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件”。汝官瓷烧制始于宋初,鼎盛于北宋晚期,宋徽宗在位期间,属宫廷御用瓷器。它以“青如天,面如冰,质如乳,彩如虹,薄如纸,明如镜,色如玉,声如磬,蝉如纹,晨星稀,芝麻钉,釉裹足”的典型特征,雄踞宋代“汝、哥、钧、官、定”五大名瓷之首。宋徽宗更以”雨过天晴云破处”为汝官瓷的最高表现。后因宋室南迁,窑址荒废,工艺失传,汝官窑窑址便成为历史悬案。经过新中国古陶瓷专家和考古人员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第六次发掘中,终于破解了千年之谜,在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找到了汝官窑遗址。接着,该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200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日前,笔者一行前往清凉寺村探访……
出宝丰县大营镇南行十多公里,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村庄,因村中有清凉寺一座,所以得名为清凉寺村。该村现有人口3000多。然而让这个小村庄名扬四海的不是这座寺庙,而是在该村发现的汝官窑遗址。
历史上的挖瓷人
“大家看仔细些,说不定还能从地上拣到汝瓷碎片,价值连城呀!”笔者一行步入该村后,宝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郏永安主任的一番话,让大家不由得精神一振,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四下搜寻起来。
“汝瓷碎片早就找不到了,再说那属于文物,国家是不让挖的。”在该村清凉寺南侧,几位正在路边乘凉的老人告诉我们,从前一到农闲,特别是干旱季节,他们村中的很多人曾靠挖汝瓷谋生,民国时期尤盛。
上世纪 60年代,在该村村南的汝窑遗址上,还能见到许多瓷片堆积如丘,断断续续达半里之遥。
据介绍,民国年间,挖到一个青碗能卖10块大洋,大致相当于今天的500元人民币。最值钱的是“铅点碗”,此碗造型精美,胎薄体轻,釉黑如漆,明亮如镜,釉面布满灰色小圆点,底很小,碗口外撇,状若南方人戴的斗笠,非常喜人。当年卖个“铅点碗”大约值500块大洋。相传有一年大旱,地里种不上庄稼。方圆十里八里的人,三五成群地来此租地刨瓷,曾经出现“白天遍地人,夜晚遍地灯”的壮观场面。该村有个叫李遂柱的村民,刨出了一个“铅点碗”。因为他不识货,以20块大洋的价钱,将“铅点碗”卖给了一个古董商。据传,这个古董商把碗拿到洛阳后,大发了一笔横财。虽说李遂柱卖碗卖得很亏,但他用卖碗所得的钱盖了房,娶了老婆。村民风趣地称他的老婆为“铅点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