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三门峡风情 >> 多彩之乡 >> 浏览三门峡

中国地坑文化之乡—陕县

2012/8/21 15:51:42 点击数: 【字体:

 
    河南省陕县的陕塬上,星罗棋布的村庄散落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窑院。地坑窑院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它是 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建筑类型,居今已经有数 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壮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它记录着更多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信息,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国北 方的“地下四合院”。目前,地坑院已被我省列入“十大抢救工程”和十大民俗经典,“地坑院营造技艺”已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环境和人类考古学证明,早在200万年前左右,三门峡盆地在黄河未形成之前,就是一个依山傍水、地域开阔、气候适宜、土壤肥厚的盆地。这里,草原、湖泊与森林共生,水生动物、陆生动物与人类相伴,物种丰富,繁衍不断。从盆地黄河两侧已发现的早更新世时期的众多古文化遗址来看,人类从这个时期开始,便在这里繁衍生息,直到现在,从未中断。100多万年以前,黄河谷地开始逐渐形成。与此同时,从北侧的中条山和南侧的小秦岭、崤山流向黄河的大小河流将两岸切成了塬、梁、岭、涧、岗地和丘陵等各种地貌。这些地貌中,面积最大的属塬。这种黄土塬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十分典型的地貌。在三门峡盆地南侧的灵宝、陕县两地最为集中。自潼关向东到崤山东麓150多公里之间,共分布有20多个大大小小这样的塬。小的有几平方公里,大的300多平方公里。它们北侧接黄河阶地,南接山麓,两侧被河水切割成的一条条冲沟,形成了高出阶地80-120米左右的黄土陡崖,其上部坡度平缓,土壤厚实,塬面平坦,以陕县东凡、张村、张汴和灵宝的铸鼎塬最大。地坑院,多集中分布在前三个大塬上。
      
    地坑院内窑洞的多少,因经济、人力和居住人口多少而宜。一般6-14孔窑,最多的16孔。院和窑洞的方向依通风、采光、朝向等地势条件不同而各异。按居住人口的辈份主次和用途,依传统的八卦方位,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有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杂物窑、茅厕窑等等。从建筑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人们为了居住、生活、生产、安全和环境美化的需要,创造了多彩丰富的手段去满足要求。地坑窑洞的出路,一般是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洞,往上挖成斜坡,渐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面,可人畜出入,也可通人力车。地面排水,是在地坑院的上部边沿砌起一米左右的墙,即女儿墙,当地人叫拦马墙,可防人畜失足落入院内,也可防止雨水灌入,窑顶的平地经常用石滚碾轧,既可防止雨水下浸,又让雨水尽快排走,通常还可作为打谷场,夏秋两季,五谷满场;至于院内的雨水,是在院内四周走道中间,向下挖30公分左右,形成院中浅坑,再在偏角挖一个容量大小不一的窖井,让雨水排进去,慢慢渗入地下,还可供牲畜用水。人的饮水,是在门洞窑旁挖一个侧窑,向下打井取水。地坑院上下还可进行美化绿化:在地坑院上沿的四周、女儿墙的下边,还可建挑水檐,布上青瓦或红瓦,既可防雨水冲涮窑面,又增加了观瞻;还可种植迎春花等藤类植物,又防水又绿化;院内栽植乔木果树。春来,花开满院,蜂飞蝶舞;夏日,荫翳蔽日,纳凉避暑;秋时,果满树,粮满仓。凡此种种,营造了地坑舒适、幽静、美观的居住环境。同一院内,数孔窑洞,可一代二代,也可三代四世。窑洞的型式,依居住者的各种需要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宽有窄;窑内陈设,则依生活、卫生、风俗、贫富等习性差异,或简或繁,或多或少,或传统或现代,因人因家而宜。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春种秋收,婚丧嫁娶,迎来送往,高堂弄饴,繁衍生息,此一院皆可矣!
      
     一个个地坑院聚起来,当然是一个地坑院村。广则星罗棋布,蔚蔚壮观;小则曲径通幽,一院一个世界。小村十几户、几十户人家,大村上百户、成千户村落。千百年来,鸡黍桑麻,绵延不断。这种凹在地下村庄,当地人形容为“只闻欢声笑语,不见村落人丁”,或叫“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车从房顶过,闻声不见人”。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著名人物 王万里

王万里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