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灵宝剪纸

2013/5/23 9:40:07 点击数: 【字体:

    (一)

    “雪圃乍开红果甲,彩幡新剪绿阳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唐代诗人韦庄在《春盘》一诗中,描述了古人春节时在院门上挂门笺的情景。门笺是剪纸的一种形式,好像旌旗一样,逢年过节挂在门上,用于驱灾避邪、招财纳福。但事实上,大多数剪纸则用于四时节令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

    剪纸是灵宝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周朝时,某年春节过后,桃林塞(今灵宝市)瘟疫流行,百姓人心惶惶。恰逢老子骑牛至函谷关,青牛口吐血块?穴牛黄?雪,乡医将其分食于病疫患者,皆恢复元气。人们欣喜若狂,视青牛为救星。以后每年正月二十三,家家都用黄裱纸剪金牛图贴在门上,意在避疫求吉、除恶压邪,并有民谣曰:“新春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散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金牛图”成为灵宝剪纸的雏形。

    灵宝民间剪纸中最常见的是窗花。汉、唐时期,妇女们就开始用金银箔或彩纸剪成各种花草图案,用来美化装饰生活。明、清时期,云头鞋面、小孩衣帽和妇女头巾等衣物服饰开始在剪纸作品中大量出现。最初只是在春节或者结婚时,剪些纸花贴在窗户与风门上,增添喜庆气息。建国后,灵宝剪纸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有众多业余爱好者,而且还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剪纸题材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发展为豫西民间装点新房及新娘嫁妆的饰品和专供欣赏的艺术作品。此外,剪纸艺术也不断渗入新的领域——舞台布景、商店橱柜、礼堂、建筑物上的装饰等都有剪纸的影子。

 

    在灵宝,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以后,当地妇女就“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子剪虎头”。过春节布置房屋装饰农舍的窗花、顶棚花、门笺等都要在年前剪好。因此,民间流传:“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是个约定俗成的贴年画、贴窗花的日子。那些庆贺丰收、六畜兴旺、延年益寿、吉祥美好的剪纸,体现着农家的希望,使素朴的农舍焕然一新,不仅渲染了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也使屋子的主人喜气洋洋、精神焕发。中国人喜欢红色,视红色为吉祥色。因此,结婚用的顶棚花、喜字花、嫁妆花等礼花,过春节贴的窗花无不是用红纸剪成的,且多用整张剪裁,不用碎纸拼凑。在人们看来,拼凑起来的礼花不吉利。

    灵宝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可贵的是它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如《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与神圣,《刘海戏金蟾》象征爱情的忠贞,《柿子和如意》表示四季如意、平安幸福,《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新媳妇怀里抱娃娃》表示“得子”等等。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巧手剪纸艺人尽可以凭借她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中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巧意、新意、美意,借此表现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灵宝人传统的民俗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通观灵宝民间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已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现代文化的大天地。同时,在继承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进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据灵宝文化部门的同志介绍,灵宝剪纸分阳刻、阴刻、叠剪、单剪四种。活跃在灵宝的“巧手们”,虽然在剪纸的表现形式方面有她们的共性,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她们又有不同的个性。

    提起灵宝剪纸艺人,首推家住灵宝市苏村乡西村的王蓬草。今年61岁的王蓬草7岁开始学习剪纸,她从学习窗花剪纸开始,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磨炼和感悟,在剪纸艺术领域开拓出一个新的艺术空间。憨态可掬的《娃娃戏瓜》、姿态万千的《千龙图》、形神兼备的《人民公仆》,在她的手指之间飞落出另一种独具神韵的艺术魅力。王蓬草曾经把多年来的剪纸心得总结成文字,写成了《对于民间剪纸谈几点体会》、《关于民间剪纸中“龙”的传说》,先后刊登在河南民间美术文集《大河风》上。之后,这两篇文章又分别荣获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民间美术学会河南分会一等奖、优秀论文奖。1988年,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授予其“民间剪纸艺术家”荣誉称号。2003年,她的剪纸作品入选北京抗击非典艺术展。此外,年过六旬的灵宝市尹庄镇农民王玺玉,擅长人物剪纸,剪出的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灵宝市区的郭丽萍曾在广州等地举办剪纸展览,受到了专家和中外友人的高度评价,她的剪纸作品已被多家博物馆收藏。灵宝剪纸还有一种刀刻形式,其工具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改进,规格型号数十种之多。由于其镌刻手法精细,作品显得拙朴严谨。老艺人杨仰溪沿用祖传的刀刻技艺,以戏曲人物、花鸟鱼虫图案为主,把剪纸、纸扎融为一体,每次可套刻百余张,使剪纸效率大为提高,令人啧啧称奇。

    灵宝民间剪纸还参与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灵宝涌现出了一批富有成就的民间剪纸艺人,其中有9人被中国剪纸研究会吸收为会员,25人成为河南省剪纸会员,6人被河南省民间美术协会授予“民间剪纸艺术家”称号。

    (三)

    灵宝剪纸产生于劳动者之中。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又受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直接影响。黄河水、黄土山养育的灵宝人民兼有粗犷豪放和深沉细腻的个性特征。他们扎根于生活沃土,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心愿都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纸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民俗与人文心态,显示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近年来,由于受人力、物力所限,民间剪纸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押“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而现在,它正在迅速消失、瓦解……我们必须把它保护起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民间艺术都需要拯救。”冯骥才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了。近年来,他积极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保护,用自己的积蓄尽力购买民间文物。他的行为,也许可以为如何保护民间文化提供一个思路。但民间文化的出路和希望,恐怕还在于后继有人。(胡晓萍 张明)(原标题:灵宝剪纸)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民间工艺网 原文时间:2006-12-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