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万乘出平舆——太平车的历史
2013/9/27 15:39:5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太平车,我们中原一带的人,有时又称其为“轱辘头车”,还有的叫“牛车”,是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古代最重要的运载工具。它的得名,主要因其滚动起来十分平稳。
太平车多由耐腐、耐震、而碰撞的椿木、槐木等硬质木料打制而成;车底、内帮很厚;两边各有两个木轮子,每个轮子都由一段段弓厚“铁瓦”围镶着轮边,“铁瓦”又由若干大铆铁钉深深砸进车轮内圈,十分坚牢。稍有一点年纪的人,对其肯定不会陌生。
很多现代人的记忆中,至今还保留着关于太平车的古老印象,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曾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还会记得,过去年间的乡间土路上,经常会留下的那两道深深的太平车辙迹。
而下面这则发生于一千多年之前故事,只要是中国人,更是没有多少不熟悉的——
话说这日,赤日火炎,犹如火烧,当真是酷暑难当。一行十数人(其中十一名军健皆挑沉重辍重),挥汗如雨,却绕开官道,沿崎岖蜿蜒的山路走来。
恰在此时,只见一名壮汉,满满挑着两桶佳酿,走近前来。
众人大喜,齐上前来,争欲买酒。却听杨志喝骂道:“你这村鸟,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汉药麻翻了!”
争奈此时,七个拉车卖枣之行道客人,却毫无顾忌,从车上舀了那酒便饮。
军健们见状,更加吵闹不休。杨志无奈,只得任其而行,也自吃了一半口。
那七个拉车贩枣子的客人,指着喝酒众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一十五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在地……
这一段,就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最著名的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
但你可知道,传说,乔妆为贩枣客人的“托塔天王”晁盖等七人所拉之货车,就制作于现今我市平舆县。
虽为传说,却也不能全当作笑谈。因为言其制于平舆,是很有道理的:其一,自宋代以来,平舆一直是全国各种传统车辆制作和销售中心;其二,上述故事发生地汴京,即为今日之开封,距平舆距离不远;其三,古代拉货一般用的都是太平车。有此三者,则故事中晁盖等人拉枣所用货车,为平舆所制太平车,可能性当很高矣!
(二)
平舆,自古以来,就与车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让我们先看看“舆”字是怎么回事吧:这是古人所造的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它是一个从正面看的车辆,它的上半部是车厢,两个车轮演化为“舆”字下面的两点——“舆”字,其实就是根据实际生活“车”形而造出来的。
再来看看我们平日常脱口而出却从来没有细想过的“平舆”二字是什么意思:“平”指平坦的土地和道路,“平舆”则意为“在平地上行驶的车辆”。于此可见,在先人开始造字的时代,平舆就因车辆而得名了。
确实,在远古时代,平舆就是中国古代车辆的发源地。据汉代著名学者许慎考证,汝南郡平舆城中挚亭,即殷商以前黄帝之子昊挚的四世孙奚仲所创挚国之故里。
平舆地处中原,位于洪汝河中游,气候温和,自古就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相传,奚仲来到此地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继承祖上制车的娴熟工艺,加上本人的聪明智慧,发明了一种有顶盖、供贵族享用的车辆——舆,故后世尊其为造车业之鼻祖。
又据《史记.夏本纪》载,大禹治水,践行九州,“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所乘就是平舆出产的简单马车。
由于奚仲为治水作出了重大贡献。《路史后纪》记载,禹成为部落首领后,遂举其为“车正”,主管天下造车之事。
平坦的地势,车辆的发明——推测起来,“平舆”之地名,应当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也是从这个时期起,平舆就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车辆制作中心。这一点,在古代的史籍中也得到了明确的证明,如《周礼.考工记》云:“舆人为车”,就明确指明,当时车辆是“舆人”制作的。
从奚仲在封地“挚”发明车辆,至宋时,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挚”地,即今之平舆县的制车技艺不断改进,进化为有固定模式的太平车,并一直沿用至近代,伴随着全国尤其是中原一带的人民,度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
也是至宋代,从我国古代的车辆制作技术成熟之日起,平舆就开始正式成为全国车辆制作和销售的中心,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引领全国的潮流。以此原因,才有“智取生辰纲”中所用车辆为平舆所制之演绎野史,由此也可见平舆制车业在古人心目中之地位。
(三)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平舆一直是我国车辆制作和销售中心,足以令每一个天中儿女为之自豪。
可是,如果你更深地了解和理解了车辆在古代社会的地位与作用,这种自豪感,恐怕还会增加很多倍——从一定程度上说,全国的车辆制作和销售中心的地位,正是平舆当时成为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某种象征。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在古代,车辆,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最重要标志。
对古代史有些了解的人,都会经常看到这方面的词语,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用来说明这个国家的强大程度,以及一个拥有强大的国家的国君。也即是说,一个国家,只要拥有足够的马匹和车辆——“乘”,也就拥有了足以傲世而立的强大实力;一个国君,只要拥有足够多的“乘”,也就能够成为受人尊重的国君。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呢?这要归结于当时社会不发达的生产力。
至春秋战国,奚仲发明的车辆,很多地方虽沿用了从前的东西,但是也在不少地方作了改进,如直辕变曲辕,直衡改曲衡,辐数也增多了,同时舆上还安装上了车盖;驾车的马匹,也由商代的二匹,增加到三匹、四匹,甚至六匹——这样的车辆,不仅人乘坐时更加舒适、方便,尤其是增加了其结实度和车力,车辆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更强了。
其时,为争夺地盘和霸权,各诸侯国间,相互征战不休。制作技艺已经比较成熟的“舆”,便适应了战争之需,被改制成速度更快的战车,最大的战车能同时乘坐四人,轻便的仅容二人。
在各种古代战争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敌对双方,各乘战车相互冲杀,这是当时战争时用战车作为利器的真实写照。当时各国的军队,主力就是战车兵;军事编制,也是以战车为主;攻防的主要手段,主要还是战车。所以,以“舆”之多寡,衡量一个国家之强弱,也就势在自然,“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的说法流传坊间,亦毫无意外矣!
当时,车辆还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由于“舆”是社会生产力的标准,同时仅供部分贵族享用,所以每个诸侯国,都对不同的人能否乘车、乘什么样的车,作了严格规定。例如,当时的礼法规定“天子六乘”,即周天子的乘车标准是“六乘”:一辆车上可以同时用六匹马。而各诸侯的“乘”数,相应递减,各种不同职位的大夫们,“乘”之标准,亦随地位各不相同。
这种对车辆乘坐标准礼法的规定,到了汉时,更加严格,各种乘车礼仪更加繁杂,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如 “乘车之容”、“立车之容”等众多条规,要求乘车者必须时刻保持君子风度。从一个侧面,这再次证明了乘车者要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四)
从车辆的变化史,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更可见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社会的发展变迁。
汉时,虽马车与战国以及秦朝相比并无重大变化,但却没有了频繁的战争,社会环境稳定下来。特别是汉代以后,士族阶层兴盛起来,“乘”之繁文缛节,使他们不能随心所欲行事,实在不堪忍受,于是便把喜好逐渐转向牛车——这样,即可享受乘车之方便与舒适,又不需再为各种礼仪所拘。
及至南北朝,牛车更加盛行,据《魏书.礼志四》记载,北魏皇帝出行,乘坐的大楼辇,要“驾牛十二”,可见北朝使用牛车之盛。南朝比之北朝,亦毫不逊色。
由于士族大姓们皆贪求舒适,醉心享受,各种高级牛车便迅速发展起来,车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车速更快,车舆敞露,汉代那种为严格礼法所拘的轺车逐渐绝迹了。
牛车之盛,此时完全盖住了马车的风头。《颜氏家训.涉务第十一》说,当时效野之内,满朝士大夫“无乘马者”,有的士大夫,从来就没有见过马。风习发展到极致处,甚至谁要是骑马或乘马车,还会被别人弹劾。这种状况,直至隋唐五代,也鲜有变化。
自两宋始,统治者贪图享受之风更加盛行,只求安稳不求快速。因害怕乘车颠簸,连乘车也不愿意了,改乘坐着更加舒适的轿子。
由于两宋对制车业不重视,我国古代的制车术,在北宋达到顶峰后,便长期停滞下来,再也没有得到大的发展。直至近代,也没有得到大的改观。
(五)
但是在民间,车辆却没有就此绝迹,而是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岁月里,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太平车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我国古代制车工艺趋向成熟,太平车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工具之一。
地主官吏士大夫,乘车贪图的是享受。而平民百姓,要的却是实用。敦煌壁画中一些唐代的“农作图”上,即绘有民间所用牛车,多是无棚的“柴车”,被人们用来拉运粮食等,表明在很早的时候,民间就把牛车当作重要生产工具了。
南宋时,因偏安江左,马匹奇缺,驾车更以牛为主,间或有骡、驴于其中,但无论用什么牲畜拉,车辆扮演的都是主角。
自宋代以后制车业,主要是以制造载货的运输车为主的太平车。太平车略呈长方体,长约两米,宽约一米四五。两边的车帮是双的,纵底木之间卡着车轮的铁质黄轴,不影响车轮在双帮间的转动。整个车体的重量有三百多公斤重之多,且相对的四个车轮跨度较大,车身离地面又较低,故而车体坚固,行路时也十分平稳。
宋代留下的很多绘画中,就有不少这种太平车的形象。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十余种不同式样的车,其中几辆用四匹或两匹健骡拉的大车即是太平车,其形制与文献之记载完全相符。
在大画家张择端的如神之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太平车的行走方式,与以前的车不同,成为由人驾辕、牲畜拉车,缰绳一端缚于骡颈的轭套、另一端缚于车轴的模式。很显然,这种由人驾辕、骡拉车的系驾方法,车速是很慢的,可却正适于但求负载多、不求行车快的农业生产运输要求。
车辆在民间的重要性日显,平舆之地位便也更加凸显。
平整的土地,地理的优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以及历史的沿袭,种种因素集结在一起,使平舆的制车业自宋达到高峰后,一直到民国,都是我国各种传统车辆的主要制作地,这里太平车、木牛车、辕车、轿车等各种传统车辆制作的专门作坊、工场比比皆是,星罗棋布,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制作和销售中心。
平舆的各类作坊,每年制作太平车近千辆,其他各类车辆二千多辆,通过商贸手段,流通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我国农业生产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直至解放前,平舆的制车中心地位,仍旧没有改变,当时这里还有大大小小数十间车坊,并产生了在制车业中影响很大的焦大廷、徐麻龙等的木匠作坊,唐连成、张国本等的铁器作坊这些太平车制造业中的老字号。
造辆太平车,要用不少钱;而要配套车用牲畜,用钱更多。所以,直至近代社会,太平车在民间还是一种富裕的标志。由于车体较重,一般用来坐车走亲戚或者运载较少东西时,要套两头牛来拉;拉较多较沉重东西时,则要套三四头牛。而在那时,一般人家,仅养一头牛或驴,有的甚至一头牲畜也养不起。所以,穷人想用车,有的要借牲畜,有的甚至连车也要借。平时,为了防止车的风吹雨淋,有车人家一般都在离家较近的街边上专门建一个车屋。“俩马一头牛,新车轱辘头。”这既是当时富裕人家的写照,也是贫穷人家的向往。所以,旧时说亲,女方一般都向往车屋多的村子。
上千年的岁月,我们的先人,就这样赶着太平车一路行来。人们可能会奇怪:在漫长的时间里,为何偏偏是平舆,成为全国制车业的中心,成为上千年我国古代社会运输业、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中的主角?
纵观中国车业发展的历史,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其精湛的制车工艺。
太平车的制造过程,一般分为开工、合车、铸造铁件、镶嵌铁器、刷油打泥,另外还有销售使用和维修等内容。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一是独特选材与备料,包括木材挑选、水杀、备料、熏炕等项目,主要是为了选好用材以及对所选材进行强化处理;二是榫头施蜡法(火炙施蜡工艺),这是我国古代造车的独特工艺,它解开了中国古代车辆坚固耐用的秘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文化渗透,以及时代的进步,汽车、胶轮马车的出现,平舆太平车的工场作坊不断减少。到1955年,这种车辆已经不再生产,完全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取代。但是,太平车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功绩,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而那“千骑万乘出平舆”的辉煌,也成为让所有天中人民最为骄傲的一页历史!
奚仲造车—谈平说舆有渊源
《辞海》介绍:“奚仲,传说中车的创造者。任姓,黄帝之后。夏代的车正。”车的发明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尊奚仲为“造车鼻祖”。然而,车的发明和完善更是我国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据考证,平舆在夏、商时为挚地,挚人因这里地势平坦发明了太平车曰 “舆”,始自有了平舆的美名。但无论是奚仲造车还是挚人作舆,这种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问世的造车术则永远成为中华文明曾领先世界的历史见证。(诗云:平舆美名传,挚人敢为先。开创自强路,再造新家园!)(原标题:千骑万乘出平舆——太平车的历史)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大河驻马店网(200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