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许昌县杜寨书会上,说书艺人纷纷“亮书”,期待有人“写书”。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许昌县苏桥镇杜寨村会变得异常热闹:街道两边,游商小贩一大早就将摊子摆下,开始了叫卖。卖糖葫芦的、卖衣服的、卖花草的、卖气球的,满眼望去,密密匝匝。今年的书会在杜寨书会大院内举行,与看热闹的人相比,前来说书的民间艺人数量在减少。今年前后来了10多个班子40多名说书艺人。“人越来越少,有点儿青黄不接。”村子里负责杜寨书会报名工作多年的杜留臣无奈地说。
杜寨书会的影响力,成了商家宣传的招牌
杜寨书会有近2000年的历史,比马街书会和胡集书会还早10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会。2009年,杜寨书会被河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月22日,记者刚到杜寨村口,就看到一婚庆公司祝杜寨书会圆满成功、某洗浴中心欢迎各级采访团的红色横幅。“杜寨书会”显然已经成了不少商家宣传的带有一定含金量的招牌!
“不收费,停这里吧。”看到记者一行驱车而来,一位看车的老人热情地说。据老人介绍,为了欢迎四面八方的人来村里听书、“写书”,村里今年专门平整了一片土地,供人们免费存放车辆。
小商小贩早已在通往该村的路两侧摆起货摊,剃头人也挤着赶场子。9时许,大院内已摆下10多个书场,负鼓携琴的艺人、成群结队的摄影师及方圆百里的人们,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整个会场黑压压一片。艺人或单枪匹马,或师徒、父子、夫妻搭档,甚至全家齐上阵。他们设起场子,摆开架势,舞动简板,敲响大鼓,拨弄琴弦,各自亮出绝活儿和精彩段子,期待“写书人”前来“写书”。
摄影爱好者云集书会,争相记录“非遗”盛况
在书会现场,几乎每一个被群众围观的艺人周围都有一些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在人群中钻来挤去,努力想找到一个最佳拍摄角度。许昌市一名摄影爱好者还将历年来拍摄的杜寨书会照片冲洗放大,悬挂在墙壁上供人观赏。
“我老家是长葛的,从小就知道这里有书会。今天我和几个老朋友特地从郑州赶过来,想关注一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老年摄影俱乐部版主高登峰,背着一个黑色摄影包,手持尼康单反,站在人群中选取着不同的画面。许昌晨报周末摄友会、许昌市摄影家协会及各路媒体记者也来到书会现场,聚精会神地抓拍精彩瞬间。
“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我每年都坚持来一趟,拍一些片子,麦田里、树林中我都拍过!”许昌市摄影家协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摄影师说,每年来到杜寨书会感受民俗文化,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他每年坚持用镜头将原生态的民间文化以图片形式记录下来,若干年后这些影像资料会变得非常珍贵,非常有意义。
前来说书的艺人数量在减少,面临青黄不接
“一共来了40多名说书艺人!”杜寨书会报名处,多年来一直负责登记、接待的杜留臣有些无奈地说,“班子越来越少了,来的很多都是以前的老说书艺人。”杜留臣今年65岁了,他说前来说书的基本上都是河南人,以民权县、兰考县、杞县、郸城县、西平县、西华县、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等地的艺人居多。
在杜留臣的印象里,说书艺人的面孔近年来变化也不大,书段大抵沿袭着先前的内容。“《隋唐演义》、《水浒传》等老书段居多,几乎没有新段子,自编自演的段子更少!”杜留臣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学说书,这几年有些老艺人之所以没来,有的是因为去世了,有的则是病倒了,后继无人。
在书会上,记者看到一名身穿黄色羽绒服的年轻女子,右手打竹板,左手拿话筒,声情并茂的说唱赢得观众阵阵叫好声。“刚才唱的这段叫《奇巧案》,唱下来差不多10分钟时间。”女子叫张晓霞,今年31岁,许昌县榆林乡人。张晓霞说,她已10多年没来过这里了。“小时候跟着说书的父亲来过,结婚后就没来了。”张晓霞说,自己当初是受父亲的影响才学说书的。学习说书需要经过一番苦练,张晓霞说当年初中下学后,她就开始学习说书。首先要背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学了五六年,功底也是那时候扎下的。”张晓霞说,姊妹四人就她一个人学说书,其他人都不肯学:费时费力,还不挣钱。所以,现在民间说书艺人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我市对民俗颇有研究的韩晓民曾发表一篇关于杜寨书会的文章。谈到如今杜寨书会的规模,他用“穷途末路的悲凉”来形容。文章中,谈到“说书地位的没落”,他说了这样一则笑话:一盲人在街口说书,口若悬河,台下鸦雀无声。说书人越发陶醉,说得更加起劲。一头猪悠闲地走来,在说书者前面的桌子腿上蹭起痒来。说书人马上维持秩序:“大家不要拥挤、不要拥挤,我再给大家说个更好的段子。”
一时“写”不出去书的艺人,政府埋单为民“写书”
来自驻马店市上蔡县曲艺团的李晓凤,擅长坠子书,不到10时就被许昌县苏桥西村一名生意人以每场500元,5天10场书成功“写”走。来自开封市民权县的冯志原也擅长坠子书,被尚集、河街两地群众分别“写”走。
“我们就不‘亮书’了!”来自许昌县的说书艺人焦利成、马良芝老人在名单上签名后,直接对杜留臣说他们不再“亮书”了,因为许昌县已经提前为他们安排了演出。
早在2012年,为了扩大杜寨书会的影响力,许昌县不仅提前联系了老艺人,还积极帮助来此说书的艺人“写书”。如果现场没有成功“写书”,许昌县政府将与他们签约,让他们到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去演出。这样就能让所有来杜寨书会的艺人都能成功“写书”。
“只要现场没有‘写’出去书的艺人,当地文化站的人都会为他们安排。”许昌县苏桥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张洁说,如到乡镇敬老院去演出,而所需费用由政府埋单。
2009年,杜寨书会被河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既是一种荣耀,又是一个亟待保护的信号。从当地人的努力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对于民俗文化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传承,亟须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作者:罗校远 牛志勇)(原标题:杜寨古书会:热闹背后有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