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辞下》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意思是黄帝以后,创制衣裳为服饰,因而天下大治。《乾》、《坤》二卦象征天、地、黄帝、尧、舜取此两卦的象征以制造衣裳,所以上衣下裳。"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说明华夏民族的服饰文明,自黄帝开始已经相当发达,并且与政治有了密切的联系。服饰的主要功能在于御寒,释名·释衣服》说:"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这几句话,即解释也衣服御寒保暖和蔽体遮羞的功用。有两个故事可以生动地说明衣服的这两种功能。一是《吕氏春秋·恃君览·长利》 篇中的故事。一个名戎夷的士人从齐国到鲁国去。到了鲁国,城门已经关闭,时值天大寒,戎夷只好与其弟子宿在城外。夜里,天气越来越冷,两人都冻得受不了,戎夷对弟子说:"你把衣服给我,我就能活下去。我把衣服给你,你就能够活下去。可是我是国士,冻死了天下人都会感到可惜。你是无德无才的人,死了也不足惜。还是把你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吧!"弟子说:"我既无德无才,又怎么会把自己的衣服给国士穿呢?"戎夷叹息一声说:"唉,看来跟你说这些大道理是没用的啊!"于是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弟子穿,自己半夜就冻死了,而弟子地却活了下来。在御寒以保存生命的现实面前,衣裳的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个故事说,有一个男子汉,凭双手勇斗猛虎,为乡人除了一大害,受到全乡人称赞。老虎被打死了,可是这位打虎英雄却落下了一个毛病,即除了睡觉之外,这人总是高举双手作与虎搏斗状。家人请了许多医生医治均无效。一日,来了一位郎中,告诉英雄的家人,说自己能治好英雄的病,不过要等到墟日。墟日这天,郎中在墟场最热闹处摆上一张桌子,放上一把剪刀,让打虎英雄脱光膀子,只穿一条客家人常穿的水裤。英雄站在中央,仍高举双手做搏斗状。此时围观的人越为越多。郎中先是用手在英雄身上装模作样的比划几下,就在围观的人看得最起劲的时候,郎中猛然间拿起剪刀,冷不防一下子剪断了英雄的裤带。英雄受此一刺激,马上放下双手来挽住自己的裤子。这一来,双手高举的毛病就治好了。这个郎中是个颇谙人之心理的人。当裤子下掉,羞耻外露时,要遮羞的冲动所产生的兴奋灶要压过昔日打虎留下的紧张感,于是病就治好了。这则故事使人想起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起死》里所写的那个汉子,与打虎英雄颇为相似。当汉子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时,马上蹲了下去。对于赤身露体的人来说,穿衣蔽体掩形遮羞的功能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衣服的实用功能,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民系,都是第一位的。客家人衣服,在讲究实用方面,更鲜明地继承了古代服饰文化的传统
古代的衣服,主要分衣和裳。《说文》曰:"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裳)。"段玉裁注曰:"常(裳),下裙也。"中国上古时期不论男女,皆以上衣下裙为常服。上衣一般为窄袖、高领。衣领直接左右襟,在胸前相交,左衣襟压右衣襟,称为"右衽"。相反,右襟压左襟,则是"左衽",因为夷人上衣的衣襟就是这样,所以"左衽"便被称为"蛮服",甚至作为蛮夷的代称(如图74、图75)。春秋时期的管仲,本是齐桓公政敌公子纠的师父,后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称霸天下,孔子称赞他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为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将披头散发,衣襟压向左边,成为蛮夷了。"右衽"是华夏民族服饰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天我们看到的客家人的上衣,男式上衣多为对襟,这大概是受清朝服装影响的缘故。而客家妇女的大襟衣,则绝对保持右衽的习惯,这便是清以前汉族的传统。
古代上衣下裳,但裤子的出现也并不太晚。据古书记载,汉代已有裤子,时人叫着"穷绔"。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昭帝上官皇后,乃是重臣霍光的外孙女,"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臣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所谓"穷绔",服虔注曰:"穷绔,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即有前后裆的裤子。霍光为了上官皇后能独得昭帝宠幸而生太子,企图阻挠昭帝与其他宫妃亲幸。恰巧昭帝偶染小恙,身体不适,左右亲信和御医为阿谀讨好霍光,都说皇上应戒房事。于是令后宫佳丽都穿上有裆的"穷绔"。阿谀好事者的目的,是想为皇为召幸其他宫妃做爱时设置障碍,以便只宠幸上官皇后一人。今天看来,此举实在愚蠢可笑。但由此可知汉代已有穿裤子的了。到了魏晋,穿裤子更为常见。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有一段对虱子处于裤中的绝妙的描写:"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邱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 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裈 (或作巾军,音Kun)即裤子。"竹林七贤"中的另一位刘伶,脱衣裸形在屋中喝酒。人或讥之,刘伶答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巾军 衣,诸君何为我裈中?"(《世说新语·任诞》)到了魏晋,穿"裈"已是很普遍的了。
有裤裆的叫"裈",段玉裁说:"若今之满当(裆)袴,则古谓之巾军 (裈)。"无裤裆的叫着"袴",《说文》作"绔"。"绔,胫衣也。"段玉裁注曰:"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方言》云:"袴 ,齐鲁之间谓之衤蹇 ,或谓之衤龙 ,关西谓之袴 。"这种"袴"或"绔",没有裆,没有裤腰,只有两个裤筒,套在两腿上,再用绳子挂在腰上。实际上就是两个护腿的裤筒。今客家人喜欢穿用的裤腿,或许就是古代"袴"的遗制吧。
裈之外,还有一种就是短裤,汉人称之为"犊鼻裈"。其状如牛犊的鼻子,因此得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里面记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见钟情,二人私奔回到卓文君老家临邛 ,文君当垆卖酒,"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犊鼻裈"多为下层市民和农人穿着劳动所用。司马相如穿犊鼻裈,或许为经济所迫,更重要的乃是向老丈人卓王孙出乖露丑。韦昭注曰:"今三尺布作,形如犊鼻矣。"可知其形状且制作简易。今客家人常穿的"水裤",形制极类似犊鼻裈。客家男子在外劳动时,烈日下,常是赤裸着上身,只穿一条水裤。因其裤头有预先穿好的带子,只需抽紧打结就行,极为方便。
中原服装自古以来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宽松肥大。从先秦开始,我们的先人们总是深衣大袍,宽大博带。这种服装,穿着舒适,显得轻松潇洒。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胡服开始流入中原,其特点是紧身、窄袖、开袴 ,但主要流行于军中。汉服到了魏晋,本来就较肥大的衣服又向更加博大的方向发展。《晋书·五行志》中说:"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舆台成俗。"在南京西善桥油坊村发现的东晋墓葬或的"竹林七贤图",阮籍和他的好友们个个大袖宽衣,足见魏晋名士的"博大"之风。唐宋以来,服饰肥大宽松的特征总的来说改变不大。客家人的服装,无论上衣或是裤子,都保持了宽松肥大的古风。客家人最常穿的大裆裤,更是以裤裆深、裤头宽为特色。大裆裤腰间一定要摺叠几层才能系紧。过去闽西客家人中有一句笑话,说是"偷抓鸡,塞裤头",裤腰之宽,可塞入几只鸡,笑话本带夸张,但足见其宽大的程度了。宽松肥大,不束缚身体,这种离体式的服装,对于常年参加劳动的客家人,是极其舒适方便的。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满清以后的旗袍为何难以在客家人中流行了。
从客家服饰的形制来看,它基本保持了中原服饰的特点。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有关客家服饰方面的资料与实物,多为近现代时期的东西,但是它明显地继承了清以前中原服饰的传统特征。我们在闽西长汀县客家博物馆看到一双客家妇女穿的绣花女拖鞋,没有后帮,鞋尖向前促聚收缩,并微微上翘。这种样式,不由得使人想起新疆吐鲁番盆地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唐人女鞋(如图),二者鞋尖的形状极为相似。服饰是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主要标志。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变,服饰也发生变化。就中原服饰而言,"汉冠唐巾,袍服直裰,屐屦皂靴,代有变迁"(清·金绍成《画学讲义》)。但是,客家人的传统服饰却多年无变化,或说变化不大。这恐怕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常年劳动,远离中原经济文化中心有很大关系。艰苦的生活环境,低下的经济条件,穿着方面,则只能求得满足蔽体防寒的基本要求,因此无暇顾及汰旧更新谋求变化。只有民主革命之后,西风东渐,服饰才发生了很大改变,流行的西服,冲击着客家地区,一些有知识之士,穿用西化服装更是先著一鞭。至于改革改放之后,客家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得风气之先、地利之便,客家人的服装与它的经济腾飞一样,领导着新潮流了。
不过,就传统服饰而言,客家服饰与中原服饰在文化意义上仍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国古代的服饰,带有强烈的"礼"的色彩,具有鲜明的等级制度的标志。《荀子·富国》篇中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衤朱 衤卷 衣冕,诸侯玄衤卷 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按照礼的规定,贵贱尊卑,长幼贫富,在服饰上都有鲜明的区别。天子穿的是朱红色的衮服,戴冕;诸侯穿黑色的衮服,戴冕;大夫穿裨衣,戴冕;士人则只能戴白鹿皮做的皮弁,以素积为裳。所以《白虎通义》上说:"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綌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衣饰,不仅用以蔽体御寒,也是"礼义"的物质外化,它成为封建礼仪的载体。(原标题:客家服饰与中原服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