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做好了,王书勤对宫灯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了,而且知道了宫灯的起源地原来是火店,自己让儿子花费几年时间学来的手艺原来是自家的。
火店宫灯挂到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
宫灯的制作有14道工序,而且工艺非常精细,出不得分毫差错。它的用料有缎子等布料及钢丝、铝合金管等。王书勤严格按照制作工序,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使自家的厂子快速发展起来,工人增加到几十人,销路也打开了,远销到新加坡、澳门、广东、新疆、上海、山东、湖北等地。
销路虽然有了,但王书勤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花样上下工夫,宫灯花样从最初的几种,发展到几十种,有走马灯、七彩灯等。最大的高3米,一对几千元;最小的高34厘米。另外他还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带有喜庆吉祥图案的灯笼以及带有广告宣传语的灯笼。这样,既有时代气息,又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他们制作的宫灯就以工艺精良、外观美轮美奂创出了名牌,畅销全国各地,并打入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1990年,是火店人骄傲的一年。在全国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火店的宫灯以其精良的品质和独特的人文历史韵味被选中,悬挂到了北京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
借此东风,火店的宫灯厂迅速发展壮大,全乡有1000多户做宫灯的。王书勤告诉记者,他们的宫灯常年生产,从每年农历十月到第二年农历三月是销售旺季,全国各地包括国外的都来订货,他们根本不用为销路发愁。王书勤的爱人陈美萍说,工人每月至少七八百元工资,外乡出去打工的多,但火店乡的农民都有事做,很少出外务工,而且都很富裕,小洋楼随处可见。陈美萍动情地说,是宫灯给农民带来了好日子。
打着“灯笼”走出一片光明
目前,在火店乡像王书勤这样常年从事宫灯、旗穗等工艺品加工的专业户有1500多户。每到农闲时节,在每个村的街头巷尾、家庭院落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在做工艺品,这成了当地农村特有的一道风景。
手工艺制作一直是火店乡的传统产业。过去,当地的农民利用柳树枝条编制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变卖后换回些粮食养家糊口。近年来,李店村党支部书记李明田、村委会主任刘须良在外出考察中发现手工艺品生产市场前景广阔,于是结合本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又有手工艺品制作的传统经验,率先在村里搞起了宫灯、旗穗等工艺品生产,当年就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他们的带动下,工艺品生产在火店乡迅速发展起来,一户带10户,10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逐步形成了以李店村、赵庄村、火店村为中心的手工艺加工基地,并使手工艺加工走上了规模化、区域化、市场化的路子。
近年来,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宫灯经营户加大了对传统工艺制作的改造力度,在“增花色、上档次、扩总量、树品牌”上下工夫,最新开发了“金童玉女”、“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30多种新型宫灯,还根据用户的需求制作各种具有时代色彩和商业信息的广告宣传宫灯。该乡的拳头产品宫灯、旗穗等制作技术精湛,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并远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抢手货。火店也成了全国最大的宫灯等手工艺品生产基地。作 者:郭文剑 张浩哲 张宏建 文/晚报记者 杨根生 李双军 图【原标题:河南民间工艺——火店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