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平顶山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平顶山

平顶山民间文化”之“轧琴”——跳跃在丝弦上的农民心情

2011/5/5 17:10:21 点击数: 【字体:

平顶山民间文化”之“轧琴”——跳跃在丝弦上的农民心情


     一手托琴,一手拿弓,入定,然后,弓轻轻地触上琴弦,于是砉然一声,仿佛来自远古的乐音响开来,仔细听来,那音仿佛走了许多许多年,充满了疲惫、苍凉和执著。
  
    这便是轧琴。
  
    仿佛空谷的绝唱,又仿佛云的滑动,听轧琴,仿佛是在听历史,听行走在时空连线上的灵魂的跃动,惹得你生出无尽的遐想。
  
    2007年10月下旬,记者来到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坐在农家小院里,感受着原野上吹来的充满了凉意和乡土气息的秋风,开始轧琴的心路追寻。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钢轧琴是很有些历史的,在评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告中,对轧琴(轧筝)有如下评价:
  
    具有古朴的乡土之风和顽强的生命力。轧筝产生于隋唐以前,距今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对此琴都有很高的评价。舞钢郭氏家族传下来的轧筝从明末清初传至今日,历时三百多年,在民间表演经久不衰,因此反映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古朴的乡土之风,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此轧筝在历次民间器乐普查中均被证实为“河南省仅此一琴”,因此它是唯一的。而它独特的外观造型和演奏技法,都非别的乐器所能比拟。
  
    大量史料证明,轧琴是我国最古老的拉弦乐器之一,至少在明代以前,就已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中原各省遍传其音,而且传至福建和东南沿海各省区。目前,福建仍有轧筝演出活动。近年,台湾的音乐杂志还专门介绍了轧琴这一古老乐器。
  
    由筝和筑演化为轧筝,是乐器形制和演奏方法的变革,它由原来仅有的打击乐、吹管乐、弹拨乐,增加了拉弦乐,使乐器种类更加完善,表现力更加丰富。尽管它很简单很原始,但对后来乐器的改良、调配、发展,甚至整个音乐艺术的进步,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轧琴,一种古老的雅乐
  
    据平顶山市委宣传部文艺科孙利旺先生介绍,轧琴,又名“亚筝”、“轧筝”,俗名“滚琴”。它是由琴弦、琴面、琴头、琴尾、弦轴、琴码、琴梆、琴底、琴箱和马尾弓十部分组成,琴底、琴梆、琴面均由桐木制成。马尾制成弓,蚕吐之丝制成弦。琴身长66.5厘米,琴头宽13.5厘米,琴尾宽9.5厘米,琴箱呈半管状,张弦9根,弓长40厘米。据1988年全国民族民间器乐普查证实,轧琴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拉弦乐器之一,自唐代开始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据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十章讲:“还可以注意的是,这时候(指隋唐)已有两种拉弦乐器:一种是轧筝,约有七条弦,是用竹片擦弦发音的;一种是奚琴,有两条弦,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擦弦发音的。”
  
    又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轧筝亚于古筝,音似夜蝉。”对轧筝的形制、性能和审美取向做了形象、生动、准确的表述。
  
    早在唐初,我国民间就出现了轧筝。宋代陈《乐书》记载:“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它是在弹弦乐器筝的基础上,经过改制而逐步形成的。最早的轧筝构造和筝基本相同,七弦,用竹棒擦弦发音,轧筝可说是我国拉弦乐器的最初形式。
  
    轧筝的初次出现,虽未载入唐的正史,但在一些唐代诗歌、音乐笔记中却留下了诸多痕迹。而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所有关于轧筝的记载,虽无演奏方式的记录,但明确表示是以竹片轧弦。毫无疑问,中国的拉奏弦鸣乐器是以竹片,即棒擦法来开中国拉奏弦鸣乐器历史先河的。
  
    唐代诗文中,涉及轧筝的篇章有:
  
    唐代诗僧皎然曾作《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歌时另移湖州长史》,诗云:“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杜牧的《题张处士山庄一绝》里有:“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刘禹锡做有《听轧筝》:“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只应曾送秦玉女,写得云间凤凰声。”这充分说明,当时轧筝已在民间流行,只是尚未在宫廷乐队中使用。到了南宋时期,宫廷宴乐中,轧琴占有相当地位。
  
    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轧筝成为河北南部地方戏——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更名为轧琴。
  
    关于轧琴,史书也多有记载。《旧唐书•音乐志》云:“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宋代陈《乐书》绘有轧筝图,与轧琴形制相近。清代《律吕正义后编》记载:“陈《乐书》曰:‘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元史•礼乐志》:‘轧筝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然则轧筝因唐制,而亦轧筝之类也。乐书轧筝不言弦数,今十弦。”可见,在清代,轧筝已发展为十弦,与今日的轧琴基本相同。
  
    作为一种很古老很罕见的民间乐器,轧琴不仅能独奏,还能与其他乐器合奏,其音色古朴大方,颇有韵味。
  
    而作为一种拉弦乐器,轧琴的演奏技法是马尾弓和琴身协调翻动或滚动,有平弓子、击弓子、擞弓子多种不同的演奏方式。演奏中,演奏者多为坐势演奏,将琴竖立胸前,左手握琴,将拇指伸进底板圆孔中,其余四指扶琴的外侧,使琴身和身体平行。右手持擦弦杆,在距琴首岳山10厘米处横向(与琴弦垂直)轧擦琴弦。演奏中,双手同时配合动作,通常一音一拉。双手同时快速震颤,可奏出颤音效果。轧琴音色柔细动听,可使整个伴奏乐队的音响和谐丰满。
  
    丝弦上的喜怒哀乐
  
    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郭氏家族传下来的轧琴,是郭九洲的先祖代代相传,传至今日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在郭九洲先生家里,他拿出家里珍藏的一个个堪称文物的宝贝让记者看。那个祖上用了300多年至今仍在用的轧琴自不待言,单是那发黄的“戏溜子”(曲目单),看上去就有一定的年头。翻开戏溜子,只见上面字迹仍清晰可见,“西厢调情”、“三国”等,都是他祖上常拉唱的曲目。
  
    说到曲目单和琴,郭九洲告诉记者,这些东西能保存下来很不容易。
  
    “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破四旧”,要敲掉轧琴,为了避免被破坏,他们把轧琴藏在家里的棚顶上,把戏书和曲目单糊在墙里。
  
    “我很幸运,我祖上、我自己一生珍爱的东西都保存下来了。”郭九洲说。
  
    “轧琴(筝)有点类似筝,可比筝小,所以又称亚筝,但它又不是筝。”郭九洲说,“主要是拉法不一样,轧琴主要用跳弓,像砸一样。”
  
    据郭九洲回忆,郭氏轧琴的传承经历很坎坷。
  
    当时,正值明末清初,清兵入侵,兵荒马乱,其先祖为避兵祸,从山西洪洞县举家迁至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从此安居于此。因其先人为路歧艺人(即游动的艺人),所以在此办起了家庭乐坊。郭氏家庭乐坊明末清初时是由家庭成员八人组成,在其演变过程中,最多时有20多人,最少时也有6人。
  
    轧琴在郭氏家族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有“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历代艺人们靠着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心灵感悟,创造出了一百多个精彩纷呈、生动感人的优秀曲目。
  
    “文化大革命”期间,轧琴演奏曾经中断过一段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兴起。1984年3月,参加平顶山市和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优胜奖和民间发掘奖。郭氏轧琴第七代传人郭九洲在原有的曲目基础上又根据当前形势,自编自演了许多反映时代特征的时兴小戏,收到良好的演出效果。
  
    据介绍,郭氏轧琴长60厘米,宽13.5厘米,面、底板均用桐木制作。面板表面中间拱起,呈半弧形。底板平直,中间开有圆孔,面、底板胶合而成共鸣箱。琴面两端设有岳山,张丝弦(用老弦)10根,弦下施柱(用野生酸枣树杈)。用高粱秆制成擦弦杆(取最上一节,去穗、去皮,涂松香末),作为琴弓拉奏。
  
    “我们祖上传下轧琴的同时,也传下来良好的家风。”郭九洲说,“先人教育后代不让赌博,不让滋事生非,农忙务农,农闲时拉拉唱唱。其实轧琴在我们这里就是为了在农闲时心里有个寄托,避免农闲时无事生非。同时,它也是教育人的一种方式,我们祖先就是为了娱乐乡亲,不为图利的。”
  
    多少年来,提到袁门,不光舞钢人,就连周围县市的人也都知道。为啥都知道?就是因为那时郭氏轧琴
  
    演奏的袁门戏。
  
    郭九洲说,早在清末民初,他爷爷郭梅馨就名噪一时。
  
    当时的禹县县长俞声岱专门从禹县来到舞钢袁门听袁门大调戏,尤其喜欢听“俞伯牙封琴”。走时,还专门约定让郭梅馨到禹县唱戏。
  
    “我爷爷当时弟兄四个,按当时规矩,四个人理应两个当兵,因为不想当国民党兵,爷爷就领着其余三个弟兄出外云游。”郭九洲说,“要说起来,干这个真是苦辣酸甜啥都经过,但为了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手艺,总觉得苦着也是乐的。”实际上,郭九洲是那种很用心,也很有心的人。
  
    2007年10月27日,在郭九洲家里,记者看到郭九洲即兴创作的曲词“十七大精神照征程”:
  
    “特大喜讯振长空,神州大地荡春风。全国人民齐欢庆,颂歌飞向北京城。十七大会议开的好,小康建设方向明。人民愿望得实现,欢欣鼓舞干劲儿增……”
  
     “两免一补,上学免杂费。交通方便,行走也不累。种地有补助,免去粮种税。党中央政策好,农民得实惠。就医也方便,吃药不算贵。”
  
    郭九洲说,他祖先都很懂得“与时俱进”,都能即兴创作一些反映现实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目,或许,这就是郭氏轧琴存留至今、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原因。
  
    但郭九洲也有很多烦恼,因为他的晚辈都不太热乎轧琴。“演一次没钱,演一次没钱,总是没钱,就不想演了。戏靠的就是热络劲儿,靠的就是情绪,没了情绪,勉强演了,也别扭,这是让我最苦恼的。”郭九洲说。
  
    有一段时间,因为苦恼加上心焦,郭九洲患上了神经麻痹症,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他的老伴李玉花说:“你玩轧琴吧,一玩就好了。”郭九洲就玩,还真是奇怪,神经麻痹症真好了。
  
    “我现在是不敢丢掉这宝贝了。”抚摸着祖先传下来的宝贝轧琴,郭九洲不无爱怜地说,“我要一直演下去,直到不能演为止,我还要让它传承下去,一直传下去。”
  
    “现在情况好多了。”随行记者采访的舞钢市宣传部的领导说,“从2004年开始,舞钢市政府就发出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间艺术普查的通知》,对郭九洲家祖传的古轧琴进行了保护挖掘,市乡两级政府还专门拨付一万元的专项资金,制作了六把轧琴、十五套演出服装,建起了袁门村古轧琴演奏乐坊,还制定了轧琴的五年保护规划,将来郭九洲不会再孤单了。”
  
    采访将要结束时,郭九洲家里来了一帮客人,他们是慕名来听郭九洲的轧琴演奏的。郭九洲的老伴李玉花热心地将客人让进屋。郭九洲说,经常有这样的客人来访,不管认识不认识,不好意思拒绝。
  
    但抱怨归抱怨,烦恼归烦恼,有客人来,郭九洲就要拉开场子演出。而这时,也是他烦恼尽失、最为写意的时刻。【原标题:平顶山民间文化”之“轧琴”——跳跃在丝弦上的农民心情】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互联网
0
下一条:《惊蛰》:南音北曲完美结合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