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民间一直有着认干亲的习俗,这在我们宜兴一带还特别盛行。所谓认干亲,就是当事人年长的一方被称为“寄爹”、“寄娘”,年少的一方称“伢妮”(男儿)、“女妮”(女儿)。从历史上看,认干亲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独子,父母恐其早夭,择日寄给观音大士,至成婚时须重找个“赎身”寄娘;有的是因为生肖“相克”,认个生肖对路的寄亲,可以保他一生平安;有的因为一方无儿无女,认个寄儿子、寄女儿热闹热闹;也有的则是双方父母合得来,相互把对方的子女认为寄亲,借机走动走动。当然,在功利主义思想盛行之下,也不乏有一方巴结对方的权势或钱财而认作寄亲的。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认寄亲都要履行一定的仪式。首先要选好充当介绍人的寄媒,在端午、中秋或者春节这样的大节日里履行过寄手续;其次,寄方(小辈方)要带上糕粽团圆或礼品到寄娘、寄爹家里,点上香烛叩见寄父母,寄父母再给寄儿女从头到脚换上新衣服。最后,寄父母要给寄儿女写上一份寄单。寄单标志着正式建立了过寄关系。
这寄单上的名堂可不少,寄单一般用毛笔在大红纸上写上几句话。其格式也是约定俗成的,均为竖式行文,大部分是四句话,每句七言,也有四言句的。其内容随着时代、形势的不同而经常变换。解放前的寄单一般为:承礼过寄何所祝,富且贵兮寿而福。更姓取名×××,百年长享千钟禄。四字句的是:贵子令郎,过寄草堂。更姓取名,张王××。这里的“张”为过寄人原来的姓、“王”就是过寄后随寄父的姓。
解放初期,用四字句的寄单有:贵子××,承礼过寄。更姓取名,张王××。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寄单写作:令郎过寄何所祝,茁壮成长党抚育。更姓取名×××,百年长寿千钟禄。到了“文革”期间,寄亲比较少,但是偶而也有,其内容当然是有文化大革命的特色,如:令郎高举造反旗,无限忠于毛主席。更姓取名×××,誓将革命干到底。“文革”结束后,寄单内容又有了变化。如:令郎过寄须当祝,德智体美就是福。更姓取名×××,百年长寿大家乐。而在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成为时代主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寄单是这样写的:承蒙过寄须当祝,节制生育全家福。更姓取名×××,建设四化更幸福。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寄单上又写:承礼过寄何所祝,改革开放小康路。更姓取名×××,市场经济能致富。到了21世纪,人们在认干亲上的方法就更简化了,往往是双方父母在酒席上、旅游中等某个场合说一下,认为没有异议就行了。但是也有守旧的做法,写上一张寄单,上面是:承礼过寄何所祝,世纪新人路更阔。更姓取名×××,小康生活享清福。
当然,认干亲仅仅是一种民间习俗,无碍大局,有了干亲,逢年过节显得热闹些,寄儿女总要给寄父母送节礼。但寄亲之间的往来都重在名利,平时多数是经济上、人情上的来往。 有谚语道:“寄亲寄亲,有来有往亲又亲,无往无来路边人。” (蒋培新)(原标题:认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