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嫘祖故里考辨
2013/5/20 15:47:56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我们中华各民族的伟大母亲。关于嫘祖,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 《路史·后记》说:“黄帝之妃西陵氏女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隋书礼仪志》亦载:隋时称奉嫘祖为西陵氏神。作为我国养蚕和丝绸的发明家,嫘 祖的故里在哪里?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历史悬案。因此,对嫘祖故里的考据,要凭借现有的文献资料,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状况和考古发现、民间口碑进行 综合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渐的接近历史的真实,还嫘祖故里的本来面目。
一、嫘祖故里的地域推断
嫘祖是黄帝的正妃,此说出于先秦两汉文献,当是定论。因此要弄清嫘祖的故里,就不得不从黄帝所处的时代入手。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和大量的考古发现可知,黄帝生活的时代是在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初期的4500--5000年之间。当时的中国大陆正处于氏族社会的 末期,生产力水平处于新石器向青铜器的过渡;《国语·晋语》记载:“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 炎帝为姜。”黄炎二帝是从一族中分化出来的。先是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接下来,黄帝又与进入中原的媸尤战于涿鹿并擒杀之,而后 “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史记集解》引皇甫谧语),“诸候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 在时序上,黄帝是生于中原,战于阪泉、涿鹿,居于轩辕之丘。于轩辕之丘娶嫘祖,建立有熊国,为有熊国君,封嫘祖而为正妃。在空间上,阪泉、涿鹿在现在的河 北山西一带,轩辕之丘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境,都是在黄河流域,中心是在中原一带。而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记》中记载的黄帝曾“东至于海,登九山及岱 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通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则是他居轩辕之丘,建立有熊国后“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 也就是说,黄帝在居轩辕之丘前,主要活动区域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居轩辕之丘建有熊国统治稳定之后,势力范围才逐渐向四周扩张。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信 息传播能力和交通条件,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史前文化时代,他所娶的“西陵氏女”,在地域上当是在黄河流域,而又以中原一带最有可能。
这一推断还可从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相佐证。历史研究证明,在人类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人类的两性关系由氏族内的群婚发展为氏族与 氏族之间的通婚,相互通婚的氏族形成部落,部落与部落因一定的利益关系结成的联盟为部落联盟。而氏族与氏族之间的通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地域上应该是 在相近的两个氏族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陵氏和轩辕氏很可能就是同属于一个部落,或者同属一个部落联盟。黄帝所娶的“西陵氏女”,当是在黄帝所居的轩辕 之丘不远。
目前有论者把嫘祖故里说为湖北或四川,尤以四川说者为最。持论者一说远古黄河古道流经四川;二说黄帝先娶嫘祖,而后嫘祖随 黄帝东出中原;三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嫘祖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为证。但略一推敲就不难发现,这三条理由 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其一,关于黄河古道远古流经四川说,且不说此论在地质考古界尚无定论,即便成立,在以地质纪年的漫长地质运动中,黄河古道流经四川至少 要经数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地质变迁,与黄帝生活的4500--5000年相去甚远,不可能把巴蜀文明纳入以黄河流域为其地域特征的华夏文明;其二,当时地处 我国西南的四川是一个文化相对独立封闭的地域,除在近年发现的“三星堆”文明外,在黄帝之前很少发现与华夏文明之间的联系。黄帝始出的中原与巴蜀之间相距 万水千山,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黄帝不可能得知有一个嫘祖在那里,也不可能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巴山蜀水中去迎娶嫘祖。且无论是史籍或文化遗存,在 西北一带也从不曾有一处“轩辕之丘”,“轩辕之丘”在河南新郑,这已是被方家证明了的历史事实。至于说太史公记载的嫘祖之子“降居江水”、“降居若水”, 且不论“江水”、“若水”是否就是指的长江和四川的若水(本文将在下文另有论述),按司马迁的记载,即便嫘祖之子真的降居的“江水”“若水”就是在四川, 也当是在黄帝居轩辕之丘后,随着黄帝势力范围的扩大,嫘祖随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时发生的事情。说嫘祖在中晚年曾去过长江巴蜀一带倒有可 能。若将其作为嫘祖故里是在四川等地而不在中原的证据,倒是显得过于牵强,经不得认真推敲。
二、历史典籍里的中原西陵
由于历史的漫长和时代的沧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太史公的记载成了我们寻找嫘祖故里的唯一线索,也就是说,要弄清嫘祖的故里在中原的具体地点,就要先从寻找西陵入手。
根据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代,西陵这一地名应该从记载两汉以前历史的典籍中去寻找。从史籍及地志中我们发现,两汉以前称为西陵的地方共有多处,它们分 别是湖北宜昌,湖北黄岗西北,湖北浠水,四川茂县叠溪和四川盐亭。但它们在当时都不在我们上文论及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即华夏文明的范围之内。按照著名学 者马世之的考证:“嫘祖文化为炎黄文化的亚文化,从考古发现来看,应属于仰韶文化范畴。仰韶文化公布的地域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 达鄂西北,东到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要找到嫘祖的故里,还必须从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这块土地上去寻觅。翻遍众多典籍地志,汉魏以前中原及黄河 流域称之为西陵的地方绝无仅有的一处,就在今天的河南省西平县。
距古轩辕台之南一百余公里,在黄帝后的一段历史时期,有一处叫柏子国 的地方,是因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之一--柏皇氏的后裔迁徙地而得名。这个地方到了西汉高祖4年(公元前203年)置县。论起西平的来历,北魏郦道元《水经 注》载:“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这就为我们在中原寻找古西陵提供了依据。从这里我们起码可以获知这样 一些信息:一、西汉以来,在黄河流域的中原腹地,曾经有一个也是仅有的一处叫西陵的地方,这地方就是后来的西平县。二、按古文字释义,陵,大的土山。西陵 的来历是因其地理特征而得名。据西平旧志载,古西陵亦称吕墟,曾建有西陵亭为其标记,旧时的西平县治所就在今天的西平县师灵、吕店附近,西距伏牛余脉的出 山、酒店不远,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其特征与地貌相符。三、在西汉以前,西陵可能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产生过相当影响的历史人物,因此使这一地名知名度很 高。四、正因为西陵在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以至以西陵平夷为由,且西陵与西平读音相近,便于记忆和传播,将其改自自名为西平。
虽然由 于“西陵平夷”,西陵这一古地名渐渐淡出,但透过一些历史典籍,我们依然还可以寻觅到它的踪迹。陈寿的《魏志·和洽列传》在记述魏时曾历仕三朝、官至廷 尉、吏部尚书的和洽时就曾有其“明帝即位,进封西陵乡候,邑二百户”的记载。和洽,字阳生,三国魏晋时西平人,其故里就在今距古西陵不远的出山镇和楼村, 他在魏明帝时被封为西陵乡侯,可见西陵这一地名在魏晋之时依然存在。
另一有关西陵的记载则更令人不容置疑。2000年10月23日出 版的《人民政协报》曾发表一篇题为《武威王杖简与汉代尊老扶弱制度》的文章,主要内容是记述我国古代封建皇帝“哀[怜]老小,高年受王杖”尊老扶弱的事 迹。该文引述甘肃武威先后几次发现的汉代“王杖”简的经过:“1959年武威磨咀子13号墓出土木鸠杖2根和王杖诏令简10枚;1971年武威旱滩坡汉墓 出土木鸠杖1根,1981年又在磨咀子发现王杖诏令册26枚。”同时叙述了“王杖”简上记述的一段史实: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汝南郡西陵县有一位名 叫“先”的老人,七十岁,受王杖,被游徼吴赏指使从者欧打,被上奏皇帝,皇帝批复应论罪“弃市”。该简记载的“汝南郡西陵县”与今天的西平县为一地无疑。 至于说《水经注》等史籍中所说,西平在汉高帝四年置县。“王杖”简为什么在一百多年后还有“汝南郡西陵县”的记载,这则又提出了一个历史迷案,涉及到一个 比较复杂的历史学术问题,需要另作深入的研究探讨。但这里,“王杖”简对西陵的记载,其史料的权威性,则为古西陵的存在,且古时西陵还曾经被作为县名提供 了铁的证据。
从以上典籍可知,上古至南北朝年间在中原确有一处叫西陵的地方存在,而西陵就在今天的河南省西平县。
以上文提及到太史公记载的嫘祖之子“降居江水”、“降居若水”说,我们还可从其它典籍中推出古西陵就在西平的结论。先说“江水”,古文字的常识告诉我 们,江,在古文字中并不是专指长江。《说文解字》云:“江,从水。”目前最为通用的《新华字典》就明确说江是“大河的通称”。那么,江最早的所指是什呢? 《释名·释水》说:“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意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水交汇地称之为“江”。从笔者目前掌握到的文献看,“江”最早所指的是哪条 水尚无明确答案。但诸多史籍上,在距西平东南一百多里的河南省正阳县,远古时期却有一个叫作“江”的古国,系黄帝之后颛顼帝玄孙伯益子孙的居地,因这里是 汝水与淮水的交汇地而得名(《驻马店通史》)。据平舆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张解宇、张耀征的研究,“青阳降居江水”指的就是江国这个地方。而在古代,江用在对 水的称谓上,最早就是指的黄河。再说“若水”,据《水经注》记载,流经西平的洪河古时又叫“潕水”、“汝水”,“汝”与“若”在古代互为通假。若水其实就 是指汝水。从以上两点推断,司马迁记载的嫘祖之子“降居江水”,“降居若水”,就只能指的是黄河和洪河两条水系,这就为古西陵在西平说提供了新的佐证。甚 至我们还可以推断出西平就是古籍中记载的“西陵国”的所在地。正是由于产生了嫘祖这一伟大的历史人物,这使“西陵”和“西陵国”在历史中名声彰显,产生了 巨大的社会影响。
三、寻觅蚕神嫘祖的风物遗迹
如今,出西平县城沿西出公路向西,一路斜坡渐行渐高,在距县城50余里处的师灵镇与吕店乡之间有一个叫师灵岗,汉时被称为文城的地方--西平旧县城的治所。
西平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目前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商代、春秋战国时的文 化遗存已达十余处。专家研究表明,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我国远古人类已经发现蚕茧是一种能为人们用来遮体挡寒的东西,并已经知道对 蚕茧的切割利用,这一时期正是传说中嫘祖所处的时代,而远古西平也正在这一文化圈内。“上古时期的西平,沃野百里,桑树遍地,野蚕吐丝而人不知所用” (《驻马店通史》),因此,“西陵氏,上古黄帝之妃,又称嫘祖,始教民蚕,治丝茧,后人尊为先蚕”(《中国人名大辞典》)。正是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锦 绸以成衣,才使人类不但可以抵御自然界的寒冷,而且使人类结束了赤身露胯,以树叶兽皮御寒遮丑的原始生活,开始了由野蛮洪荒向开化文明的过渡,故在古代的 西平师灵,历史上才有了叫作“文城”的记载。“文城夕照”还被作为古西平的“八景”之一写入了《西平县志》。文,纹理,引申为文明,开化也,在字义上与粗 野蛮荒相对。同时文还引申为丝锦的花纹,让人联想到用茧丝织成的缣绸等丝织品。从这一地名推敲之,也许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破译嫘祖故里的信息和密 码,其来历与嫘祖开启人类文明当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正因为如此,嫘祖才在当时事迹远播,名扬天下。而在当时,从黄帝居轩辕之丘的有熊国到西平,南北相距也 不过百余公里,在当时的生产力及信息和交通条件下,黄帝因而知道西平的西陵氏女儿嫘祖发明了养蚕,并娶嫘祖为正妃,可以说不但是可能的,而且应该说是顺理 成章的事了。
由古西陵向西南,进入伏牛余脉的浅山区。这里有一座海拔520.8米的山名叫蜘蛛山。传说嫘祖就是从蜘蛛织网中受到启 发,发明利用蚕茧抽丝织布成衣的地方。为纪念嫘祖的丰功伟绩,蜘蛛山又被人称为始祖峰。在蜘蛛山顶,有一座始建年月无考的庙宇。原庙有正殿三间和东西厢 房,现仅存石礅、碑座、残碑、残砖瓦等遗物。相传是人们为纪念嫘祖发明养蚕而建,因而称为始祖庙。特别是在解放以前的很久一段历史时期,每年的阴历四月二 十三,当地人都举办传统的嫘祖庙会,追祭蚕祖的功德业绩。建国前,在西平境内的师灵岗、五沟营镇、专探乡、吕店乡、出山镇和西平县城,还分别发现有多处嫘 祖庙(当地人亦称之为娘娘庙),成为西平县是嫘祖故里的历史见证。
据西平县文管所所长康晓华介绍,在西平发掘的董桥仰韶文化遗址、耿 庄龙山文化遗址、上坡龙山文化遗址和三所楼、小潘庄等龙山文化遗址中,不但发现了大量史前文物和人类早期的房基、灶等,而且还发现了许多陶制“纺轮”-- 当地人称之为“陀螺”的人类早期抽丝纺线的生产工具。“陀螺”有黑陶和红陶两种,陶质细腻,多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这进一步为西平是养蚕文化 的发祥地提供了实物佐证。延至如今,在西平的部分乡村,还存在使用“陀螺”纺线的习俗,这也证明养蚕抽丝纺线这一生产方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嫘祖养蚕 纺线的历史一脉相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直到如今,在西平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远古的西平居住着西陵氏族。有一年,狂风暴雨,山 洪暴发,冲毁了家园。正在这时,嫘祖诞生在氏族头领的家里。她的父亲听信了巫师的话,以为是女儿给氏族带来了灾难,便把嫘祖扔进山沟里。嫘祖得到神灵的保 佑活了下来,成人后发明了骨针,把野茧搓成线用兽皮作成衣服给人们穿。一天,她到蜘蛛山去采野茧,受到蜘蛛织网的启发,经过千辛万苦,发明了养蚕技术。黄 帝听说到嫘祖的贤能大德后,便迎娶嫘祖作了自已的妻子,并把她封为正妃娘娘。解放初,在西平乡下,人们依然在养蚕时供奉“蚕娘娘”的牌位,并进行祷告,求 “娘娘”保佑养蚕顺利,蚕茧丰收。可见,嫘祖在西平这一带影响深远,本事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64.
[2]西平县史志编纂委员会. 西平县志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
[3]郭超 .刘海峰. 余全有. 驻马店通史.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 .
[4] 林甘泉. 张海鹏. 任式楠. 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谢文华(1953-)男,汉族,河南省西平县人,大专学历,经济师职称,供职于河南鼎力钢杆股份有限公司。业余从事经济、哲学、文化、文学、新闻研究写作,发表论文及文学、新闻作品千余篇,曾获省、市级优秀文学作品奖、文学成果奖等。
高 蔚(1969-)女,汉族,河南省西平县人,毕业于黄淮学院历史系,图书馆员。供职于西平县图书馆,发表《柏皇氏考》等论文多篇。 (谢文华 高 蔚)(原标题:西平--嫘祖故里考辨)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原文时间:2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