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崔兰田离开我们5年了,但是大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仍清晰地印在其家人和朋友心中,其绝佳的德艺一直感动和鼓舞着与其相识相处过的人们。“崔大师走了,但崔派艺术不能走”,无数后人也正在践行着这句话、传承发扬崔派艺术,然而崔派艺术对传承者技艺和素质要求极高,如何才能使崔派艺术走得更好,似乎已遇到了瓶颈。
“战友”看大师:
良师益友
现年63岁的焦学文提起崔兰田大师倍感兴奋,“我给她敲了几十年的司鼓呢!”话语中弥漫着幸福和骄傲。
满头银发的焦学文看上去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然而他最得意的还是自己那双手,崔兰田当年就是伴着这双手敲出的节奏而扬名的,只是如今大师已经远去,而焦学文却依然孤独地演奏着常人难以合上的节奏,怀念着那个异常清晰却又十分遥远的身影。
“1961年,我就跟着崔老师到海南演出。”焦学文清晰地记得那场曲目是《对花枪》,当年还有照片呢,可惜的是经过6次搬家,那些珍贵的资料已经不知去向,只有当年办理的工作证至今还保存完好。工作证上显示他当时的职务是鼓手,“崔老师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不管你在团里做什么、技术高低,她都一样亲近。”焦学文说,崔兰田爱说爱笑,每次排戏休息时,总是掏出自己的好烟给大家打气。“崔老师名气很大,又是团长,能这样对大家,让每个人都很感动,也愿意和她在一起。”焦学文称,每次外出,她都到剧团看看大家住得咋样、吃得咋样、有没有什么困难,这让大家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