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灯成就大富翁
陈美婷家住火店乡李店村,与宫灯打了16年交道。她先是在家里做宫灯用的花穗,然后到广东学做宫灯,之后重回村子里自己做宫灯,4年前搬到镇上来,办起了一个规模不算大的宫灯厂,总投资200多万元。
11月9日,东方今报记者走进陈美婷的宫灯厂,进入冬季正是宫灯生产的旺季,这里一片繁忙。工人忙着在车间运料,分料,各工序的工人都忙得顾不上和记者说话。
现在陈美婷的宫灯厂里有30多位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每天生产400多件宫灯。陈美婷说,现在做宫灯的所有部件如底座、花穗、花边等不出这个乡都能买到,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做完后直接交给物流公司送到全国各地。
“现在用宫灯的地方多了,逢年过节大街上挂的都是,还可以在上面做广告,市场前景比较好,订单多得要加班加点才能赶出来。”陈美婷说。
“你这一年挣多少钱?”记者问。
“三四十万元吧。”陈美婷笑着说,16年前,她一个人在县城一家企业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刚刚够零花,每天从家里骑自行车20多公里到县城上班,攒了一年的工资连个摩托车都买不起,当时非常羡慕人家骑个摩托车。现在不但开上了汽车,住房也变成了两层半的小洋楼,身家早已百万级了。
虽然效益还不错,但在商场跑了这么多年的陈美婷还有种担忧:“我们靠的是廉价劳动力,但近几年,工人工资在不断上涨,村子里大都是小的作坊式生产,我们得想办法将产业整合、集约生产,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行。”
●“玩”文化“玩”出产值亿
现在火店乡制作宫灯最有经验的要数李店村的王书勤了。记者采访时,他的工厂已搬进了县城。
据王书勤介绍,现在制作一个宫灯要14道工序。机械化生产确实比以前快多了,过去10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十个,现在一天能生产200多个。
王书勤从事宫灯制作十几年,建立的客户也比较多。“从来不愁销路,我这里都是订单加工,按客户需要生产。”
王书勤生产的宫灯一半销往广州、香港等地,一半出口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
在李店村,记者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加工宫灯,外出打工的基本没有。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建起了两层半的小洋楼,村里的柏油路也宽了,路灯也有了,路边也装上了健身器材。
据了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火店乡,全乡34个村的5.2万居民中竟有3万多人从事宫灯、旗穗、网穗等产销的特色文化产业。
火店的宫灯挂上了天安门城楼,旗穗挂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网穗通过香港远销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刺绣——八仙图挂进了杭州西湖工艺商店、奉化蒋介石旧居展览馆;花边、排须在南京、上海、广州、温州、常州、苏州等大中城市成为抢手货。随着这些小商品的远销,火店乡去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0.6亿元,其中文化产业产值达6.8亿元。
●夏邑县里的“小温州”
走进火店乡,这里既没有气势宏伟的厂房,也没有耸入云霄的烟囱。但村里却是“家家有工厂,人人生产忙”。这里被誉为夏邑“小温州”。
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广大购销员为骨干,以市场为纽带,这是上世纪80年代“温州模式”的三大特征。然而,火店虽与温州千里之遥,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以生产旗穗、网穗、排须、宫灯、条编为主的家庭院户企业已达8000多家,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其中有3500多人常年在外从事购销活动,在全国大中城市每天都有火店人。这里虽然没有温州、义乌那么多专业市场,但每天都有数十辆外地卡车在这里装车拉货。在夏邑邮政局每天往外走的数百件邮件中,有98%是火店邮寄的旗穗、排须、宫灯等产品。
火店乡乡长刁心清说,目前,乡里正在规划将产业相对集中的8个村建成文化产业基地,使工艺品生产由分散生产转为集聚生产,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以利于全乡文化产业更好发展。【原标题:日子火了 夏邑县宫灯一年玩出几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