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穴寺位于洛阳临汝县东北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距洛阳市约70公里。又名香积寺,始建于北魏,是我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寺东之山有大小风穴洞而得名。
风穴寺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
风穴寺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风穴寺于北魏。寺内现存六大珍品:唐代七祖塔、宋代大铁钟、金代中佛殿、明代毗卢殿和雕工细腻、栩栩如生的汉白玉佛。
风穴寺创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400年。始名为“香积寺”。隋代称“千峰寺”,唐代扩建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风穴寺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后,又做了大量修缮工作。1988年元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对外开放。现存殿堂禅舍140余间、石桥5座、碑碣百余通,占地面积250余亩。
寺院坐东北朝西南,依山就势而建,现有金、元、明、清历代建筑百余间,主体建筑基本上按中轴线对称公布由山门经天王殿至中佛殿、毗卢殿。毗卢殿后为一高台,台上建成方丈院一座,望州亭位于寺后的山坡上,七祖塔耸立在毗卢殿西侧。位于中轴线东侧有地藏殿和观音阁,西侧有钟楼的藏经阁。唐、宋、元、明、清各代建筑俱全,并有成群墓塔。
寺院建筑中以七祖塔、钟楼、中佛殿较为重要。
七祖塔为寺内最高建筑,该塔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为方形叠涩密檐式九层砖塔,下塔身长宽各3米许,塔高22米,建筑在1.5米的基台上。第一层塔身内设塔心室,以上各层均系实心。清道光年间可能有所修葺,但未改变原来面貌,仍是一座完整的唐塔。
中佛殿为单檐歇山顶,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嘉靖年间重修该殿时,梁枋已被抽换,唯斗拱和下架柱额仍为原来结构。从中佛殿建筑结构的特点来看,可能为金代建筑。殿内塑有释迦佛像一躯,左右列二弟子、二菩萨、塑工精细,生动逼真,也当为金代遗物。
钟楼为三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在石砌高台上。内部梁架简洁,中用横梁,梁上悬宋宣和七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这是一座保留有金元时期结构特征的明代建筑,少部分构件为清代重修时抽换。
毗卢殿居中佛殿之后,系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建。此殿为单檐悬山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莲花形柱础,高檐柱耍头作方状,联檐平直两端上翘。
寺内碑碣林立,上自五代后汉乾 三年(950年)的《风穴寺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碑,下至宋、元、明、清所立之碑。或记事,或畅兴,或刻诗,真草隶篆,各体具备。
塔林分布在寺院外的山坡上,佛塔林立,星罗棋布,依其地势高低分为上、下塔林。共有元、明、清历代砖塔83座。是河南省第二大塔林。其中元塔16座,多为方形和六角形,三层居多,五层较少最高者8米,最低者3.5米。合葬塔仅一座,即瑞公、显公大禅师之塔,是我国塔林中所少见的。明塔52座,多为方形,其中六角形者6座,八角形者1座,石塔1座。清塔14座,民国年间塔1座,大部分仿明代手法,但塔的外貌更加秀丽。
重点保护范围:自寺院围墙起,向东1000米至龙山脊,向西1000米至黄鹿山脊小路,向南1500米至林场北围墙,向北400米至北围墙。
一般保护范围:自重点保护区边线外扩500米。
风穴寺交通线路
距市区9公里,每天都有几十次客车往返。在汝阳市内坐7路车到终点站,下车后步行三五分钟即可到寺门口。
风穴寺门票价格
门票:30元/人
风穴寺导游
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中佛殿、悬钟阁、藏经阁、七祖塔等。
七祖塔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高23米,共9层,塔的形制比较独特,是一座方形砖塔。中佛殿建于金代,距今已有800多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
毗卢殿位于中佛殿后,重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殿内有永乐七年周王朱肃献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一座。
三层悬钟阁建于宋代,阁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重4998公斤,造型浑厚古朴,铭文清晰。
寺院周围有元、明、清各代寺塔84座,是河南省第二处较大塔林。
此外,有珍珠帘、大慈泉、玩月台、升仙桥、翠风亭、银屏风、吴公洞、望州亭等八大奇景,还有小龙门、石龙门、洗风尾、东山仙人靴、西山一尊佛、半云巢、无心处等72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