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1923-2004) 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兼学花旦、小生、武生诸行当,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乃更加潜心钻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
1938年西向长安,在陕甘演出,名声大振,得“豫剧皇后”之誉。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后改建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各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团社号”战斗机一架,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等部门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花木兰》一剧获荣誉奖。同年赴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并访问苏联、匈牙利等国。1953年率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半年;1954年又到天山南北为边防战士和新疆各兄弟民族慰问演出4个月。特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979年,常香玉的歌喉响彻了广西边防。1987年12月,她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掖河南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常香玉从艺70多年来,在艺术上一直表现着炽热的追求。其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造诣;表演上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已形成了众所公认的“常派”风格。代表作《花木兰》早在1956年已拍摄成戏曲影片。常演剧目还有《拷红》、《断桥》、《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和现代戏《红灯记》等。1956年曾担任河南豫剧院院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又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是戏曲界公认的豫剧大师。
陈素真 (1918—1994年)原名王若瑜。陕西省富平县人。8岁拜著名豫剧艺人孙延德为师,并随继父陈玉亭习艺,攻青衣,兼及其它旦行。10岁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露演,很快显示出她坚毅刚烈、刻苦不辍的性格。13岁在杞县一带相继主演了“四大征”等剧目。1934年重新回到开封,其优雅、脱俗的气质很快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注目。出于对改革、提高豫剧表演艺术的共识,1935年初开始了与樊粹庭先生的合作,仅1年余即在新创建的豫声剧院连续上演了由樊粹庭编写的《凌云志》、《义烈风》、《柳绿云》、《三拂袖》、《霄壤恨》、《女贞花》、《涤耻血》等7部大型新编古代戏和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叶含嫣》(即《洛阳桥》),并在唱腔、表演、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在社会舆论中获得“梆子大王”、“豫剧皇后”和“河南梅兰芳”等美称。1936年春,应上海百代公司之约灌制了《三上轿》等10张唱片。不久因嗓子不适,遂致力于“做功戏”的求索。1937年随樊粹庭去北京等地观摩学习京剧艺术,得名家指点,技艺更加精进。抗日战争爆发,与樊粹庭合办狮吼剧团。几经周折后,于1940年秋率团赴西安演出。1942年10月脱离狮吼到洛阳搭班,但不久即行隐居,直到1948年才又在开封和平剧院复出。以后曾辗转于郑州、汉口、西安、宝鸡、徐州等地。1953年在兰州创建“素真剧团”,任团长。1956年加入河北省豫剧团,领衔主演。1958年去邯郸戏校任教。1961年调天津市豫剧团。十年“文革”饱经磨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被安排到天津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并曾担任过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常委等职。1991年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以《情系舞台》为书名出版了她的回忆录。
崔兰田(1926-2003) 1926年出生于山东曹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她自幼家境贫寒。5岁随父母逃荒至郑州,11岁入太乙班学艺,师从周海水、贾锁。初攻须生,后改旦角,为“十八兰”中的佼佼者。1942年出科后,应邀入洛阳楚公民班为头牌主演,与“狗尾巴”、“地牤牛”、“狗头”、“崔照”等豫西名艺人同台演出,后拜豫西名旦张庆官为师,进一步深造。1944年赴西安,先后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领衔主演,活动于西安、宝鸡、灵宝、陕州等地。在樊粹庭先生帮助下,得与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获、名须生曹子道等联袂演出《桃花庵》、《贩马记》、《蝴蝶杯》、《卖苗朗》等剧。在西北剧坛享有盛誉,成为与陈素真、常香玉齐名的豫剧明星。1949年自组兰光剧社,1951年回河南任安阳市人民豫剧团团长。1956年任安阳市豫剧团团长。同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1957年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为师。1959年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先后收张宝英、郭惠兰等为徒。同年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优秀演员奖。1963年兼任安阳市戏校校长。1965年曾参加中南区现代戏会演。1980年参加河南省豫剧流派调演。她所主演的《秦香莲》、《桃花庵》、《卖苗朗》、《三上轿》被称为“崔派”四大悲剧。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行家总结为“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朴实,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静”而实动。多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豫剧“五大名旦”之一。
马金凤 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豫剧功勋杯”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她6岁跟父亲崔合利学唱河北梆子。1930年乞讨到河南开封拜豫剧名演员马双枝为师,改唱豫剧。9岁时曾被卖入开封卢殿元戏班,更名为卢金凤。被赎出后随继父姓,改名为马金凤。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1950年在安徽省界首成立中原豫剧团 ,后转为河南省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1954年并入商丘专区实验豫剧一团(现洛阳市豫剧团前身)。马金凤表演细腻、洒脱、生动、逼真,唱腔高亢、明快,嗓音清脆、明亮,吐字清晰,喷口爽利,行腔稳健,韵味醇厚。以小嗓为主,大小嗓结合运用。经70年的舞台实践和不断革新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帅旦”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有《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这三出戏全部拍成了电影。剧中主要唱段,以及《杨八姐游春》、《十二寡妇征西》等剧中的唱段多次灌制唱片和录制盒式磁带发行。并曾多次进北京和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被当代誉为“洛阳牡丹”,并享誉海内外,公认是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之一。曾多次荣获戏曲会(调)赛演员一等奖。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现仍担任洛阳市豫剧团团长,属老一代中惟一跨世纪的豫剧名家,至今仍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剧坛艺苑和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
阎立品 (1922—1996年)河南封丘仝蔡寨村人。为豫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之一。其父阎彩云是豫剧著名男旦。她10岁入开封义成班,拜祥符调名演员杨金玉为师,并问教于宗师周青山(艺名“杂面肉包”)。12岁开始挂牌演戏,初露锋芒。其后又在太康四街班、许昌“一道辙”、许昌二油梆、界首民众舞台等处搭班,很快蜚声剧坛。她坚持学戏先学德,一生不演低级下流戏,格守“不贪钱”,“不怕***,正直作人”的准则,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着高洁的品格。抗日战争时期,她削去辫子,剃成光头,女扮男装,流落到偏远的农村,宁肯忍饥受饿,艰苦度日,也绝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开封、许昌等地的民众教育馆、救济会、商会等团体,赠给她“品端艺精”、“立身不使白玉玷,品高当与青云齐”等许多匾额、条幅。从此,她的名字便由来的阎桂荣改为阎立品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开封戏剧舞台。1948年应邀赴蚌埠大众舞台演出。1954年1月,京剧大师梅兰芳在看了阎立品的演出后,称赞她是“地方戏中很少有的闺门旦”,并主动提出收她为学生。她的唱腔清柔甜润,韵味无穷,艺术上遵循“细想、细唱、细做、细心琢磨、细致入微”的准则,寓情于声,以情动人,独树一帜地形成了为人称道的“阎派”唱腔艺术。其名剧《秦雪梅》在中原大地影响极大,家喻户晓。她主演的《盘夫索夫》、《游龟山》等剧,也已拍成电视、录像或灌制成唱片、磁带发行全国。她一生培养了许多豫剧人才,其“阎派”传人已在省内外各演出团体挑起大梁。生前曾任河南剧协副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