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知识 >> 浏览三门峡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描龙绣凤美在民间—灵宝民间刺绣

2015/1/28 10:59:58 点击数: 【字体:

  
  宋绣的深远影响

  刺绣,是用多彩的丝线、绒线、棉线或金银线等,在绸缎、一布帛等纺织品上,穿针引线,诱出各种人物、纹饰、花鸟鱼虫等,史书称这种工艺为刺绣,民间称“绣花”,也叫“扎花”。

  相传刺绣始子舜。周代已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的说法。又据《尚书》载:“衣画而裳绣。”《诗经》中就多次提到过服饰、刺绣的色彩。

  目前,人们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刺绣实物是1958年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绣品,它是在细密的丝绢上,绣出龙凤纹饰,绣工的绝妙令人赞叹。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古墓中,又出土了40件绣衣和一幅装饰内棺的铺绒绣锦,其图案纹饰之优美,针法之精妙,更是无与伦比。

  唐宋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文化振兴,织绣业空前发展。宋朝都城汴京(今开封市)设府监,主管丝织印染,专门生产皇室和臣僚们享用的高级纺织品和绣品。宋绣(汴绣),成为宋代民间文化发展史中一个精致的艺术门类。

  为适应宋代节日习俗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需求,以民间绣工为主体的京都刺绣,已经形成系统、完善的刺绣技法和技巧,后人称之为“汴绣”。朱启钤在《丝绣笔记》一书中对沐绣的评价是:“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远之体,人物具瞻眺之情,花鸟极绰约啁唼之态。其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当时以观赏为主的“双面绣”,至今仍然是开封汴绣的绝活儿。再就宋绣的针法而论,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除平绣针法外,已经出现了滚针、套针、抢针,旋针、网绣、打籽绣、反戗、衬金、盘金、戮纱等多套路针法,为日后中国南北刺绣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徽宗时期,汴京城内聚居着大批以刺绣为谋生手段的“民间绣户”,也包括京都寺院中兼作刺绣的“师姑”(僧尼),据《东京梦华录》等史料记载,当时汴京大相国寺东门大街的小巷称“绣巷”,皆为众师姑们绣作居所,俨然形成汴京的民间绣作中心。

  金兵人侵,宋廷南迁,大批艺人南下逃亡,江南的刺绣工艺随之兴起,逐渐形成了苏、湘、蜀、粤四大名绣。而流传在中州大地的宋绣,却在广大农村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原优秀民间文化传统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流传在河南各地的民间刺绣中,以灵宝地区的民间刺绣较为突出。灵宝位于河南西部,南依秦岭,北临黄河,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的黄土塬上,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建弘农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灵宝县,顾名思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

  新媳妇争当“巧手婆娘”

  灵宝的妇女人人心灵手巧,擅长剪纸和刺绣。手艺大多是“母女相传,族亲相授”、以往,按民间习俗,这里的农村姑娘们一般在十岁左右,就学习做简单的针线活儿,如缝缝补补之类。到了十三四岁时,便开始学习剪花和绣花、挑花、架花,着手为自己谁备嫁衣和各类婚后实用绣品。按当地习俗,男女举办婚礼时,婆家只提供新房、床柜等大件家具,余者皆由娘家陪送。新娘的嫁妆中,除箱柜、被褥外,便全部是新娘子的绣品。如婚服披肩、衣裙、枕顶、床饰、帐沿儿、门帘、桌围、椅垫、绣花鞋及各式鞋垫子、袜底等,应有尽有。还有孝敬公公的烟布袅,各类内容的荷包(烟荷包、香荷包、钱荷包)、裕涟、绣花手帕等,都是新媳妇过门后拜见公婆及亲属长辈,接待抽埋、姑嫂的见面礼,样样不能少,并以此向公婆和前来贺喜的亲友们显示自己心灵手巧,会过日子,给婆家人留下个好印象、好口碑。同时,也为日后新媳妇在村里的社会地位奠定良好基础,所以新媳妇都争当“巧手婆娘”,并以此为荣。

  还要补充一点的是,一旦姑娘定亲以后,娘家的亲属(指女眷),外加姑娘的一帮小姊妹们,便都争先恐后绣制各种应时绣品,馈赠新娘,起个名堂叫为新娘“添箱”。其实,这是女孩子们彼此为满足新婚时对大量刺绣品的需求,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互助形式。新媳妇到了婆家,婆家的姑嫂抽嫂和村里一帮子婆娘们便蜂拥而至,一齐动手,把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嫁妆和各种绣品一一摆开,让婆家的男女宾客们欣赏、品评,谓之“亮箱”。此关一过,新媳妇的一颗心便踏踏实实落在肚里了。

  刺绣与灵宝民俗

  灵宝的民间刺绣与当地的民俗关系极为密切,充分表现出豫西一带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征。当地妇女根据不同的节令,和老一辈传下来的民间习俗,绣制出多种多样具有不同内涵的实用物品和布制玩具。如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入夜,儿女们都甜甜地睡着了,母亲却在一盏灯下,穿针引线,忙着为孩子们绣制出一件件节日的礼物一一布娃娃、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小猪、小狮、小玉兔等。她们边绣制,边吟唱:“小乖孩,你别哭,妈妈给你做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夜里吓麻瑚。”那些节日里农村儿童手中的布玩具,件件都寄托了母亲们对子女的爱心。到了农历五月的“端午节”,妇女们说:“五月端阳太阳红,绣个香袋驱毒虫!”她们连夜绣制出各式各样的“香袋”、“绣球”,什么“八仙”、“十二生肖”、“孙猴子”、“搬脚娃娃”以及“鸡心”、“寿桃”、“佛手”等,香袋里装的是苍术、白芷、艾草等芳香药料,香气袭人,驱毒防病。没有出嫁的闺女们,就用精心绣制的香袋、绣球作为定情的信物,赠送给情人。也有些老年人,特意在香袋中放些五谷杂粮,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当了他*的妇女们在“端午”前夕,为自己的娃儿们绣制“五毒兜肚”、“五毒衣”和“五毒鞋”等,婴儿的兜肚上都要绣上一只五彩斑斓的大红公鸡,公鸡嘴里叼着蝎子,昂首挺胸,爪子下边踩着娱蛤等害虫。民谚说:“五月里五端阳,吃粽糕啊饮雄黄,金鸡绣在兜肚上,害娃的毒虫都死光。”在以往科学和幼儿保健措施都比较落后的状况下,母亲们只有以驱邪祈安的方式,祝愿儿女们平安健康。

  妇女生孩子,在灵宝农村是特大喜事,婆家高兴,娘家喜欢,邻里与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洗三”、“做九”、“过满月”、“庆百日”、“过生日”,都十分隆重热闹,姥姥家更是忙前忙后,按当地规矩要给外孙送“虎头靴、绣花袜、虎头披风、相公帽”,可以说件件都是精美的绣品。

  在灵宝民间还有一个叫“七月七乞巧会”的风俗,也称“乞巧节”。当地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唱这样一首歌谣:“年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牛郎哥、织女嫂,夫妻下凡来送巧。”老人们说,每年农历七月七的夜里,天上的牛郎织女星,都要下凡向人间传授剪花、刺绣技艺,于是在当地便形成了一种习俗:每到七月七的夜晚,七个未出阁的黄花闺女,用夹竹桃的叶子剪出针、剪刀、弹花锤、织布梭子的形状,剪罢,七个闺女围坐在月光如洗的庭院中,齐声唱道:“七月七,七月七,俺给姐姐送饭吃,教俺巧,绣对花鞋送您老;教俺拙,找个圪针扎您的脚。”稍停,又齐声接唱:“牛郎哥啊,织女嫂,双双下凡来送巧,七个针,七根线,七个闺女都教遍。”歌谣生动地显示出灵宝妇女们勤奋好学、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

  灵宝人把闺女出嫁视为人生大喜,更是展示刺绣技艺的大舞台,因此有许多讲究和说头。首先是“蓝缎鞋,绣红花,过了门,就当家”。新郎、新娘的洞房必须布置得红红火火,那是个什么样儿呢?“鸳鸯枕,龙凤帐,红绸子门帘绣凤凰。”新娘的嫁衣更是一件精美的刺绣艺术品,有民谣为证:“王小妓作新娘,赶做嫁衣忙又忙,一更绣完前大襟,牡丹富贵开胸膛;二更绣完衣四角,彩云朵朵飘四方;三更绣完罗衫边,喜鹊登梅送吉祥;四更绣完并蒂莲,早生贵子喜洋洋;五更绣完龙戏凤,比翼双飞是鸳鸯。”歌谣来自生活,来自出嫁姑娘们的心声,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与期盼,浪漫、夸张并富有激情,感人至深。

  年复一年,在循环往返的民俗活动中,女孩儿们从懂事那天起,便在母亲、外婆、奶奶们的熏陶和悉心指导下,接受来自生活的严格训练。从简单做起,一针一线、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地学习“女红”技艺,待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然后重复同样的内容和方法,亲手亲口再传授给下一代。

  评价几种常见的灵宝刺绣

  灵宝的民间刺绣,不仅品种多,花样也多,形式和内容男女有别、老少不同。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都被刺绣品包装着,其中蕴含着祝福、驱邪、求安、祈子、情爱、审美等不同层面的多种文化内涵,这一切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清的。现只择最常见的几种绣品作一介绍:

  1.荷包。俗称“腰包”,多为长方形。20世纪80年代以前,荷包的实际用途大致有三:一是民俗生活中的实用品。如钱荷包、烟荷包、香包、眼镜包、镜袋、扇袋、针线包等。二是节俗风物。五月“端午节”,民俗为插艾叶,饮雄黄酒,佩戴香囊以辟“五毒”。香包的花样丰富多彩,老年人一般佩戴寿桃、佛手一类;小孩佩戴长命锁、老虎、孙猴子等以驱邪求安;妇女多佩戴石榴(榴结百子)、麒麟(送子)、莲花(连生贵子)。三是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男女相爱,女方赠男方荷包,做工精美,情意绵绵。荷包常常伴随男方终生,弥足珍贵,个中所蕴含的情愫已远远超出了实物的本身。一些香荷包的保存者,虽已年过古稀,白发苍苍,向人诉说着当年时仍面带依依之情。

  艺术是心灵的写照,艺术是情与爱的结晶。当我们听到那“绣荷包”的陕北抒情民歌,再看灵宝的荷包,有闺女尚未成年,母亲提前几年就动手便不难体会到黄花闺女们托物寄情的纯真之美。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荷包这种形式已逐年消失,但历史不会忘记,农耕田园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情与美,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2.兜肚。又称“裹肚”。按灵宝民俗,娃娃一落地,第一件护身、护肚脐的艺术品就是兜肚。在灵宝农村,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后,新女婿在每年“端午节”前都要给新媳妇家送粽糕、油摸、水果,礼品中都少不了“兜肚”。新媳妇生第一胎,不论是男是女,舅舅和外婆也要来送兜肚。直到如今,盛夏季节,在灵宝农村的树阴下,依然可以见到光屁股戴兜肚的娃娃,当然十之八九是男娃。

  灵宝儿童兜肚式样大同小异,但色彩、花样就大不相同了,五颜六色、喜庆吉利,内涵多为祈福、驱邪、求安。关于兜肚的来源,民间传说是造人的女祸娘娘留下来的。传说女蜗娘娘造完无数个男娃女娃以后,天已昏黑,此时凉风阵阵吹来,女蜗望着眼前的孩子们,唯恐娃娃受风寒,便按照自己的体形,给每个娃娃身上剪裁了一个兜肚,以防肚脐受风和毒虫叮咬。从那时起,兜肚一代传一代,针针线线寄托着母亲的情和爱。

  3.绣花枕顶。按灵宝的婚俗,女孩儿出嫁前,要按夫家长辈的多少,给每人至少绣一对枕头顶,如果要加上叔伯等重要亲属往往要绣刺十幅枕顶套,也算得上是女孩儿一项艰巨的工程。因此,就有闺女尚未成年,母亲提前几年就动手为女儿积攒绣花枕顶之说。

  绣花枕顶材质多为红缎或红布,图个喜庆红火;老年人的枕顶称“寿枕”,多以蓝缎为主。枕顶一般为长方形,四角略呈弧形(方中见圆),直径约6寸左右,枕顶绣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乃至布料的选色,绝对是因人而异。老年人的枕顶多用二指宽的黑布包边,红布衬底,精巧者往往在黑边框上用平针绣出蟠璃纹或万字纹,红布中间或绣绿叶蟠桃,或绣寿星老与“鹤鹿(禄)同春”一类贺寿吉祥的内容。年青人和新婚夫妇的枕顶,俗称鸳鸯枕,更是精巧无比,色彩以红缎绿缎为主,对比强烈,喜庆吉祥,选用的花边纹饰有龙凤纹、花鸟纹等。主要内容是表现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所以当地老年人一语道破:新人的枕头少不了石榴(结百子)、“龙戏凤”、“鱼戏莲”(异性追求)、“蝶恋花”等。若绣戏剧人物,则少不了“天河配”、“拾玉镯”、“小放牛”等等。从上述灵宝民间惯用的暗示手法,明白地揭示出“新人”枕顶图饰的内容,就是农耕时代,古人对青年男女“性”教育的一种巧妙暗示。而那些巧妙的比喻和含蓄的形象,在现代开放的社会,对现代青年而言,既难以理解又饶有情趣,不言而喻,也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

  4.云肩。是旧时妇女婚服的佩饰物,围绕簇拥在新娘肩部,十分美丽动人。这种式样的婚服,据说从隋唐至明清,曾被官方确定为民间男女婚礼的代表服饰,从城市逐步传人农村。云肩有“大云肩”和“小云肩”之分,城市多采用大云肩,灵宝一带却流行一种柳叶式小云肩,小巧精致,围脖的横带上缀有16至2o多个柳叶形状的绣花片。艺人称横带为“金枝”,称柳叶为“玉叶”,合成一句话,就是对大家闺秀的溢美之词“金枝玉叶”。还有更为美丽复杂的“云头绣片”(壮如云朵),绣片约长出柳叶片寸许,悬挂玻璃珠和五色丝穗,可谓珠光宝气、熠熠生辉,将新娘衬托得犹如云中仙子一般。

  云肩围绕新娘颈部一圈,又被“云朵”、“柳叶”绣片簇拥,其可绣面积和空间极小。然而就在这微小的空间内,一70姑娘们却金针彩线绣出花鸟鱼虫、亭台楼阁,还有麟麟(送子)、狮子(赐子)、石榴(结百子)等吉祥纹饰,刺绣工艺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灵宝新娘婚服下身多为红绸缎彩裙,裙子无大花,只沿下摆及四周绣小花走花边,民国时期仍沿旧习穿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时代影响陆续绝迹,女红刺绣亦逐渐消失。

  灵宝民间刺绣针法的特点

  灵宝民间刺绣代表性的针法是拉锁子、辫绣和打籽绣。除此之外,经常使用的针法还有包针绣、纳纱绣、平针、水路钉金、盘金、补绣等,不仅完全继承了宋绣的主要针法,而且又创造性地发展了绷花和补绣技艺。“绷花”是以针引单丝线,廖廖数针作放射状,绣出艳丽的花朵,虽属刺绣中的辅助技法,但能在刺绣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此种针法多用于布玩具上,如威严的狮虎额头上和两肋上,各绷一朵小花,使凶猛的狮虎显露出几分憨态,增添了与娃娃交流的亲切感,形象更加逗人喜爱。“补绣”在灵宝民间刺绣中运用较为广泛,其特点是能使绣品产生一种浅浮雕的立体效果。“补绣”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剪贴绣。其手法类似“叠绣”,方法是将用布或绸剪出的所需图样,用棉花填入图案中,再用针将图案花边周围锁边绣牢,从而使图饰纹样呈栩栩如生的浅浮雕状。这种绣法多用于兜肚、枕顶、童帽和玩具上。

  2.挖补绣。通常以白色布为底,再以黑或青色布剪出所需要的纹样,缕去图案不需要的部位,并在缕空处衬以各种色调艳丽的布料,其视觉效果是在黑色为主调的纹样中衬托出色彩鲜艳的图案,对比强烈、明快。此种绣法多见于鞋垫、袜底、幼儿兜肚等生活用品中。

  3.包纸绣。用彩线将剪好的纸样完全包裹,但做这种纸样的用纸一般都比较厚,目的是使绣线能够深深嵌人纸样深处,形成凹凸明显的特殊效果。

  4.留边叠绣。其技法是先将剪好的厚样一片一片地用布包贴起来,再拼贴到底料上(底料色彩可依据整体效果决定,或黑或红,能和主色调起对比谐调、统一的效果),然后再用各色彩线,由图案中心向外用平针绣实。绣制时一般都会在纹样的边沿,均匀地留出一条白线,白色的轮廓线衬托在色彩缤纷的图案和或红或黑的衬布上,显得格外鲜亮别致。
   
  饰、刺绣的色彩。

  目前,人们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刺绣实物是1958年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绣品,它是在细密的丝绢上,绣出龙凤纹饰,绣工的绝妙令人赞叹。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古墓中,又出土了40件绣衣和一幅装饰内棺的铺绒绣锦,其图案纹饰之优美,针法之精妙,更是无与伦比。

  唐宋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文化振兴,织绣业空前发展。宋朝都城汴京(今开封市)设府监,主管丝织印染,专门生产皇室和臣僚们享用的高级纺织品和绣品。宋绣(汴绣),成为宋代民间文化发展史中一个精致的艺术门类。

  为适应宋代节日习俗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需求,以民间绣工为主体的京都刺绣,已经形成系统、完善的刺绣技法和技巧,后人称之为“汴绣”。朱启钤在《丝绣笔记》一书中对沐绣的评价是:“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远之体,人物具瞻眺之情,花鸟极绰约啁唼之态。其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当时以观赏为主的“双面绣”,至今仍然是开封汴绣的绝活儿。再就宋绣的针法而论,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除平绣针法外,已经出现了滚针、套针、抢针,旋针、网绣、打籽绣、反戗、衬金、盘金、戮纱等多套路针法,为日后中国南北刺绣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徽宗时期,汴京城内聚居着大批以刺绣为谋生手段的“民间绣户”,也包括京都寺院中兼作刺绣的“师姑”(僧尼),据《东京梦华录》等史料记载,当时汴京大相国寺东门大街的小巷称“绣巷”,皆为众师姑们绣作居所,俨然形成汴京的民间绣作中心。

  金兵人侵,宋廷南迁,大批艺人南下逃亡,江南的刺绣工艺随之兴起,逐渐形成了苏、湘、蜀、粤四大名绣。而流传在中州大地的宋绣,却在广大农村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原优秀民间文化传统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流传在河南各地的民间刺绣中,以灵宝地区的民间刺绣较为突出。灵宝位于河南西部,南依秦岭,北临黄河,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的黄土塬上,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建弘农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灵宝县,顾名思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

  文/倪宝诚图/倪铭(作者单位:河南省群众艺术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寻根》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纪念大会纪实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