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新闻资讯 >> 浏览三门峡

【文化采风】三门峡发动群众「唱大戏」

2014/7/24 16:30:05 点击数: 【字体:

7月19日晚,三门峡市区涧河河面上的水上舞台霓虹闪烁,热闹异常。由群众演员演出的“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第二场,吸引了闻讯赶来的上万名群众。

群众文艺大排练的“兵站”

水上舞台北侧,是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在参加“印象·天鹅城”演出的群众眼里,这里是他们“入伍”、上台的“兵站”。

在春之韵舞蹈队30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里,队员冀建平回忆起她们是如何“抱团成长”的:“我们队的发起人原先是一个舞蹈爱好者,开始时对着电脑在家练,后来拉了三五个爱好者,在公园内外跳。一些没有跳舞基础的退休人员眼热,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再后来,我们被文博城招来,成为参加市里汇演、省里比赛的舞蹈队。”

在另一个排练厅,三门峡交响乐团团长姚炳吐露了他们“找到家”的幸福感:“我和六七个小提琴爱好者组织了个小提琴协会。但一段时间内租用场地、用电、喝水都得靠大家凑钱,真想有个好地方、好依靠啊!被动员来到文博城后,不仅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我们的队伍扩建成了一个中型乐团,成为全市文艺活动中的一张名片。”

三门峡市文化局原局长范官俊受命于市里,在文博城“招兵”、担任“印象·天鹅城”总导演。他说,当群众的文化需求喷薄欲出时,迫切需要政府施以援手、搭建服务平台。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正好体现了这种功能。

从文艺自娱到奉献精品

三门峡因有大群天鹅栖息越冬而被誉为“天鹅之城”。“印象·天鹅城”首场演出中的节目《鸿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共鸣和掌声。

春之韵舞蹈队队员杨新红说,我们开始是跳舞自娱,但为参演而编排的《鸿雁》可不是这样。当时,我们被诠释游牧民族心中乡愁的歌曲《鸿雁》所打动,后来又对歌曲《天边》的慢音乐产生向往,就把它们融合、创新,从而产生了舞蹈《鸿雁》:一群思乡大雁不惧路途遥远相携回归,歌颂了三门峡之美。

关于消夏音乐季的演出内容,三门峡市委宣传部等发起单位通知说,要依托三门峡交响乐团等群众性演艺团体,编排“以仰韶文化、老子文化、虢国文化以及黄河、天鹅城等为主题,与三门峡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舞蹈、交响乐、民乐等节目。

范官俊介绍说,“印象·天鹅城”对每一台节目精心编排,提前一周观摩审查后交给导演组深入打磨、提高,力争演出质量“大众化、专业化、精品化”。

观众魏芬说,她把自拍的演出视频放到网上后,很多人称赞节目高端大气上档次,显示了三门峡的“高品位”。

舞台向群众中延伸

“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7月12日开幕,预计到10月中旬将演出36场。在一连串“战役性”演出的背后,是对群众文艺爱好的大规模培训与带动。

7月4日至6日,参加了全市“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的田红心说,我在培训班上学了筷子舞、戏曲功夫舞,太极功夫舞、健身操等好几种技能,回到家乡卢氏县后,成了县城卢园广场群众广场舞的“大操员”。现在,这里每天晚上都有四五百人学跳舞。

灵宝市模仿“印象·天鹅城”,打造“唱响主旋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还将于8月下旬举办全市“舞动金城”大赛。

“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是“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群众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主导策划的三门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吕挺琳表示,下一步,他们一方面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把“印象·天鹅城”打造成高雅文化盛宴和旅游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将继续采取“政府引导、企事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办法,发动群众“唱大戏”,建立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4-07-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