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宋襄公即位后总想称霸于众诸侯国之上。最使他感到头痛的是楚国,他想只要同较强的楚国订立盟约,自己的霸主地位即可定之。为了拉拢楚国,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约请楚成王、齐孝公在鹿上(今安徽阜南)开了个小会,约请楚成王率他的盟国出席下一次的诸侯会。到了秋天,宋襄公兴高采烈地带一帮文官到孟(今河南睢县)地大会诸侯。会上,楚成王一声令下,楚兵蜂拥而上,就把宋襄公从“盟主”宝座上揪了下来,顷刻“盟主”变成了囚犯。楚成王押着宋襄公,带领楚军一直打到宋国的都城商丘(今商丘县城南)。幸亏目夷率兵早做准备,楚军一时攻不破城。楚成王觉得在宋襄公身上已经榨不出什么油水,做人情把他放了。
宋襄公当俘虏受侮辱越想越生气,想找个借口报复。宋襄公想:郑国弱小,是楚国的盟国,打败郑国十拿九稳,这样便可出这口窝囊气。
双方交战,郑国果然大败,便迅速向楚国求援。楚成王立刻发兵,直奔宋国都城商丘,以解郑国燃眉之急。宋襄公见楚成王要从后路抄宋国的老窝,急忙下令撤离郑国,率军返回堵截楚军。宋、楚两国大军在泓水(今柘城慈圣集一带)相遇,两军对垒,隔河相望。
宋军首先布好阵势。楚军在南岸有的正乱哄哄渡河。目夷对宋襄公说:“敌众我寡,乘他们刚渡河的时机,给他个迎头痛击,良机勿失啊!”宋襄公说:“不行,讲仁义的人不能乘别人困难之时攻打人家。”
不多时,楚军全部渡过河,还没有摆好阵势。目夷又建议:“趁他们还没有站稳脚跟,我们即刻发动进攻,还能取胜。”朱襄公说:“不行,讲仁义的人不能攻击不成阵势的队伍。”
不一会儿,楚军摆好了阵势,千军万马冲杀过来了。此时宋襄公才下命令还击。但是,已经迟了,楚军锐不可当,宋军死伤不计其数,宋襄公的卫队被歼灭,他大腿上挨一毒箭,受了重伤。在目夷等人的拼命保护下,宋襄公狼狈逃了回去。从此,宋襄公的“争霸理想”变成了泡影。
宋襄公伤势很重,公元前637年5月就死去了。今睢县旧城湖中的貂场,就是宋襄公陵墓的遗址。
“宋襄公之仁”成了一个成语典故,宋襄公对敌人乱讲“仁义”也成了千古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