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新闻资讯 >> 浏览平顶山

报告文学名家聚郏县:报告文学见证历史 时代需要它

2013/7/9 18:06:16 点击数: 【字体:

    7月5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时代报告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时代中国”万里行采风活动在平顶山市郏县启动。

    此次采风活动吸引了省内外近40位在报告文学领域颇有造诣的作家。在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中,作家们对郏县经济建设、文教卫生、社会事业、特色乡镇、人文旅游资源、名人轶事等6个方面进行深入采访,充分领略了“全国知青文化发源地”广天乡、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冢头镇、三苏园、张良故里等郏县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郏县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新变化、新成就。此外,知名报告文学作家们还为郏县的文学爱好者举办讲座,互相交流创作感受。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采风活动旨在倡导作家走出书斋、贴近群众,认真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在深入生活中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在时代改革的大潮中感应时代脉搏,从不同的视角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地尤其是中原大地发生的巨大变革及感人故事。

    据了解,活动结束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时代报告杂志社将结集出版《“时代中国”万里行·郏县行》一书。

    李炳银:好的报告文学就是当代《史记》

    当一个人谈起他热爱的事业,火一样的激情不仅会感染自己,也会感染其他人。7月5日,研究报告文学达35年之久的著名文艺评论家李炳银在平顶山市郏县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用这种激情感染了现场的所有人。采访变成了一堂生动的教学课,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又收益颇丰。

时代需要报告文学

    “每个时代总有一种文体会凸显出来。在当代,报告文学是最富有时代性的一种文体。”见证了报告文学从稚嫩走到繁荣的李炳银直截了当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越来越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当下,人们似乎也越来越没有兴趣静下心来阅读大部头的报告文学。但李炳银依然对报告文学的创作现状如此乐观。他说,报告文学目前的发展状况不错,从事创作的人不少,有较大影响的作品不断出现。

    李炳银不担心网络媒体会对报告文学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他说,正是因为各种媒体手段的发展,使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不再简单满足于得到一个结论,而是更希望看到更深层的东西。人们渴望真实的欲望在增加,建立在真实、客观基础上的报告文学就会越来越旺盛。“总有记者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总有镜头捕捉不到的细节,但报告文学作家能够弥补这些缺憾。因此,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李炳银说。

    在李炳银心中,报告文学是一项值得投入经历和心血的事业。他说:“我常想,真实是报告文学的底线,那么它对现实的记录将来会具有文献价值,会成为历史的记忆。好的报告文学就是当代的《史记》,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思想的塑造拥有不朽的价值。”

    报告文学是历史的见证

    “好的报告文学,不仅能让读者认识社会的变革、被英雄人物所影响,而且能改变人对事物、社会的认知和评判。它不仅承担着对社会、对读者的责任,而且用文学的方式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快感。写好报告文学十分不易。”李炳银说。

    李炳银表示,报告文学是一种试图通过文学艺术表达来实现作家自己参与社会现实生活,在现实的环境下借用对各种真实事实的选取、感受认识、理性审视和文学表现提出一种社会看法的写作。所以,报告文学是对社会公众关心的各种矛盾现象的直面评判,是对富有个性的人物事件的现实开掘,是在时代文明精神的前沿对社会存在的理性关照。因此,报告文学的基因是对社会、对时代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也是它越来越被文坛重视的主要原因。

    对于耕耘在报告文学这块土地上的作家,李炳银心生佩服。他说,报告文学对作家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作家有高超的采访技巧和写作技巧,还要有甘于寂寞的心态去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更要有一种坚强的性格和敢于表达的勇气。

    中原热土必将孕育优秀报告文学

    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在关注全国报告文学发展的时候,也十分关注河南报告文学的发展。“河南涌现过很多经典的报告文学作品,如穆青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李准的《一个”精灵“的出现》,以及新时期的朱夏炎、王钢的《英雄不老》等。”李炳银如数家珍地报出了他记忆中的河南报告文学精品,“这些作品凸显着河南人的精气神,反映了中原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的确,我省的报告文学一直很活跃。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成立10年来,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指导和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活跃在全省各个领域的报告文学作家,为我省文学事业及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朱夏炎、王钢获得我省2012年杜甫文学奖和2012年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一等奖,使我省的报告文学在全国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提升了河南报告文学界在全国文学界的地位。

    对于这些成绩,李炳银十分欣慰。他说,中原腹地,既有古老的文化,又有当代改革的风貌。悠久的历史滋养着大批文学创作者成长,建设中原经济区和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实践又为报告文学作家们提供了太多鲜活的现实素材。因此,河南在中国具有标本意义,报告文学在河南的发展前景很广阔。“我们之所以把‘时代中国万里行’的第一站放到河南郏县,就是想从这里迈出第一步,开始认识河南,进而认识中国。”李炳银信心满满地说。(原标题:报告文学名家聚郏县:报告文学见证历史 时代需要它)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3-07-09)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