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特色指南 >> 浏览信息

解读 泥猴张活灵活现的“猴气”

2013/3/28 11:42:45 点击数: 【字体:

解读 泥猴张活灵活现的“猴气”

    他是艺坛的“鬼才”,他是把浚县泥玩具带到大洋彼岸的第一人,他的陶艺被漫画家沈同衡先生称为“漫陶”,他就是被人称作“泥猴张”的民间艺术家张希和。张希和捏的泥猴形态各异,“乐猴”、“怒猴”、“杂技猴”、“耳语猴”、“眺望猴”、“睡觉猴”以及“马上封猴”等,每一种泥猴都极为传神,面部表情丰富多姿。或滑稽可爱,或柔美多情,把猴子的灵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经意间沉浸在了猴群俏皮可爱的世界里。

    笔者近日在中国农民艺术节观看到张希和制作泥猴的过程,这是一次非同一般的艺术享受。拳头大小的泥团在他的手里变得那么乖巧,只见他放在手心搓了搓,然后用手指推、压、按、点了几下,一分钟左右,一只生灵活现的猴子便横空出世了。小猴歪着脑袋、若有所思地望着斜前方,有些好奇又带着一丝惧怕地看着这个世界,天真无邪的样子甚是讨人喜欢。张希和说,看这些泥猴需要发挥想像力,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正因为这样,观赏的时候才有趣味性。

    “猴儿精,头上功。不求形似,求神情”,张希和一语点破了泥猴艺术的精髓。“神情”二字可分开来解读,“神”在于猴子的神态逼真,惟妙惟肖的神似让猴活了起来。一个“情”字则带出了一份人情味,泥塑不再仅仅是凌空于大众之上的艺术品,而是传达出了与人相通的亲切感。张希和说:“我捏的猴是‘大写意兼工笔’,身子是写意的,头部是工笔,需要非常细致才行。”可见要想神情兼备,这“头上功”可是一门不小的学问。捏猴最关键的就是脸部的神态,泥多泥少并不重要,大胆夸张、率性而为,不求有多像,只求神似。

    张希和认为,自己的泥猴之所以能博得大家的喜爱,要归功于“拟人化”。猴子是活泼有灵性的动物,只要人能做的事情都可以让猴子来做。只要将猴拟人化了,路就宽阔了。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猴,以前也捏点泥狗、泥马,但始终捏不出特色,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之后历经多年的琢磨研究和拜师学艺,他终于形成了自己风格,用猴子的喜怒哀乐来表现人间百态,并注入自己的理解。

    简单的民间工具,家乡常见的黄泥,这种随性而为,正如张希和本人的敦厚淳朴、谦和礼让一样,使人在清新的乡土气息中品味到民间艺术非凡的魅力。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还原艺术的古朴本色,以创新的理念把地域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另辟蹊径,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1-2-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