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牡丹画生产基地,被誉为“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该县充分利用洛阳牡丹的社会影响力,张扬自身优势,明确发展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拓展销售渠道,把平乐村打造成中国牡丹画产业发展中心,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销售牡丹画基地,实现平乐牡丹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发展背景
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归来宴平乐,美酒斗诗千”诗句,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目前全村共有人口6473人,有43个村民小组。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喜爱并从事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紧邻旅游胜地白马寺的平乐村出现了许多爱画牡丹的农民画家。随着洛阳旅游业的日趋繁荣,外地观光者在欣赏洛阳牡丹芳姿的同时,对极具特色的牡丹画爱不释手,他们积极踊跃购买,促进了牡丹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平乐农民牡丹画”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最初以郭泰安为首的几位当地农民率先建立汉园书画院,切磋、交流绘画技术,推动牡丹画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后来,郭建中、郭泰森、郭西凡等先后通过拜师学艺,掌握了牡丹画创作技能,使当地绘画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开始积极推动牡丹画商品化,村里几位比较有名的农民画家把作品销往西安、济南、昆明等大城市,收入不断提高,调动了村民的绘画积极性,促使当地搞牡丹画创作的农民逐渐增多,为牡丹画销售数量的增加创造了条件,促使牡丹画销售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牡丹画也成就了一批成名人士,书画文化活动的兴起,使该村产生了一批文化致富农户,如“牡丹王子”郭泰安自幼喜爱绘画,更痴牡丹,他的作品气势奔放,巨作《中国牡丹》被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东渡日本访问时作为礼品馈赠给佛界友人古室进荣之后,又三次应邀到日本参展;郭建中已从传统农业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牡丹画专业户,他的《洛阳牡丹》曾入选全国美协、书协举办的“孺子牛”杯书画展;王建福刻苦钻研书画技能,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身,开设了书画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了郭建中、郭西凡、郭聚良、李天祥、郭泰森等一批有名的农民画家,他们的牡丹画作品远销西安、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并参展获奖,2007年4月,平乐牡丹书画院在洛阳市美术馆隆重举办农民书画展,展出该村书画家作品120余幅。今年牡丹花会前夕,平乐村组织100多名画家参加了洛阳市千人画牡丹活动,受到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二、主要做法
200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特色突出的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孟津县抢抓机遇,提出争创“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销售牡丹画基地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牡丹画产业,不断提升其市场影响力。
(1)加强领导,成立协会。
为确保平乐牡丹画产业工作顺利实施,平乐镇成立了发展牡丹画产业领导小组,成立了平乐牡丹书画院,以协会的形式进行统一管理,把大家的牡丹画创作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2)加强宣传,举办画展。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牡丹文化氛围,在进村路口至平乐中心街道路两侧刷写绘制宣传标语和牡丹图案,在牡丹画商贸城设置大型宣传广告牌。围绕牡丹画市场策划各种宣传活动,吸引新闻媒体前来采访,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开辟平乐牡丹画专栏。每年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举办一次平乐牡丹书画展和牡丹产品博览会,并邀请市、县美协专业人员评选“优秀牡丹画师”和“牡丹画新秀”各十名,扩大平乐牡丹画对外影响,提升其市场价值。
(3)加强培训,壮大队伍。
加强书画艺术的普及工作,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对书画从业者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从业者绘画技能,培养书画后继人才。充分发挥平乐牡丹书画院的组织引导作用,聘请全镇优秀画家举办牡丹画培训班,每年由书画院组织举办3-4次牡丹画培训班,培训人次每年不少于150-200人次。充分发挥现有画家的 “传、帮、带”作用,每名画家每年帮带10-15名新学员。加强牡丹画梯队建设,引导全镇中小学校增设牡丹画法、画技内容,各中小学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还聘请画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组织师生牡丹画展并评选“优秀教师”和“牡丹小画家”,激发学生爱牡丹、画牡丹的兴趣。多次邀请洛阳画院院长文柳川等知名画家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给村民讲解绘画技巧和专业技术,提高创作水平。
(4)加强引导,资金扶持。
镇政府每年设立专项培训资金给予支持。培养一批能拓展市场的牡丹画销售经纪人,每年对在牡丹画对外销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销售能人给予重奖。启动牡丹画一条街和牡丹书画市场建设,鼓励牡丹画家到平乐中心街或牡丹商贸城创办牡丹画创作室和展厅,对创办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的牡丹画创作室和展厅的商户给予1000元资金扶持。引导促进牡丹画及关联产品上档次、上规模,组织画家外出考察市场,发展写意牡丹画和工笔牡丹画,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组织当地干部及平乐牡丹书画院画家到民权县“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进行实地考查,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发展思路,树立产业发展理念,提高创作和市场运作水平。
三、取得成绩
在平乐村牡丹书画创作群体的共同努力下,该村目前已形成书画、装裱一条龙服务体系,共有100余个牡丹画专业户和300余名书画爱好者,其中省、市、县画家协会会员20多名,年创作生产牡丹画10万余幅,实现销售收入900余万元。农民创作的书画作品除了在当地销售,部分还在山东、陕西、山西等地的旅游精品商店销售,有些还漂洋过海,被日本、美国、东南亚各国书画爱好者收藏。今年牡丹花会期间,在国花园、洛阳牡丹园、神州牡丹园等5家牡丹园以及我市各大景点摆设摊位50余个,有100余名农民画家参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创作销售牡丹画4万余幅,实现收入500余万元。今年4月份,省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简报形式对《“小牡丹”画出“大产业”——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大力发展牡丹画产业》进行了专期刊发,4月21日,徐光春书记对此做出重要批示:要落实、扶持、推动平乐镇农民牡丹画产业的发展,采取措施,将其打造成“中国牡丹画第一村”。2007年,平乐村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特色文化产业村”荣誉称号,平乐镇也被文化部、民政部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四、发展规划
结合实际,立足长远,科学规划,重点实施,是实现奋斗目标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创建一流市场。
针对“平乐牡丹画”文化产业项目的现状,从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建设上加大前期的投入力度,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规模性的展示窗口,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1、规划建成牡丹画市场。在平乐村入口处,距洛常路1300米处,常平路以南规划建成现代化的平乐农民牡丹画市场,集旅游观光、牡丹画交易、绘画技艺交流、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市场。一是建成60套统一标准的100平方米两层套房,下面一层为书画工作室,上面一层为生活区。二是在市场中心建成牡丹花园式广场。三是分区规划。在市场内除规划建设牡丹画一条街外,同时兼顾吸纳“唐三彩”、王铎书画作品、黄河奇石、古玩等文化产品,按照区域规划增加孟津其他文化产品内容。
2、治理环境。
3、建设展厅和培训中心。在平乐牡丹画市场以南,规划建成3000平方米的展厅和培训中心。
(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收响“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品牌。
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效益。
1、设置醒目招牌两块。一块在洛常路进入平乐村路口,设置5×12平方米的高质量喷绘大型固定招牌;另一块在市场前,用花岗岩设置高3米、宽8米的“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牌子。
2、搞好策划,积极推介。一是组织农民画家积极参加各类文博会、旅交会和书画展览交易会,拓展销售市场,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创新活动载体,策划举办各种规模大、影响广的文化活动,邀请更多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计划定期举办“中国平乐牡丹画博览会”等文化活动,向国内外宣传推介平乐农民牡丹画。
3、分阶段在市内、省内、国内外进行大力宣传推介,将“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打响、叫响。
4、积极申报中国知名品牌。要发挥优势,做出特色,形成品牌,开展创建和申报中国知名品牌称号工作,打造“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品牌。
(三)强化培训,提高产品质量。
打造文化精品,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开展“百日传帮带”项目。市画院组织10名以王绣、文柳川为代表的洛阳牡丹画名家,每人带3—5名有潜力的、年轻的农民画家进行一百天的指导教育,平均每星期至少要指导点评2次。
2、实施“三年培训”计划。组织洛阳及至全国各地的知名画家,每月不少于2次到村里授课,连续三年,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画家的绘画技艺。
3、加强牡丹画队伍梯队建设。一是在全镇中小学校增设牡丹画课程,有计划、大范围地组织青少年学习牡丹历史文化和牡丹画创作技巧,培养和储备后继力量。二是与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建立“牡丹画创作基地”,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平乐镇牡丹画专业人才达到1000人以上,实现平乐牡丹画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三是建立艺术培训中心。以学校的形式进行管理,以村—镇—县—市—省的扩大路线,吸收更多的农民、下岗职工和绘画爱好者进村参与创作,壮大创作队伍。
4、争取政策项目的支持。与劳动部门、农业部门联系,将平乐牡丹画创作培训列入农民工创业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等课目,使受训人员享受就业专项资金财政补贴政策。每年至少集中培训3次。
(四)统一行业标准,完善农民牡丹画等级评价体系。
1、统一行业标准。平乐村书画院着手实行统一管理,规范从业标准,把农民的画作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阻止各种无序和恶性竞争。制定牡丹画星级标准,画家应通过不断提高技能,提升画作质量逐步晋级。
2、申报职称评定。积极向省、市、县美协申报评定会员资格,力争在3年内使平乐村农民画家省、市、县美协会员达到40多名。
3、建立自己的等级评价体系。一是评出“平乐十大牡丹画师”、“十大牡丹仙子”等称号。二是对全体平乐农民牡丹画家根据画技高低,划分一、二、三等级,颁发资格证书。鼓励通过画技的提升来晋级和获得优胜称号。
(五)创新公司营运模式,实现文化产业化运作。
牢固树立“文化要吃市场饭、市场要走产业路”的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研究市场规律,探索推进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新模式。
1、明确项目主体。明确洛阳市平乐国色牡丹画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对项目进行公司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注册。
2、抢注商标,使产品合法化。抓紧时间,将“平乐农民牡丹画”进行商标注册,从根本上遏止不良竞争、恶性循环,消除不安定因素,保护知识产权。
3、探索创新营运模式。在生产上,积极探索牡丹画工厂化的工艺流程,改变以前各自为战,互相拆台的局面,发展写意牡丹画和工笔牡丹画,创新出专业艺术大师管创作,绘画爱好者管制作,总工管质检等流程,进行批量生产,提高产量,提高效益,实现产业化的运作。在销售上,建立拓宽销售网络,在原有的销售网络基础上,发展旅游产品,积极开拓市场,大力推行网上销售、订单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搞好国际国内贸易网上营销与交易。
4、重点培育一批牡丹画经纪人。在村里挑选有经济头脑、能开拓市场的牡丹画销售经纪人3—5人,走出去办画展,在重要城市设立窗口,扩大影响力,增加效益收入。
(六)做好文化旅游开发,推进经济发展新增长。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做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打造高标准景点,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绘画技艺交流、教育培训、产品交易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市场,提升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支柱。
1、与汉魏故城开发结合起来,围绕平乐牡丹画市场规划建成牡丹园、写生园、创作园等景点。
2、围绕市场搞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大型停车场一个、公共厕所2个。完善饮食消费等配套设施。
3、邀请市、县旅游部门进行旅游踩线,规划设计旅游路线。
4、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签约,按照旅游市场规律,提供优质服务,搞好协作。
【原标题】一幅画 一亩粮 小牡丹 大产业
来源:洛阳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