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豫西民间文化奇葩:“骂社火”(下篇)

2013/3/18 16:26:48 点击数: 【字体:


    “骂社火”的道具别出心裁

    “骂社火”当然不光是骂了,还需要各种行头。一般来说,经过白天和晚上的骂战之后,到了深夜,那些老把式们忙着扎竿,妇人们忙着糊纸、染料、剪 布、缝补。明亮的灯光下,东常村的几名老先生正在琢磨如何出竿牌。在帅字令旗的统领下,一竿一块牌,帅旗上写啥字,那百十根竿子上(竿牌)皆包含这个字。 竿牌为10厘米宽、25厘米高。
     “就以''西''字定帅令吧。”一位老者说。于是乎,“西方美帝”颇具调侃色彩的竿牌出笼了,即耍社火时东常村必有一出竿者腰间挂着上书“西方美 帝”的牌子。这厢研究得火热,那厢早有小媳妇给娘家人通风报信,说俺公婆这头如此贬损呢,快快想招。同样,西常村那头也是一片忙碌,“东洋鬼子”的应牌有 了。东常村某家的女子刚刚嫁到了西常村,则再出一个“西厢月下”的牌子,信儿传到西常村后,西常村便来一个“东吴招亲”的应牌……这种方式就叫“出牌 子”。
    记者在下庄村采访时,谢应德老人随口给我们讲了一个竿上的内容,比如《如意钩》,以“光”字定帅令:“光明日月神云生,如意金钩在话中;要知戏中神话事,研古方领事更明。”
    到了出社火那一天,三眼枪(三锏铳)、探马打道,帅字大旗开路。东常村帅字旗上书写着一斗大“西”字,西常村帅字旗上则书写着“东”字,后边社火竿子上依字行令。
    三眼枪是个统称,据说还有单眼枪和双眼枪。三眼枪最为多见和常用。枪头是铁筒做的,长30厘米。枪眼儿有小拇指粗,使用时安插在1米多长的木柄一 头,装上火药捅实了,一经点燃会发出巨大的轰响。当地村民们向记者介绍:“闲时拽下当锨把,耍时就成了枪把儿。单眼枪或双眼枪都比不上三眼枪,因为三眼枪 在引信上有讲究,长线串三眼,一旦点燃''轰、轰、轰''连响三声,很有气势!”
    三眼枪一响,看热闹的群众都会让出一条道来。然而,耍社火的队伍形如长龙,点三眼枪的人往往是顾头难顾尾,因此开道时便又多了一套程序——“惊探 马”。村民们称受了惊吓的牲口为“惊了”,如张家的骡子“惊了”,撞了李家的小娃儿。这惊探马的“惊”意在恐吓,是让骑士骑着“探马”做“开路先锋”。铜 铃“叮当”,马蹄“得得”,加上“惊探马”的骑士多为村中虎背熊腰的壮汉,而且都反穿着羊皮袄儿,观众一见就有怕意,纷纷避让。
    斗骂之中,离不开一项重要绝活——扎竿。扎竿又叫捏竿、整芯子。制竿,就是让铁匠根据图样打制成竿芯子。一个竿可分三部分:一是固定部分,即把竿 固定在方桌、车厢内,固定时可上螺丝;二是外露部分,即露在外面,表现一种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象,如打成蛇形,出社火时就得染上蛇的颜色;三是捆绑部分, 它贴近孩子腹部,要留有孩子踏脚和下跪的地方,其高度必须过胸。其中的捏竿,就是指装扮竿了,其程序分为涂谱、捆绑、穿衣三部分。演员们根据戏目、扮演的 角色需要,按舞台上涂脸谱的要求涂谱。比如,扮演包拯,就涂大花脸脸谱;扮演小苍娃,就得涂丑角脸谱;扮演赵连,就得涂徐生的脸谱;扮演青蛇,就得涂小旦 的脸谱……
    当记者提出欣赏一下扎竿的全过程,村民们笑称,这可是保密内容之一,说不得。出竿讲究惊险、追求巧劲儿,意在气势上震住、压倒对方。不过,单从穿 心竿(竿从小孩“胸膛”穿过)、秋千竿(耍者肩头挑起的竿上有两三个小孩儿在荡秋千)等名称上看,就不难理解村民们为啥不愿事先透露了。
    阳平镇东常村和西常村的社火表演以竿为主,比险比巧,而该镇上庄村、下庄村的社火除了出竿外,还有高跷、旱船等,但都有另一传统项目——比驮子。
    “驮”字说明需要借助马或骡子才能完成表演。给马或骡背铺上花里胡哨的毯子、单子等,上边稳坐着新媳妇。村民介绍,过去耍社火多见于祈雨,老天爷 久旱无雨,老百姓便组织起来美美地耍上一场社火,而比驮子是后来演绎出来的,目的是“斗富”。谁家的驮子华丽,说明谁家光景殷实、知道疼儿媳妇,好名声自 然传得远。
    此外,双方还会比巧:比彩竿,看谁捏得细致端庄,谁的造型优美,谁的扮演更为贴切;比彩船与彩龙,看谁的形象更加逼真,谁的队舞得更欢;比竹马杂技,谁玩得生动活泼,谁耍得惊险刺激……双方耍社火都离不开比手艺、比演技,在艺术的精巧程度上都想胜过对方。

    “骂社火”后坠子精彩纷呈

    什么是后坠子?其实是指社火队伍的尾巴。而这个后坠子却不容小视,它同样精彩。当地人形容别人动作慢,落在队伍的最后面,会说:“你沟子(屁股)绑下碌碡了,后坠子!”还有一句俗话,叫做:老鼠拉铣把——大头在后头。也是这个意思。
    比较一般的后坠子表演,以扮丑为主,如阎王、小鬼、媒婆等为逗趣角色。如果表演《柜中缘》等传统文化节目,一般会作为压轴戏处理。媒婆的扮相让观 众忍俊不禁,虽然身段扭扭捏捏,脸上擦脂抹粉,且嘴角一颗“吃嘴痣”上粘着三两根假毛,但一双大脚和抽得“滋滋”作响的旱烟还是透露出媒婆的身份——表演 者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村汉子。
    “骂社火”还离不开“密探”。比如,提前打听到对方村中有人好赌、有人不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有人对老人不孝等,那可算是逮住机会了!后坠子中你能 欣赏到被五花大绑头戴高帽的家伙,上面写着“赌棍败家小鬼来抓”,后边还跟着一串儿扮演“十娃婆”(指超生者)的人,另有一干人马像模像样地替不孝子(实 为对方村中的几大姓)“过三年”。经过如此讽刺,村中的酒鬼、赌棍、不孝之人日后必然痛改前非,因为这人丢得太大了,不光村民们知道是谁,连观众都能瞧出 眉目。
    说起后坠子中的“过三年”,还需要了解这样一个情节:旧时孝子给老人过三年时,不仅立牌位供奉先父、先母,还要待客请官老爷和敬“先主之神”。这 里的“主”只写成“王”(少一点),“神”的最后一竖不写,要请官老爷或县长亲自主笔,用红色补上一点一竖。社火坠子便是如此演绎:在一张带血的牛皮或羊 皮上附着“供奉苏、贾、樊或屈、张、王之神位”的白纸,供品是些死老鼠、死猪娃,甚至还有萝卜、莲藕削成的男性生殖器等,然后鼓乐齐鸣,演员们身着孝服上 香叩拜。有人唱道:“点香烧纸,敬烟敬酒,敬猪蛋驴球,敬牛鞭骡巴子……”有人宣读祭文:“某年某月某日,不孝儿男祭于灵前……有时性来,看骡马骚尾求情 求欢,生下三位不孝之男……”意思是说,尔等孝子是神宗与骡马所生。到了“穿神点主”时刻,却不用朱笔,而是用一根特大号的有缨子的萝卜边戳纸边念念有 词,直到把那纸戳得稀烂。还有“八童抬导弹”,这“导弹”也是男性生殖器造型;还有纸糊的巨大老鳖造型,上书对方社火头子及村中大姓人名……
    这些虽然都与挖苦和辱骂有关,但在“骂社火”表演中却有“大敬”之意,被骂者毫不怪罪。
    东常村的梁逢时介绍,有时后坠子中还有货郎挑担子:货郎手持超大号的拨浪鼓摇得“咚咚”响,担子里却无针头线脑,尽是一些萝卜头(取意生殖器), 往看笑话看热闹的妇女们怀中扔。被扔中的妇女也不恼,顶多红一下脸,要么扔掉,要么拿回家做菜。对于久婚不育的妇女来说,更是乐于接受这种祝福方式。
    性,作为远古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力量源泉,受到先民顶礼膜拜,从铸鼎原一带的遗址中出土的一些表现性文化的陶制品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这一全国独有 的社火文化现象打上性的烙印自然而然。阳平镇这一奇特的社火现象既秉承了远古黄帝时期的遗风,又有新时代的创新,比如近几年社火中出现的歌颂新时代、农村 新政策等内容,同样折射出当代文明之光。群众寓教于乐,虽骂却敬,跟不良风气作斗争、给干部及丑恶现象以鞭挞,其意义十分深远。

    “骂社火”使阳平声誉渐起

    在阳平镇,元宵节“骂社火”成为村民们一道精神大餐,不但每年都要进行,而且花样不断翻新,阵容也很强大。
    下庄村老人谢应德说,村里专门成立有社火委员会,委员会设会长、副会长,各负其责。委员会还下设治安组、高跷组、锣鼓组、芯(竿)子组、走马组、 后场组和后勤组等。后场组由一些负责编词儿的文化人或口齿伶俐、出口成章、有幽默感的人组成“骂”阵,其他组担负表演。村民们十分重视耍社火,只要社火委 员会一声令下,大家立刻就能集中起来,从编词儿编剧到排练,两三天之内就完成了。谢应德还笑着给我们举例说,社火委员会号令的标志是三声三锏铳子,铳子一 响就是命令,洗衣的人马上拎着衣服回家,稍作准备立即出门;拉粪的人刚走到半路上,听到铳子声响,将粪往路边一倒,立即向村部赶去。下庄村只有1200口 人,但耍社火时,他们竟有700多人参加演出;而西常村1600口人,“骂社火”时演出者超过1000人。
    “骂社火”的人多,看社火的人更多。阳平镇“骂社火”闻名黄河金三角地区,多少年来,到此地观看社火成为周边地区老百姓的一个习惯。最多时,前来 观看社火的人达10万人,包括山西运城的平陆、芮城、夏县,陕西渭南的潼关、华阴、华县等。人们带着干粮来看社火,使小小的阳平镇一时间人山人海,饭店爆 满、旅社爆满,连附近村里的民房也被人借住。整个社火场成为一个临时大市场,耍社火的、做生意的,热闹非凡。
    耍社火、“骂社火”虽然是一项民间的娱乐活动,但当地政府和村民都组织得有条不紊。每个村、每个组都有治安队,保障耍社火时的安全。
    阳平镇“骂社火”在当今媒体的快速传播下,已被海内外许多人所熟知。尤其是2007年被河南省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 《东方今报》等多家媒体对阳平“骂社火”作过专题报道,吸引各地群众纷至沓来,一些学者更是不远千里前来探寻“骂社火”的奥秘。
    2月11日上午,记者到阳平镇采访时,恰遇两位来此调研的学者。他们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范长风和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生张晖。二人 都是慕名前来,专门挖掘和研究“骂社火”的历史根源和对民间文化的传承。范长风告诉记者,他将从“骂社火”的发源、道具配置、骂词及表演艺术入手,进行追 踪式调查。回去后,一方面写出教学论文,另一方面向***推广。
     张晖是春节前就来到阳平镇的,为了进一步发掘这一文化遗产,他平时自己掏钱在小吃店吃饭,住在西常村部的小楼里。由于村部的生活条件很简陋,一到 晚上十分寒冷,只能借助电热毯暖身子。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放鞭炮、吃饺子,他却孤零零一个人坐在寒冷的小屋里写论文。他是村头小吃店的常客,耍社火老人的 家也是他最爱去的地方。他说:“通过了解、唠嗑、访谈、记录,这些天对我来说收获很大。”
    他认为,阳平镇的“骂社火”,浓缩了远古文明之精华,折射出现代文明之光彩,拥有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和科学发展的艺术魅力,对研究华夏文明的历 史渊源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传承演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骂社火”对警示干部廉洁奉公、教育群众遵纪守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新农村的经济繁荣、社会 和谐及发展旅游事业也有一定的贡献。
    此次他们前来阳平镇,就是要弄清“骂社火”的精华,2月19日他们才返回上海。

    “骂社火”因缺钱暂停表演

    春节期间,记者先后采访了阳平镇的东常村、西常村和上庄村、下庄村。以往看社火只是为了看热闹,此次实地采访让人感慨不已。因为老祖宗传下的这一奇妙的社火文化,如今因为缺钱等原因而无法组织起来。
    据介绍,以往“骂社火”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村民自发捐款,但目前这项民俗的传承人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即使在家也不会 这项技艺。此外,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安全、老艺人的过世、道具缺失、现代交通运输等都是影响因素。拿社火的重要道具竿芯子来说,东常村、西常村历年都要添 置新的竿芯子,但现在有的丢失,有的被人为破坏,各村能够使用的竿芯子不足200个,且不少竿芯子已经过时无法使用。要想添置新的竿芯子,就得花钱。
    2007年,阳平镇的东常村、西常村“骂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该镇加快了步伐,曾作过三年规划:2008年,培养2000人的 “骂社火”传承人;2009年,成立东常村、西常村“骂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力争把“骂社火”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遗憾的 是,花儿还没有结出果来。”东常村的梁逢时说,“如今不好耍了,虽然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但是样样都花钱,没有了钱就组织不起来。比如马和骡子都不 好找了,就算找来了,一天还得700元租金。别看过去人穷,但是耍起社火来没有人当后坠子。你可以随便找户人家,翻开他家的箱子底儿,咋着都能找到几件祖 传的社火服装来。社火耍得最厉害时从正月里一直斗到麦黄时节,不仅整个阌乡县知道,连京城(西安)都惊动了,不得不定下规矩:初一、初二斗骂,十一至十六 戏耍,按照自然规律,东起西落,赛演三场停止。”
    在下庄村,记者问几位老人:“你们说的缺钱,到底缺多少?”老人们说,只要给我们两万元,三天之内我们就能很好地组织起来,将社火耍起来。
    采访中,不断有群众纠正记者的读音,说东常村、西常村的“常”字应读“上”(音);“社火”也应读成“射虎”。“射虎”其实是一项活动,它是我国 古代西北地区的大型祭祀活动之一。在迎神过程中,人们将各种杂耍酣畅淋漓地表演出来,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后来,黄帝铸鼎原所在地荆山脚下个别村落就 形成了这一独特的文化——“斗骂射虎”。
    不管是“社火”还是“射虎”,我们唯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发扬光大,真正成为豫西地区的一朵文化奇葩,这仍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自 身努力。要知道,“骂社火”是一项群体活动,表演起来至少需要数百人配合,不像陕西华阴“老腔”,十一个人就可演出,所以费用方面还需要各方商讨,以切实 可行的办法来解决,使这一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豫西民间文化奇葩:“骂社火”(下篇)
东常村的梁逢时(左)和西常村的樊天社(右)向记者讲述后坠子表演中“过三年”的情形。

豫西民间文化奇葩:“骂社火”(下篇)
东常村梁逢时手中的这个三眼枪枪头“至少有50多年的历史了”。

豫西民间文化奇葩:“骂社火”(下篇)
她是“天下第一脚”

    “东常村的笔杆子,不如西常村的脚片子。”这句“骂词”中前半句是指东常村的屈思公,他主要负责撰写东常村的社火“骂词”;后半句是说西常村有一位名叫 “小女”的老妈妈(如图),她天生没有胳膊,但一双脚实在是太巧了,扫地、洗衣、做饭、针线活啥都会,如同常人。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天下第一脚”。(孟国栋 徐新格 郭远庆)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西部在线   原文时间:2011-2-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