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公祭大禹禹州迈出第一步(2)

2013/8/14 14:12:50 点击数: 【字体:


 
    启大飨诸侯于钧台……
 
    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的这些文字,使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化红军印象颇深。这些文字中,铭刻着他作为一个禹州人的骄傲。
 
    “近年来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发现禹州有30多处夏文化遗址、四五十处大禹及夏代文物遗存。加之具茨山上古文明的认证、瓦店夏文化遗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的命名,进一步证明了禹州是华夏民族之根、中华文明之源,夏禹文化是禹州市的立市之本!” 禹州市夏禹文化研究专家郭水林先生,用简短的话语,概括了禹州与夏禹的历史之缘,“夏代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三个王在禹州建都。”
 
    ——这是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历史。大禹治水成功后被封于禹州,称‘夏禹国’,禹后来以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在此建立钧台,大飨天下诸侯。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后,大权旁落。直到少康居纶邑(今顺店镇康城村),联络夏朝余众,广结四方部落,恢复了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禹州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状:大禹文化是自己的但还未真正唱响,而大禹经济是别人的,眼下还只能看看热闹。
 
    大禹以其治平天下洪患的盖世奇功而赢得万民景仰,被奉为神灵,凡大禹治水所到之处,均有祭祀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把弘扬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收到了相得益彰之效。许多地方纷纷打造大禹品牌,修建纪念设施,举办庙会,开展公祭大禹等活动,使一度中断的大禹祭祀重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浙江绍兴如今每年举行国家级的祭祀活动,而四川绵阳、北川、都江堰等地的祭祀活动也影响广泛,山东省禹城市也投巨资建立了100余亩的禹王亭公园。甚至在郑州游览区也树立了大禹塑像,举行公祭活动。
 
    相形之下,处在夏禹文明核心区的禹州,在这一系列红红火火的活动中,陷入被边缘化的境地。
 
    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然而,作为大禹封地的禹州,承载着继承和弘扬大禹不屈不挠、开拓奋进精神的历史使命,又怎能在弘扬大禹精神的滚滚洪流之中自陷沉沦、销声匿迹呢?
 
    4月,乍暖还寒的季节,禹州市委宣传部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奔赴浙江绍兴会稽山大禹陵,对具有数千年祭禹历史的绍兴市进行考察,了解绍兴等地祭禹现状,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分析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研究利用和弘扬大禹文化,开发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绍兴自1995年公祭大禹陵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通过祭拜大禹,绍兴市提出了“北祭黄帝陵,南祭大禹陵”的口号,建立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投资机制,逐步做大祭拜活动。随着江泽民同志亲临参观考察大禹陵,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绍兴市祭拜大禹的档次和规模。如今,南祭大禹陵已经上升为“国祭”,每年祭拜时都有国家领导人亲自到场参与。同时,还引得世界各地华侨以及台港澳同胞参与,极大地提高了绍兴的知名度,带动了绍兴的对外开放力度。
 
    通过突出大禹文化,绍兴市适时发展鲁迅文化游、江南绍兴水乡游等特色文化。公祭大禹后,绍兴一下子就出现了30多家企业注册了带有“禹”字的商标,大禹陵的游客逐年上升。2006年起,绍兴市将公祭大禹陵活动与茶文化节、书法节、西施文化节等节会进行整合,由此形成的拳头产品和整体效应,带动了绍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
 
    “一个大禹陵,年收入十来个亿。绍兴市2010年旅游收入预期200亿元。到了大禹陵一看,才知道咱们的景点差距有多大。 ”一位考察团成员感慨颇深,“我们也重视夏禹文化研究,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大禹文化研讨会,在市区命名了禹王大道、禹王广场、夏都路、钧台路等,禹州夏禹文化研究会还为禹王庙、启娘庙、启台寺、少康城等夏禹文化遗迹竖立了纪念碑。但由于夏禹文化距今历史年代久远,文献记载贫乏,历史遗存分散等原因,一直未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硬件投入上,与其他城市还有着明显的差距。”
 
    会稽山下庄严的甬道,现代大气的祭禹广场,高耸山巅的大禹塑像,充满远古气息的传说、典故,工作人员的娓娓讲解,无不让这些来自大禹封地的人们既羡慕又振奋。他们从中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后禹州继承弘扬大禹精神、开发大禹文化的未来,同时也深感自身存在的差距之巨大。但一个信念在考察之中一步步坚定——禹州发展大禹文化更有理由,禹州弘扬大禹文化更有优势,禹州发展大禹文化必定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3月21日,禹州市具茨山文明研究会、禹州夏禹文化研究会、禹州市文联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联合提出公祭大禹的建议:依托当地乡、村两级组织和领导,引导、规范方岗乡禹王庙民间“祭拜大禹”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祭拜仪式、纪念活动、民间文艺、商品贸易等。“从而剔除封建陋习,弘扬大禹精神,提升文化品位,使之与当代社会、现代文明相适应。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倡先进性,把劳动人民崇拜大禹的极大热情,转化为建设现代文明的强大动力,开发大禹资源,打造大禹品牌,逐步将其打造成禹州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
 
    公祭活动归途中,同车的两位文化工作者在讨论一个话题。禹州的古称阳翟的翟字,应念“zhai”还是“di”呢?各有各的依据,似乎没有结果。另外一个话题,大禹陵所在地绍兴的古称会稽中的“会”字,应该念“hui”,而不是“kuai”,因为后来当地人讳忌读成“晦气”而改了。
 
    这样的争议很有趣,但一个事实是:会稽和阳翟都属于曾长期使用且影响深远的地名,但前者已被人将错就错广泛接受,而后者却只能在古书中找寻。
 
    记者由此想到具茨山岩画的研究与开发。岩画发现之初,面对诸多质疑,最为强势的一种说法是“山上放牛孩子做游戏用的。”
 
    直到去年,著名学者周昆叔教授通过地质学方法考证出具茨山岩刻的年龄,这种争议才最终消歇。但早在2006年,只占有具茨山岩画资源很小一部分的新郑市已将其与黄帝故里开发整合在一起,在文化品牌的争夺中占了先机。
 
    “不能再作无谓的争论,重要的是行动起来。今年是我们公祭大禹活动的开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们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公祭大禹的目的一定能够实现,禹州也一定能够通过这项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 王运玺如是说。(作者:刘俊民 通讯员 李涛)(原标题:公祭大禹禹州迈出第一步)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许昌新网(2010-05-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