甘甜,传为庄子炼丹汲水处。
在八角凉亭里,70岁的村民王长文听说记者的来意后,热心地讲起了庄子的故事。老人很健谈,记者听得更是时喜时悲、如痴如醉。临走,老人告诉记者,村里有庄子胡同,相传是庄子故居处。而距此不远处的唐庄村有个庄子墓,古墓保存尚好。记者经过多方打听,在青莲寺村南5公里的老颜集乡唐庄村东,找到了庄子墓。
在唐庄村东一块玉米地里,记者看到庄子墓高1.5米 ,周长8米 ,为圆形土冢墓。墓前有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庄子墓石碑一通。碑身高1.8米 ,宽0.67米,上阴刻楷书“庄周之墓”4字,字迹清晰可辨。
千百年来,庄子故里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瞻仰之地。唐代诗人高适到宋州访庄子故里曾咏诗道:“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世事浮云外,闲居大道边。古来同一马,今我已忘筌。”南朝诗人江总,其故里在民权的江集村,离庄子故里青莲寺村仅几十里。他曾写诗道:“玉洁蒙县,兰熏漆园。丹素可久,雅道斯存……”清代张良珂,写诗《庄子井怀古》:“一抹园林带夕阳,名贤故里井泉香。居民莫作沧桑感,此水于今尚姓庄。”诗下有注:“井在考城青莲寺村。”又有《庄周墓》诗:“读罢南华锦绣文,焚香肃拜庄周坟。贤愚自古皆归土,谁似先生百世闻。”
庄子故里在青莲寺村,青莲寺村今又在哪里?
民国十七年(1928年),冯玉祥划睢县北7公里,杞县北五社置民权县。睢县北7里乃清乾隆四十八年(1782年)由考城划给睢之地。1954年,兰封、考城并为兰考县。1956年7月,又将原考城之顺河、阎集、北关、褚庙等乡划归民权县。而青莲寺为顺河乡一村庄,至今未变,此村在今民权县城东北70里处。(原标题:庄子故里在民权)
来源:商丘报业网—京九晚报 记者:傅青 200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