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怀梆剧照
踏上合河的那片土地,感觉是厚重的,因为这里有宋代的古柏、元代的张氏宗祠、明代的石桥、清代的戏楼等。
西河村属于新乡县的合河乡,因位于小青河、大沙河、丹河、百泉河交汇处合河之西,故名西合河,简称西河。西河村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因其地理位置自古紧邻古怀庆府,有尚武遗风;另一大特点是“怀梆”这一戏种传入该村,并在该村得到传承和弘扬。“当了房,卖了地,也要看看怀梆戏;担蒜卖姜,一定要看老怀梆。”2008年,“西河怀梆”名列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西河怀梆”这一古老的剧种何以具有如此的魅力呢?
怀梆系我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今沁阳市)一带,故名怀梆,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怀调等,形成于明代末期。它受古怀庆府当地的民间杂曲、地摊、社火、海神戏及晋、陕梆子戏的影响,逐步演变而来。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旧时,每当大旱,人们在神前陈列供品,于盘中放一小蛇当“河大王”敬奉,组织一些艺人,不化装,不登台,不表演,就地围桌说唱,祈求降雨,后逐渐演变为登台化装表演。据悉,在中国戏剧300多个剧种中,怀梆是其中较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的艺术形式与特征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其音乐唱腔被收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怀梆于光绪27年(1901年)传入西河村,至今已有108年的历史了。在西河村,怀梆第一代传人名叫张守善,生于光绪年间,他在年少时随父常年在怀庆、清化一带做生意。张守善自幼酷爱文艺戏曲,带一帮小朋友学唱,怀梆剧种由此传入西河村。张守善之女,幼年曾送入戏班学戏,回家探亲时对该村的演出进行了一系列指导,对以后的演出起了关键作用。第三代传人张兴奎,生于1912年,13岁开始学艺。此人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老旦、青衣、花脸、老生,行行精通,他的代表作《烧庙》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张兴奎对于怀梆具有很深厚的感情,他曾说,只要听到戏曲音乐,就精神振奋。
1929年前后,获嘉望高楼怀梆剧团来合河演出,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特别是对西河村艺人的影响极大。张明春、张兴奎、张明芝、张兴国等人取其所长,补己之短,在该剧团贠永绍的口传心授之下,逐渐登上舞台,组建了业余剧团,逢年过节以及农闲时,在本村搭台演出。1960年,村上还特地为演出修建了一座大礼堂。村里的怀梆艺人农闲时坚持排练,将口传剧目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到职业剧团学习培训,拜能者之师,使怀梆这一剧种在该村传承下来。目前,西河村怀梆传承已有5代。一批又一批有建树的民间艺人,为发扬该村的怀梆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河怀梆角色齐全,声腔、念白、板式、曲牌、音乐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唱腔以大本腔为主,气发丹田,粗犷豪放,高亢激越,条件好的青衣则伴用假腔特高音衬托,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念白以地方语言加舞台用语为主,质朴率真,朗朗上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韵。武场打斗同外地的怀梆戏不同,该村的怀梆戏所用的枪械为真刀真枪,打斗也是真打真斗。
西河怀梆的演出形式有简单的说唱、旱船表演、舞台演出3种。曲调板式有大板、二板、流水、垛板、二八、倒三梆等。该戏多为生活小戏,旱船形式演出的剧目有《鸳鸯坡》、《周玉善送女》等;舞台剧目有《反徐州》、《赶秦三》、《双头马》、《黄巢别家》等。现存新老剧本计70部。这些剧本对研究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变迁,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从西河村走出的书法家张新学每每谈起西河怀梆戏都充满自豪,他说:“我从小就喜欢怀梆戏,十四五岁时登台表演。我们村的怀梆戏老前辈,个个技艺精湛,每场演出都是前呼后拥、人头攒动,在方圆几十公里,影响很大。”
怀梆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始终以民间演唱形式为主。由于受地域、剧种的限制和其他剧种的冲击,目前,西河村会唱怀梆的人员不足20人,年龄最小的也有50多岁,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
尽管民间戏曲枝弱纤细,但自从晚清以来,中国戏剧文化的主角,还是流行于民间的地方戏曲。民间地方戏能保留到现在,大多是无愧于民族尊严、符合大众意愿的,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就像这韵味悠扬的怀梆戏。有句话这样说,好戏在民间。怀梆代表着百姓的审美,怀梆唱着百姓的故事,怀邦抒发着百姓的情怀,愿怀梆戏在中原大地上永远地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