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端午节在人们的印象里是吃粽子赛龙舟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然而在古代,端午节却被认为是不好的日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农历的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进行包粽子、赛龙舟等一系列活动。然而,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端午节曾一度是“恶日”、“毒日”。时至今日,在端午节这天的传统习俗中,依旧保存了不少驱邪祛病、求平安的习俗。
古代认为端午是“恶日”
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巳”、“午”、“未”三月五行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则是火的衰落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时候,也就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所谓物极必反,这时候阴气也就开始产生。
孟尝君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将其遗弃;东晋大将王镇恶生于五月初五,故而取名为“镇恶”。由此可见,古人将五月初五这天看作“恶日”的现象较为普遍。也因此,再后来有了五月初五这一天插菖蒲、艾叶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祛病的民间习俗。
门上插艾草
古代人端午驱邪方法:
1、在门口插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
2、淘米水放入几滴风油精洗净拖把,将宅内地面打扫干净,卫生、醒脑、防蚊虫。
3、取午时(11:00~13:00)的水用器皿装好,放到神台24小时后,子山午向(坐北朝南)将器皿中的水放到午方(正南)窗下助财,放入坤方(西南)催文昌利脑利思考。
4、将葫芦各放入震方(东屋)、乾方(西北屋)镇宅化煞,利子、利老人健康。
结语:古人对端午节的看法虽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端午的日子正逢节气前后转换,易使人心气浮动,确是需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