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安成的几件作品中感到了‘灵气’——用笔的潇洒,行气的自由连贯,以‘意’为之的感悟能力,这一切,并非每位学书者都具备。”著名书法家周俊杰评论,“安成对宋人书法的意特别关注,学书取其意,挥洒时以浓情贯注其间,所以他的书作便有一股令人感动不已的势。”
省书协主席宋华平认为,刘安成的行草书一改米芾的开合多变、奔放无羁的情怀和气势,转变为疏朗清丽、妙趣横生的意态,伸缩有致、纵横自如的闲雅,在有限的笔墨线条组合形式中,表现出丰富无限的艺术创造者的情感意趣和精神追求,给观赏者取之不尽的联想和启迪。
《安成书论》:书道即正道
《安成书论》近段由河南电视台播出,共45讲,由道入术,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讲授了中国书法史,以及书法与现代生活、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美等。在学习方法上,从“敬帖、选帖、读帖、临帖、入帖、出帖”几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授课。书论的重磅内容,为安成先生亲授米芾行书技法。在此,他将习研多年的心得领悟,由点及面,自浅入深,和盘托出。
《安成书论》一扫以前书法讲座沉闷无趣之风,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到各界好评。有人说,“安成先生谈艺篇章,领读古今大家作品,宏论迭出,仿若浮一大白,令人沉醉。”
书而有法,书而有道。书法并非只是“技”的学问,里面充满了“道”。刘安成在讲书法理论时,着重强调了“书道”。刘安成讲的是书法,也是在布道。因为刘先生既是书法家,也是一位财政干部,满篇讲座,家国天下的赤子情怀贯穿始终,令人感动。韵、法、意、态、势五法,是书法之道,也是艺术之道,更是人生境界之道。
一位从事多年书法创作的人士观后评论,“从《安成书论》中,我看到了中国书法的千年之道,从王羲之到颜真卿再到米芾的大家之道,同时也看到了写字就是做人之道,看到了书法和天下大势相连的为政之道。因而,从中可得出结论,书道即正道。”
风雅才子:集众艺于一身,凸显于书法
刘安成是出名的风雅才子,其才思敏捷、博学多才,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写得一手好散文。书法之外,还长于音乐与体育。小时候一天专业没学过,却及早会开谱,通乐理,善乐器,还拥有一副令人称奇的歌喉,他颇具基本功的民族唱法每每赢得专业人士的赞叹。有人评论,正是优雅健康的书法艺术美、动听悦耳的音乐艺术美、挥洒自如的体育运动美,塑造了安成先生容纳百川、淡定儒雅的风格。
刘安成大学专业是财经,当谈到其与艺术的关联,他说,财经和艺术没有什么更多的关联。财经需要理性做支持,艺术靠的是感觉和个性。他遗憾自己在大学没有学中文和音乐专业。但业余对艺术却格外钟情,像迷恋情人一样迷恋书法艺术,并投入到狂热的追求当中。
刘安成说:书法和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书法里也有音乐,有节奏感韵律感。如东坡先生的《大江东去》、王羲之的《兰亭序》皆是大美大音,艺术之绝响。
欣赏刘安成的书法,那饱满酣畅的运笔,意韵浓郁的内涵,足见其精神气质的体现,让人感受到乐曲的起伏与律动。
人未磨墨墨磨人。刘安成强烈的艺术气质主要表现在书法上。因为浸淫书法,刘安成常常“沉醉不醒”,欲罢不能,一写就是大半个通宵。“实际生活中根本不能喝酒,沾一口酒就要进医院。”所以他把别人喝酒应酬的时间,拿来看帖,读书,写字,把浓浓的醉意、飘然欲仙的感受带到书法创作中来。
“我对自己学书的定位是,通过不懈的追求,汲取典籍,逐渐谙熟米书的墨韵,再旁涉如黄山谷气势的开张,辅以东坡之‘单钩执笔’,王铎的雄肆厚重、纵逸蕴藉,徜徉在‘似与不似之间’,从而实现书风的渐变,自以为还是可以期待的。”
谈起河南书法,刘安成谦虚地说:“河南是书法重地,高手太多了,本人只不过是书法殿堂里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以在渐变中求立求新,在经典中寻精微。”刘安成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井天斋”,意在告诫自己“艺无止境”。
书为心画:“志于道”、“依于仁”,淡泊修身
书法的笔画之迹,流溢出万象之美和人的内心之美。书者,如其人,如其面,如其心。刘熙载云“胸中具磅礴之气”,才能“腕间具真实之力”,说明书家书写的过程,就是陶冶人格、历练意志的过程。可见人品重于书品。
刘安成曾在文中形象地描述自己的书法生涯,“书法之道,寂寞并快乐着。一杆软笔,饱含墨汁,在宣纸上漫步、思考,何其乐哉。”
“学习书法是为了摆脱粗俗,接近高雅。哲学、美学方方面面都要涉猎。技法之外,便是学养和境界。书如心画,字如其人。从中折射出一个人的综合修为。难以想象一个粗俗的人能写出赏心悦目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