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平顶山 >> 新闻资讯 >> 浏览平顶山

平顶山宝丰文化现象 魔术成农民致富金钥匙

2012/8/9 9:42:42 点击数: 【字体:

 
    宝丰县赵庄乡周营村是宝丰魔术的发源地。8月6日下午3时许,村子里一片寂静,没有农闲时节中原农村午后常有的热闹。

    “一多半人都外出表演魔术了。”家住周庄、身兼宝丰县演出行业管理协会会长的刘顺道出了原委。

    宝丰县是“中国魔术之乡”,全县有近千家魔术民间演出团体,5万多民间艺人,分别占到全国魔术演出团体、从业人员的一半。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从艺,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光赵庄乡就有1.2万人从事魔术演出,全乡人均纯收入早就超过了一万元。”回乡参与录制电视节目的魔术师靳全亮说。

    刘顺是在全国第一个从事经营魔术道具的,他旗下的公司研发、经营800多种魔术道具,60多种演出服装。现在的宝丰赵庄乡,也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魔术演出道具、服装、灯光音响集散地,存量据称可装备2000个演出团队。

    在赵庄,许多农民有自己的小汽车,住着农家小别墅,致富的“金钥匙”就是魔术表演。这种“以魔术为主、歌舞为翼、武术为辅”,并带动服装、道具、艺校、音响等相关产业发展的独特民间文化产业,2005年被文化部誉为“宝丰文化现象”。

    据熟知宝丰文化现象的刘顺介绍,宝丰魔术早在隋唐时就有记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些民间魔术艺人们三五成群,自发组团走南闯北。他们一方面继承传统魔术艺术,一方面又自编自演一些特色节目,形式灵活多样,收费可高可低,逐渐激活了全国魔术演出市场。

    在宝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丽看来,“宝丰文化现象”叫响全国的原因,主要是它汇集了民间传统文化、独特艺术形式和广泛群众基础三个优势,贯通了节目研创、道具制作和对外演出三个环节,加强了政府扶持、行业管理和团体运行三项制度,把握了传统艺术特色、演出收益和适应市场需求三大重点,最终实现了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繁荣三大目标。

    “其中政府扶持、行业管理和团体运行直接促进了宝丰文化现象的提升和拓展。” 马丽说。

    当地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宝丰县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2%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还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扶持民间演出团体发展、壮大。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500万元。

    与此同时,该县成立了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行业管理协会,制定服务行规,并在民间演出团体中成立了28个流动党支部、112个流动党小组,加强了民间演出团体的流动性管理,确保了演出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提升宝丰民间演出团队的市场竞争力,2006年,宝丰县成立了演艺集团。集团将“散户”收编成队,并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策划、统筹演出。这一改革迅速得到市场和观众的回应,“宝丰文化”蜚声全国。

    目前,宝丰县已经形成了与魔术相关的表演、服装、道具、艺校、音响等民间文化产业,直接经济收入超过两亿元。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