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寺钟声:流淌的一条河
2013/8/12 15:34:4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因为古代“洛阳八大景”的浸润,洛阳愈加魅力照人。马寺钟声,是洛阳八大景中唯一用听觉感知和享受的。它的悠远,仿佛一条河。紧闭的大门为众生开了。寒风中等待已久的人们手持香火,一拥而入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108下悠扬的钟声响过,仿佛佛门已关闭了千年。那吱呀呀转动的门轴抖落积聚千年的尘埃,扑簌簌将凝重的历史展现在我的眼前。马寺钟声如一条河,带我流向历史的深处,流向佛的家园。河的源头,是一个皇帝的梦。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梦,是一个载于史册的梦,一个把佛教引入中国的梦。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时,做了一个令他非常欣慰的梦:只见一位神人,有两丈高,浑身笼罩着金光,头上顶着光环,缥缈地飞到皇宫大殿前。皇帝心中十分欢喜,第二天召集群臣询问梦中神人的含义,博古通今的大臣傅毅对皇帝说,西方天竺国有得道者,被称为佛,陛下所梦神人可能就是佛吧。汉明帝于是派使者出使西域,拜求佛法。于是就有了中国第一古刹、释源、祖庭——白马寺,于是就有了流淌千年的佛国绝唱——马寺钟声。寺庙的崇高,在于洁净,在于没有欲望的侵扰。在白马寺的东南角、西南角,有二座方形角楼,东楼悬钟,西楼架鼓。晨钟暮鼓,不但警醒了世间的迷梦客,而且带来了吉祥如意。历史深处走来的马寺钟声,沿着历史的长河,由东汉顺流而下。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白马寺殿堂巍峨,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诵佛,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之使人心旷神怡。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的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听到马寺钟声的同时,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马寺钟声由此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而今鸣响的这口大钟由明代太监黄锦等铸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高1.65米,重2500公斤,造型古朴大方,钟声浑厚悠扬,轻轻一击,余音袅袅,历久方息。为恢复马寺钟声,几年前,日本朋友出资修建了现在的鼓楼,敲响了数十年不闻的马寺钟声。千年钟声又一如既往迎送着人间岁月及朝拜祖庭的佛子游客。每年元旦零时,白马寺都要隆重举行流传千年的撞钟迎新年活动。钟声有 108响。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时候一年为360天,每五天为一候),合计为108。另按佛教教义,人生有108个烦恼,元旦听108响钟声,便可得到层层解脱,来年幸福安康。今年人特别多,拍照,烧香,拜佛,更多的人则把一个火光冲天的大香炉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他们双手合十在祈求,一派热闹景象。白马寺院内熙熙攘攘,院外彩旗招展,灯火璀璨。热情与兴奋,完全覆盖了夜的寒冷。肉眼凡胎不好分辨不出哪个是能与佛会心一笑的,哪个是来满足一时好奇的。缺乏慧根更不知一向平静的佛主会不会在此时依然保持他亘古不变的微笑。想来,大约是会的。不管如何,我在所有人的眼睛中都看到了一种东西,那就是尊敬和虔诚,它闪烁在每一个人的眼睛里。几十支香熊熊燃烧起来,火苗很红。不管是不是信佛,重要的是尊重。新的一年伴着钟声到了,众生来到了佛的家园,香火应该是送给佛主最庄严的礼物吧。双手合十,把香合在手心中,闭上双眼,毕恭毕敬地向佛问好。许多人听见佛,新年了,说说你的愿望吧。一刹时,头顶到胸腔到足底便成了一个澄静的世界,祥和安定,周围的嘈杂一下子没有了。钟声响了,终于领略到“马寺钟声”悠悠撼人心魄的力量。《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法无定相,随缘即宗。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禅师云:“唯心为宗,唯佛为宗,绝待圆融为宗,超情离见为宗。”都因这钟声带入我的心中了。喧闹的寺院变得安静,人们在白马寺108下悠长的钟声里迎来幸福吉祥的新年。朝代更迭不断,世事纷纷扰扰,唯有这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马寺钟声如一条河绵延不绝,看兴亡成败,望云卷云舒,舒缓地流过现在,流向将来……(原标题:马寺钟声:流淌的一条河)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旅游网(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