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十年精绘河南情 拜祖助锦囊

2013/5/24 10:25:49 点击数: 【字体:

    河南近些年举行的轩辕黄帝故里拜祖盛典,吸引着普天下的华夏儿女。在人类文明史上兴起的新时期拜祖活动,超过了千年以来历朝历代的拜祖规模和声势,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谱写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共享中华盛世“中国梦”的精彩华章。显然也已被海内外列为世界现代史上的拜祖大观。

    从近些年的河南炎黄文化旅游节到郑州国际武术文化节,从河南全球客家大会到新郑拜祖大典,从郑州芒山炎黄塑像广场到始祖山古祠香火兴盛,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十年精绘河南情,空前地发挥了一项史诗般作用——提议并竭力推动将河南炎黄文化旅游节提升为轩辕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侨会当年这一不同寻常的拜祖建议,奠定了这项活动的神来之笔。河南人民说: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世侨会功不可没

    2003年,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美丽春天。

    这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河南大地春潮涌动,阳光明媚。河南确定,拜祖活动由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侨联、新郑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这一天,在东风浩荡的始祖山顶轩辕黄帝当年建都立业的古祠前,海内外万人盛拜。时任郑州市市长的王文超气宇轩昂地诵吟了气势浩大的《诵祖文》。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秘书长任兴亮用铿锵浑厚的心声朗朗而扬地颂读了《拜祖文》。

    2004年,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应邀组团又一次来到新郑出席炎黄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秘书长任兴亮有幸在盛典仪式上再次颂读《拜祖文》。

    站在空漫旷野的始祖山上,任兴亮心潮澎湃,波澜云起。他忽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能否把河南的寻根拜祖活动扩展至全球华人,将大典举办成全球性华侨华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之长期化、规范化,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郑州市侨办副主任孟志杰的热情肯定与支持。

    当时,两个人一拍即合,就在下榻宾馆的房间里一起反复研商,认为此想法寓意深刻,影响远大。如果能实现必为后人留下一笔经典之作。他们经过半天的讨论很快将其形成了一个草草的拜祖大典提纲。草稿提纲共分六部分

    一、拜祖文化的时代意义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需要吸引邀请全球华人共同参与。三、主办级格要由每年的郑州市、新郑市以及协会,提高到河南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实施主办,海外华侨华人社团重点支持,新郑市等担任承办。四、拜祖规模由每年邀请海外侨胞的上百人扩增至上千人。五、请国家领导人、中央国家部委、各省市代表、台湾政党和各界代表、国内炎黄纪念地的政府代表出席大典仪式,省领导主持仪式。六、提升规模与格级,要以拜祖活动拉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带动地方和区域对外开放,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让拜祖文化壮大中原文化,成为全球华人的共同文化向往和发展理念。

    初稿方案经过认真征求当地多位专家、民俗文化学者的意见后,并经反复酝酿推敲修改定为草稿方案,于2004年8月10日上报郑州市侨务办公室并经过拜祖文化专家组审慎指点补充完善后,正式上报时任郑州市委李克书记。李克书记于2004年8月22日欣然批交时任郑州市长的王文超:“可考虑,请文超市长阅处。”

    郑州市市长王文超从国外学习归来后看到文件,于2004年9月1日也很快做了批复:“请新雷(孙新雷,时任郑州市副市长)、水兰(张水兰,时任郑州市侨办主任)同志阅”,并请他们做好衔接工作,研究具体可行方案,提交市政府研究确定。

    主管郑州市外侨工作的孙新雷副市长又于9月13日依序批复:请侨办张(水兰)、孟(志杰)主任予以联系,对整个活动作出详细论证,然后汇报。

    拜祖方案很快得到了郑州市政府部门众多有识之士的普遍赞赏并提出了不少建议。几经讨论传阅和论证,这项拜祖大典方案越来越臻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具现实操作性。

    此后的2004年11月11日,郑州市侨务办公室又以郑政侨字(2004)34号文件上报了“关于举办海外千家社团谒拜轩辕黄帝”大型盛典活动的情况报告。自此,河南拜祖大典方案正式形成。这个活动方案的各类报告批示复印件至今一直悬挂在世侨会的接待室里。

    2005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上任不久,首次到新郑市考察黄帝故里文化建设项目,当即提出要大力挖掘黄帝文化,打造河南悠久历史文化品牌,大力塑造当代中原文化国际形象。提出要把炎黄文化品牌做大做足,把黄帝故里建设成全球华人世世代代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承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次考察中,徐光春书记仔细地向在场的随行人员询问说:“为什么一直没有把黄帝文化做大做火些。”

    时任郑州市委书记李克当即答道:我们已与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确定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拜祖方案,准备马上实施。

    徐光春当即决定:明年的拜祖活动(丙戊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或由省里主办,郑州市马上将即定方案与省里一起研究实施。

    记录大典活动具体形成的这些文件,后来被河南省、郑州市档案部门完整无误地一一存档保留起来。

    河南的文化学者在后来的大典方案中,又补充了拜祖的四大特点:一、拜祖程序要延续古来传统和历史典法,体现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文明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二、突出华夏文明个性,深入挖掘古老中华民族宝贵智慧。三、把历史性地域文化韵含与全民族的文明光辉有机结合在一起。四、程序设计要隆重,欢庆,庄严,肃穆,大气磅礴,气魄宏大,万民景仰,世代尊崇,爱国崇德,建功立业,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贯穿全过程。

    拜祖大典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震撼了全球华侨华人

    这场全球华人共同谒拜轩辕黄帝的时代盛典,被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誉为“最精彩,最震撼,最成功的世纪经典”。人们没有忘记那种宏大场面的点点滴滴和精彩片断。

    在首次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仪式上,中央电视台派出了仅次于香港回归现场转播和报道的庞大队伍,安排了最强有力的主持阵容、导播阵容、传送设备。并将中央台新闻频道、一频道、三频道、四频道、九频道共计五个频道,同时对全球现场直播,这一时间的千百万海外华侨华人就像过新春大年一般,在世界的不同方位、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里,一同观看这一震撼世界的全球华人拜祖大观。这一天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卫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都对大典进行了现场直播,其轰动效应不言而喻。

    覆盖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多个地区的香港凤凰卫视、澳门中华卫视、台湾东森电视也分别做了全程直播。这一天的中国数亿电视观众几乎全部目睹了震撼世界的恢宏场面和难忘画面。

    2006年,中国和世界媒体通过舆论的强大作用,抓住首届拜祖大典这一特殊时机,把河南9000多万光荣儿女一夜之间推向了世界,中国的拜祖文化从此走向了世界文化巅峰。

    一个全新的拜祖模式在河南史上就此诞生。

    这一年的拜祖大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罗豪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郑州市政协主席杨惠琴参加盛世迎亲仪式。新郑市委书记、市长盛情迎接。

    这一天的海内外万人拜祖队伍,浩浩荡荡、规模宏大,一眼望不到头的拜祖车队从郑州出发,沿途数万表演队伍列队迎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罗豪才,国务院台湾事务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国务院台湾事务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富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欧阳坚,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军,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齐续春,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怀山等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的领导同志;浙江省政协主席李金明,甘肃省政协主席仲兆隆等兄弟省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部级领导同志、省会城市及省内各地市政协的领导同志一一出现在拜祖大典仪式上。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及夫人,全国政协常委、世界贸易中心副主席、香港世界之窗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伍淑清,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同乡会会长、澳门归侨总会副会长、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艺良,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副会长、澳大利亚钻石山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燕,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秘书长任兴亮,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李沧州,澳大利亚前国会副议长艾瑞克?菲兹肯本等港、澳、台、海外华人、华侨、华商社团的知名人士分别莅临大典仪式现场、先后献花篮,施礼敬香。

    国家领导人、省市领导、中央国家部委负责同志、郑州市各界代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共3800余位主要嘉宾,100多位中央国家机关及省、市领导应邀莅临盛典,国内外数亿观众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这次拜祖盛典仪式。

    2006年丙戌年轩辕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圆满成功,再次向世人宣告:辉煌无比的中华文化蕴藏着无穷的精神力量,它是中华民族诞生、壮大发展的最深厚的生命基础,是开元辟史的历史记录,是人类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次拜祖活动的圆满成功,突出显示了河南人民群策群力的宝贵智慧和无穷力量。同时,也为海外华侨走进中原文化,认祖归宗,心系华夏,景仰祖先,更加深刻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深厚内涵创造了有利时机。郑州人民反映这件事干得好,作的漂亮。

    这次大典深刻揭示出中原人民的历史智慧、文化壮举和首创精神,是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释放出的一次时代光芒。

    大典充分证明,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象中华民族一样始终如一的景仰历史传统文化,尊崇先贤列祖,热爱伟大的祖国,珍惜民族团结。此时在河南几千年来的拜祖文化壮举已经嬗变成追怀历史、认宗统一、巩固团结、传承优良的民族广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人民网 原文时间:2013-03-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