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国火文化之乡——睢阳区授牌仪式在北京长城国际饭店举行。市委书记王保存在仪式上介绍商丘情况。 本报记者崔申义。
3月的北京,春光明媚,春风和煦。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商丘市睢阳区迎来了文化生活中的一大喜事:3月12日,“中国火文化之乡”——睢阳区及“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纪委原副书记、总政治部原副主任、上将张树田,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龙之,监察部原副部长左连璧,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志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向云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赵铁信,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我市市委书记王保存,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德才,市政协副主席郝萍等出席仪式。
睢阳区是中华火文化的发祥地。为进一步打响火文化品牌,2007年,睢阳区正式启动“中国火文化之乡”申报命名工作。2008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睢阳区人民政府申报“中国火文化之乡”并成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进行实地检查和验收。2009年1月20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命名睢阳区为 “中国火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
王保存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商丘820万人民向参加授牌仪式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隆重举行“中国火文化之乡”和“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授牌仪式。这对商丘、对睢阳区来讲,都是一件大喜事。
王保存说,商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1万多年以前,燧人氏在商丘钻木取火,结束了中华民族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人类进步的先河。正是由于火的发明,推动了人类进步的历史。商丘还是中华民族商业的发源地,商部落在这里起源,商朝在这里建都,商业活动从这里开始。改革开放后,商丘改变了过去的贫穷面貌,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1986年,商丘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全国十运会“华夏文明之火”火种在商丘成功采集。
王保存说,这次“中国火文化之乡”授牌仪式,不仅是睢阳区的荣誉,而且是商丘市的荣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推动商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们将紧紧抓住发展、民生、环境三大重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国“两会”精神,推动商丘经济跨越发展,使商丘人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火如荼。
杨志今说,睢阳区是中华火祖燧人氏的长眠之地,供奉着火神阏伯。燧皇陵和阏伯台作为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流传地,承载着中国火的发明史和管理史。作为中国火文化的源头,商丘市睢阳区被命名为“中国火文化之乡”可谓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杨志今说,河南省文联、省民协,商丘市委、市政府以及睢阳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火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火文化的调查、考证、研究以及建设性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希望商丘市及睢阳区有关方面充分把握“中国火文化之乡”和成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这一契机,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加大品牌保护和旅游开发力度,使火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德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次授牌仪式标志着商丘市、睢阳区在火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是商丘文化生活的大事、盛事。下一步,市、区两级将更加重视火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加强保护性建设、保护性开发,进一步加大对火文化遗存的研究利用,促使火文化和经济进一步结合,让中华文明之火为各方面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仪式上,白庚胜、罗杨分别向睢阳区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和“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牌匾。(原标题:“中国火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京举行)
来源:商丘报业网—商丘日报 20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