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中国澄泥砚之乡河南新安澄泥砚技艺传承

2013/2/21 10:34:50 点击数: 【字体:

中国澄泥砚之乡河南新安澄泥砚技艺传承
 图1 西汉时期的辟雍陶砚

中国澄泥砚之乡河南新安澄泥砚技艺传承
图2 清代陕州描金蟾蜍澄泥砚

中国澄泥砚之乡河南新安澄泥砚技艺传承
图3 “家·盛世团圆”澄泥砚

 
    唐人品砚,虢州第一
    新安澄泥砚,最早出现在汉代,由陶砚发展而来,从现存最早的陶砚之一西汉辟雍陶砚(图1)上,即可看到新安澄泥砚的影子。
    新安澄泥砚,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煅烧而成,每一步都极其规范。原料的取得,是将缝好的绢袋放置河中,袋口迎浪张开,吞吞吐吐,过袋 之浪,水流走,泥留下,一年之后,袋内泥满,方可取泥制砚。随后又经过摔泥制坯、修整雕刻、抛光打磨、墨腊熏蒸,最后才进窑烧制,整个生产过程多达几十道 工序。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等上乘澄泥砚,备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所推崇。整个唐宋时期,新安澄泥砚皆为贡品,在四大名砚中,唐人首推 澄泥砚。
    “中国澄泥砚之乡”花落新安
    由于社会动荡和后起石砚的冲击,新安澄泥砚制作工艺于明末清初一度衰落,几近失 传。据国家级民间文化传承人、澄泥砚工艺美术大师李中献介绍,新安澄泥砚制作工艺在清末传至陕州(原虢州)制砚名匠王玉瑞之手,王为清末官办“陕州工艺 局”制砚高手,现珍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清代名砚——描金蟾蜍澄泥砚(图2)就出自其手。李中献为他的第五代传人。除李中献外,新安当地的游敏、刘存献 等几位民间艺术家,重新挖掘澄泥砚的制作工艺,终于使新安澄泥砚这一几近失传的民族瑰宝重放异彩。
    如今,在三大名石砚的石材已基本枯 竭、发展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唯新安澄泥砚一枝独秀,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安澄泥砚除仿古类外,还开发研制出了“寓意类”、“风景类”、“情趣类”、“人 物类”、“动物类”以及“砚雕工艺品类”等六大类别数百种款式。鉴于此,2003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新安县“中国澄泥砚之乡”称号;2006年 9月,国家邮政总局在新安县举办了“文房四宝”邮票首发式;前不久,国务院行政司还将新安县出品的“腾龙砚”和“潜龙飞天”两款砚台选为国礼。
    澄泥砚背后的故事
    为打造新安澄泥砚文化品牌,一些民间工艺大师可谓皓首穷经,殚精竭虑。
    游敏于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而特制的“家·盛世团圆”澄泥砚(图3),长1.2米,重150公斤,被中央电视台誉为全国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五件珍品之一。两年后,新安虢州澄泥砚第五代传人李中献,为迎接澳门回归制作的“九九归一龙龟砚”完成,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期间,这方长1.46米、宽 0.78米、高0.56米、重200多公斤、由18只龙头龟组成的“九九归一龙龟砚”曾与全球集邮爱好者见面。了解制砚技艺的人都知道,长度在八九厘米的 泥砚出窑率最高,30厘米以上的泥砚,烧制难度较大,出窑率则较低,超过100厘米的大型澄泥砚,则被业内人士视为极品。
    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游敏认为,新时期的澄泥砚应更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他平时很注意收集澄泥砚的文化信息,每碰到珍稀古砚,总是不惜代价收购下来珍藏,而他自己烧制的得意之作,别人出再高的价钱他也不出手。他的愿望是有朝一日在家乡建一座“新安澄泥砚博物馆”。
    【原标题】薪火相传澄泥砚

    来源:洛阳晚报       作者:刘彦卿        2011.2.28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