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美称的三门峡,正赢来省内外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十年磨剑”打造品牌
三门峡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文化”的旅游胜地。她不仅有大禹治水、中流砥柱、紫气东来、秦赵会盟等历史典故,还有把我国的文明史提前了2000年的仰韶文化,和译本与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道德经》。另一方面,三门峡的自然山水特色鲜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6.7%,位居河南省之首。境内众多的山水景观,和来此越冬、栖息的白天鹅,都让人流连忘返。
早在1986年,三门峡就开创了黄河之旅旅游专线,被国家旅游局重点推荐的14条旅游专线的第二条线路。这条东起三门峡大坝、西至治黄古迹大禹渡的旅游线,总航程120公里,其三大品牌 “清水黄河”、“船行柳梢”、“天鹅戏水”,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从1994年开始,三门峡依托瑰丽雄奇的黄河景观和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九届黄河旅游节。特别是近年来,三门峡以黄河旅游节为平台,联手黄河金三角的运城、渭南、临汾等城市,并逐步扩大到沿黄河的九省(区),精心打造“大黄河之旅”品牌。
2010年5月,在第十六届黄河旅游节上,三门峡联手山西、陕西、河南的其他7个市,成立了“黄河之旅”旅游联盟,相约在建立信息库、招商营销、投诉受理、无障碍旅游等10个方面开展合作。2011年5月,三门峡发起倡导成立了“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进一步确定了三门峡在“大黄河之旅”中重要节点城市地位。去年5月,沿黄九省(区)又联手推出 “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今年又成立了沿黄九省(区)自驾车旅游联盟和旅行社合作联盟。
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正成为一个知名的品牌。
“载体支撑”彰显魅力
不断设计并创新活动载体,是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保持持久魅力的“法宝”。 从连续举办7届的“豫西大峡谷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到近年来开始举办的“函谷论道”和陕县“地坑院民俗文化旅游”等活动,再到各种形式的论坛、讲座,都彰显了黄河旅游节的独特魅力。
“横渡母亲河”是三门峡人精心打造的一项群众性户外体育活动,自2010年举办以来,规模逐渐扩大,规格越来越高。今年“横渡母亲河”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115支代表队的2998名游泳爱好者,相对去年104支代表队的2539名游泳选手,又有了新的提升。
“万人帐篷节”是三门峡旅游节的又一亮点。浩瀚的星空下,上万名“驴友”在黄河岸边扎起帐篷,在篝火晚会中尽情狂欢,该是多么让人向往的“浪漫事”。 而今年的“帐篷节”更是扎篷5173顶,成功冲击了世界吉尼斯“最大规模的帐露营活动”纪录。
除此之外,三门峡人在每年的黄河旅游节都推出与黄河主题有关的群众性活动,如前年的《保护母亲河·三门峡宣言》万人签名活动,去年的“世界十大河流对话黄河”、“热气球穿越黄河丹霞”活动,到今年的“壮美黄河·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黄河丹霞探险之旅”,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各地旅游爱好者的广泛参与。
众多各具特色的活动载体,成就了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品牌效应”持续提升
一年一度的三门峡黄河旅游节,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三门峡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三门峡以黄河旅游节为平台,倡导建立了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实现了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旅游“一卡通”,进一步确立了三门峡与沿黄九省(区)的“9+1”合作模式。三门峡作为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黄河旅游核心城市和河南省旅游经济强市的地位初步确立。“十一五”以来,三门峡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一直保持在7%以上。201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1亿元,分别增长20.2%和28.2%。
2012年5月,三门峡人尝试把展会引入黄河旅游节,举办了首届户外用品展、春季大型车展。结果不仅为展馆自身创造了巨大的收益,而且推动了宾馆、餐饮、旅游、商贸、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年,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利用其作为黄河旅游节主会场的品牌效应,共举办各类展会10场次,现场交易额达4亿元,合同交易额300多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实现收入19亿元。
“大黄河旅游”的品牌影响,还体现在引进了大批高新技术和促进三门峡经济转型升级的项目。资料显示:最近几年,三门峡黄河旅游节投资项目签约额都接近或超过500亿元,一大批项目在三门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今年的黄河旅游节上,义马甲醇二期结构调整项目、灵宝金城黄金冶炼项目、卢氏中金多金属综合利用项目等多个签约项目,金额都在10亿元以上。
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说,黄河旅游节已成为河南重要的旅游、经贸节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